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张航东 《教育与职业》2007,(29):179-180
针对"五个一流"的精品课程标准,文章以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电源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例,阐述了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对机电工程系学生实施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紧贴专业、依托行业,走校企合作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高职《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为对象,阐述了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改革方针引领下,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通过改革课程知识体系、加强立体化教材建设、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建设题库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落实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中“五个一流”的重要举措。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充分、灵活、全方位实施校企合作,在课程能力目标制定、教材编写、质量监控、现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在计算机网络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三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的有效对接,"教师"与"师傅"角色的有效对接。该模式的实施须针对合作企业做实时、动态的调整。以"2211"方案为例,第一阶段为专项职业能力形成阶段(第1-4学期),第二阶段为综合职业能力形成阶段(第5学期),第三阶段为岗位工作能力形成阶段(第6学期)。实践证明,该模式运行效果良好:该专业被评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获聘"楚天技能名师"1人,立项省级实训基地1个,建成省级教学团队1个。该专业的发展愿景是:在"十二五"期间,将该专业建设成为湖北省强势专业,乃至成为国内知名专业。  相似文献   

6.
2008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拿下了2门国家精品课程、1个国家教学团队、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等多个“国字”品牌。此前,学院已拥有了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学校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完全得益于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为主要内容的“四轮驱动”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7.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中,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校追求办学任务和效益的最优化,学生追求成才和就业的便捷化。要使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关键在于使企业、学校和学生找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受益,体现"多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创新实施"多学段"教学组织形式,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教学过程,加大企业专业人才承担专业技能教学任务的比重,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需要校企共同参与,但是校企合作长期受到利益单边化、合作面扁窄和资源共享差等问题的制约。校会企联动机制的建立就是要在校企之间添加行业协会这一利益沟通的枢纽,促使校企以精品课程为载体,打通教学培训对接的脉络,在保持精品课程对内带动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发挥其对外服务企业人才培养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通过多年校企合作的实践,创新4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5+0.5柔性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企深层次合作,通过完成企业实际生产任务和工作室教学模式,搭建教学做合一平台,教师通过技术服务,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实现了产教结合、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10.
精品课程共享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聪 《教书育人》2007,(6):109-110
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截至2005年底,教育部已评出三批国家精品课程近690门,并初步构建起校级——省级——国家级共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但在精品课程数量逐年增多的同时,不少精品课程被评为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后,仍局限于本校使用,无法实施校际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从而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推进精品课程共享工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云南教育》2011,(18):21-22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黄晓明是省级教学团队“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数控技术专业”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金属工艺学》负责人,国家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省级示范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及数控校内示范性实验实训基地”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建筑工程系于2008年将河北永昌建筑机械材料检验检测公司“引厂入校”,开展校企合作,融合原有实训资源,将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土木工程、建筑装饰等实训室整合,成立了建筑工程检测站。  相似文献   

13.
关于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推动优质课程和资源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展示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本期我们邀请并专访了几位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与企业相关负责人,从教学资源建设管理模式、师资培训、校企合作等不同方面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交流与探讨,下期将对国家、省级以及学校的精品课程网络共享平台建设,进行专题研究,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31日下午,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石职论坛”之建筑工程系站活动在技能楼B座二楼实训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结合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实践。探讨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与组织实旋。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消息,经专家评审和评委会评议并经公示,我院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包装设计、色彩等三门课程入选2005年度广东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目前,这三门课程已经被推荐参加2005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这是我院继2003年1门课程被评为首批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之后,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16.
玩具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团队于2008年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团队负责人渠川钰、卢飞跃带领团队全体成员在近几年取得多项教学成果: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广东省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等奖2项、广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学院教学名师2人、连续4届获得“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7.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推动优质课程和资源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展示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本期我化邀请并专访了几位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与企业相关负责人,从教学资源建设管理模式、师资培训、校企合作等不同方面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交流与探讨,下期将对国家、省级以及学校的精品课程网络共享平台建设,进行专题研究,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8.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6):119-F0002
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学校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出台了《德州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德院教字[2007]8号),加强教学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强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注重教材建设,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大力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共建成省级精品课程8门,校级精品课程14门,校级优秀课程30门。  相似文献   

19.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大力倡导“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深化学分制改革,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近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7部。  相似文献   

20.
认真总结本科教学工作经验,规划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名师工程。评选产生我院最受学生喜爱的十个教学名师;实施精品课程战略,2004年在我院建设精品课程2—3门;开展院级名牌课程、名牌专业评估工作,推出院级名牌课程5—10门。名牌专业3—5个,并争取省级名牌课程、名牌专业;启动教育科学研究立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