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设计思路】儿歌《谁饿了》是本班幼儿小班时早操音乐的其中一部分。刚进入中班,我经常听到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哼唱这首儿歌,而且当看到现在小班幼儿在玩这首儿歌音乐游戏时.他们也会很感兴趣地在一旁跟着玩。于是,  相似文献   

2.
儿歌是低年级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如果能够将儿歌巧妙地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这会大大降低识字教学的难度,增强低年级小学生识字的兴趣。对于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其要寻找儿歌在识字教学中的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师:在"识字4"这首儿歌里.我们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下面我们来玩个"我说你猜"的小游戏,把小动物们请出来!(随机出示课件)  相似文献   

4.
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提升识字教学。而这主要是根据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攒的识字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朗读儿歌时有效提升识字能力,而在识字教学过中,教师合理的安排教学顺序,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在整体认读环节中识字。  相似文献   

5.
幸伟兰 《生活教育》2012,(19):62-63
一年级下册《识字4》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这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也大都有虫字旁。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诗意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因此,我在教授本课时,强化整体性、增添情趣性,由严肃走向生动,由课堂走向生活。在学生熟读,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低年级学生今后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学习的质量,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一定要有效才行。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可以巧借儿歌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实施方法有:按顺序巧安排、引兴趣巧识字、创情境激热情、重整体快认读。儿歌识字教学法是韵语教学法的一种,以儿歌为识字载体进行识字,通过儿歌的吟诵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孩子们感受到识字的无穷快乐。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菜园里》是人教版语文第一册识字(二)第3课。本课有9个词语、一首儿歌和一幅彩图。词语是菜园里9种蔬菜的名称。儿歌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其中6种蔬菜的特点。彩图描绘的是菜园的一派丰收景象。学习这一课,要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笔画“卧钩”和一个偏旁“风字框”;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儿歌);认识这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菜园里》是识字(二)中的一课,教学重点不言而喻是要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识字与写字阶段目标,教学这一课要充分利…  相似文献   

8.
记得曾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生学“弟”字时,为了便于学生识记,随口作了一首儿歌:头戴兔耳帽,身穿弓字衣,一只脚站立,一只脚翘起。我在教学“弟”字时.也试着用这首儿歌助教,效果真的不错:一是学生对字形记得牢,书写规范、正确;二是对字义的理解较透彻。由此,我想,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应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把每一个字讲活、讲透。识字教学无非就是把握“音、形、义”三大关,  相似文献   

9.
小学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儿歌的比例很大.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为例,教材中就编排了大量的儿歌和押韵的浅显古诗.其中进入课文中的有11首,识字课中有4首,拼音部分有11首,"语文园地"(含拼音复习)中有9首,合计35首,占全册语言材料的68%.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儿歌的特点,恰当处理儿歌的教学,是一年级上册教学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案例]这是本班-一个普通班级的一堂常态课. "小朋友们,请大家再把这首儿歌读一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2)班正在学习<识字3>. 朗朗的读书声渐渐停了下来,紧接着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祖国好河山'是什么意思?"这是这首儿歌中理解上的难点,我料想学生会有疑问,于是按照设计好的思路胸有成竹地进行教学,很是顺利,心里有一种得意的窃喜.  相似文献   

11.
石头的色彩     
“小朋友们,请大家再把这首儿歌读一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和孩子们正在学习《识字3》。朗朗的读书声渐渐停了下来,紧接着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祖国好河山’是什么意思?”此处是这首儿歌中的难点,我料想学生会有疑问,于是按照设计好的思路进行了教学,很是顺利,心里有一种“把握住了重难点”的得意的窃喜。正欲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邱晨灵不待举手就提出了质疑:“谈老师,为什么用青蜡笔画石头?”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归类识字”(一)第2课是看图归类识字,共有8幅图,8个词语,12个生字,一首儿歌及随儿歌出现的3个词语。教学时应注意两点: 一、理解编写意图,掌握教学要求。 本课8幅图画的是8种树木,用图画表示词语意思,随着词语编写儿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这就讲出了8种树木各自的特点。儿歌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理解,便于记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引入儿歌成分,可以为识字教学提供更多学情契机,也能够成功调动学生识字学习热情。教师利用儿歌帮助学生正字音、记字形、解字义,学生对生字的认知会更为深刻。儿歌识字教学自然成就一种模式,无疑属于教学创新实践行动,极大提升识字教学效率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 《识字4》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识字课。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描写了小动物在夏天的活动情况。这里写的小动物大多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带有虫字旁。教学本课时,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游戏中、在阅读中识字,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把握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写字,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这些任务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欲望"。但是识字、写字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总结规律,编出一首首好记易懂的儿歌,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诵读中就能不知不觉地掌握一些识字写字的规律了。  相似文献   

16.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授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儿歌具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深受低年级小学生的喜爱。教师要把识字和儿歌相结合,充分发挥儿歌的识字教学作用,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识字教学氛围,同时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促进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课文《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儿歌。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以及琅琅上口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月空景象,读来令人神往。它是一篇进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训练朗读能力和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教学这首借景抒情的儿歌,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一线教师创造了很多新颖的识字方法,如编儿歌、口诀、顺口溜、字谜等,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但笔者发现,教师们编的一些口诀、韵语、顺口溜,有的过于繁杂,不利于学生识记,增加了学生负担,如一位教师为"德"编了这样一首儿歌:"二人团结心连心,遇事一起动脑筋。十四个人一条心,黄土也能变成金。合作互助真  相似文献   

19.
【教材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材分析】《识字4》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充满童趣的儿歌,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儿歌中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14个生字中有11个字是带有虫字旁的形声字。编排此文的目的是借助儿歌识字,同时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小动物。【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1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蚂蚁""蝴蝶"等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语,会写"蚂""蚁"2个字,  相似文献   

20.
【案例】这是本班——个普通班级的一堂常态课。 “小朋友们,请大家再把这首儿歌读一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2)班正在学习《识字3》。 朗朗的读书声渐渐停了下来,紧接着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祖国好河山’是什么意思?”这是这首儿歌中理解上的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