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阅读课理所当然要有“阅读味”,这是由阅读课的自身存在价值与独当之任所决定的。教师应当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认清阅读不等同于朗读,不仅是精读,不只是为了掌握思想内容,更不是写作的附庸,并从指导阅读方法、开展阅读实践、注重阅读评价等三方面着手,实施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
张利琴 《教学月刊》2013,(11):38-41
当前初中英语课文教学呈现重结果、轻过程的趋势。课文教学变成判断、选择、回答问题的程式,以显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急于向文本外拓展,以体现英语学习的“人文性”。课文教学直指阅读技能使阅读活动浅尝辄止、索然无味——所设问题缺乏内在逻辑,不利于学生深度阅读文本,阅读课失去了探究味;学生忙于答题,无心品读文本,阅读课失去了语言味;阅读缺乏情感参与,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阅读课失去了情智味。课文教学“偏食、速食”,语言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变味的课文教学现状亟需改变。  相似文献   

3.
潘文彬 《小学语文》2011,(12):10-12
在基础教育中,每门课程都有其独当之任。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学课程中都有语文“阅读课”的安排,但“阅读课”往往流于让学生自由看书的形式,或者变成语文教师的教学课。在学校教育中,阅读课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学生对阅读也不向往。当今的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没有大的阅读量支撑,将“行之不远”。面对此现状,我们要寻找破冰之策。  相似文献   

5.
<正>叶圣陶先生说过:国文是语文学科,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国文学科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语文阅读课教学因其在语文教学中最常见、占比最大,所以研究制定好合适的阅读课教学内容非常重要。从宏观来说,是达成语文课程功能的基本元素;从微观来说,是每一节语文阅读课是否有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周辉 《生活教育》2012,(22):59-61
为改变时下语文阅读课形式单一、“文味”不足的现状,必须使语文阅读课上出一点“语文味”,即让学生在整体思维中体会文章之关,在类比思维中感受语言之美,在直觉思维中体验情感之美,在意理阐发中表现思辨之美。  相似文献   

7.
把所有知识点都放在阅读教学中,会导致阅读教学高耗低效。新课程理念明确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学习阅读方法、形成阅读技能,并把阅读评价纳入阅读全过程,使阅读教学有效承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独当之任”。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实施以来比较关注口语交际教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独当之任”,在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建构上,将“应然”与“实然”有效结合,关注口语交际与阅读、写作,口语教学内容建构与书面语教学的关系,研究和实践要结合汉语的特点,切实解决汉语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中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六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五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初步掌握了英语学习方法。而六年级英语课本知识的主要难点只有过去时态的学习,知识容量比较少。因此,本阶段是给学生增加阅读量、提升读写能力的最佳时期。我们的具体做法是:设置阅读课、开展课前、“演讲”和创作故事。“阅读课”的设置,是指根据教材的需要重构课堂。笔者将校本课程上成“阅读课”。这节“阅读课”完完全全是给学生上课外英语阅读。采用的阅读素材包括三种:《Teens》即《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拓展读与写》,学生自备的阅读材料。阅读课的上课形式无固定方法,主要结合平时的阅读情况来进行。例如:如果作业布置阅读了两篇《拓展读与写》的文章,那么阅读课中大家会就阅读过的文章口头进行交流,然后核查文章后的习题,大约需要10分钟时间。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阅读课型教学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整本书”阅读课型是指以整本书为基础,以特定的方法和阅读战略为基础开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与作家、文字、教师、伙伴进行思想交流与学习的过程。“整本书”阅读课型不但可以推动教学内容的融合,还可以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确保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与完善性。与单篇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课型可以让初中生得到更整体的阅读感受,选择更个性化的阅读方式,感悟到文章中的精髓与意义,明白不同的作家在写作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所以,深入研究“整本书”阅读课型教学的课程构建,明晰目标定位、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11.
朱金凤 《山东教育》2009,(7):121-122
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们会发现,“阅读”这个词语在“建议”中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这里可以做一个粗略的统计:在100条建议中,与“阅读”相关的条目几乎占到了五分之二。专门论述“阅读”的就有5条:第十八条《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第十九条《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第六十条《必须教会少年阅读》,第八十三条《“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读课》,  相似文献   

12.
教材、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教学的基本成分,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成分。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应从阅读教材的性质、学生学习阅读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来研究。 一、阅读课的性质、特点决定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练习法 阅读课是阅读技能训练课。它的任务是教会学生阅读。要教会,就得按照阅读课的内容进行训练。阅读知识、阅读技能训练、阅读评价鉴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些目标如果能在阅读课上实现,就会上出高质量的阅读课。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但这都取决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毋庸置疑,没有正确的文本解读就谈不上上好阅读课。而文本细读恰恰是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细细地品味.轻轻地梳理文本,品其味、悟其神,像鱼儿一样在语言的海洋中畅游,  相似文献   

14.
徐宁  吴越 《海外英语》2024,(2):113-115
部分中学教师在阅读课授课时可能会出现过分关注语言知识点而忽略文本本身价值的问题,并且授课模式相对单一,无形之中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综合阅读能力迟迟得不到提高。由此,该文主要介绍了SQ3R阅读教学法的具体内容,并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1 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s为例设计课堂教学实践。实践证明,SQ3R阅读教学法与阅读课“PWP”模式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全面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 ,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这就是探究性学习。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学工作者 ,笔者对语文“大阅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所谓“大阅读课”是指两节课连排的语文阅读课。从阅读的实践看 ,两节连排上阅读课 ,便于安排阅读材料 ,阅读时间相对充足 ,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大 ,利于组织交流 ,提高阅读效率 ,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从中考语文内容看 ,作文比重由原来的“三分天下”变为“二分明月” ,这足以说明作文的重要 ;课外现代文阅读在中考中的比重占三分之一 ,这更说明阅读的重要。在语文教学中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  相似文献   

16.
我基本上赞成《改进语文教学的几点意见》,但对其中关于“讲”和“练”的几个提法,略有异议,现不揣浅陋,言之于次,以便切磋。《意见》的第六条提到“阅读课”(即一般所指的讲读课)似欠妥贴。“阅读课”和“讲读课”是不能混为一谈的。“阅读课”是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老师只作简略的指导。这种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也就是“练”,老师的“讲”居于次位,故名“阅读课”。那种全无教师讲解,单纯由学生自行阅读的课是不能算作阅读课的,只能叫“自习课”。“讲读课”是  相似文献   

17.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费。“”语文味”课堂之风悄然而至,我们感受颇深。它是对那些拧干了原汁、原味的语文课的大胆叩问,也是对本色、本位的阅读课的不懈坚持。“点击语文味的课堂,刷新阅读教学视角”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此,笔者想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从“语味、情味、读味”三个方面作具体阐述,期望着大家的关注与思考。一、“语文味”的阅读课要有“语”味——固守“语言”这里的“语”特指语言学习。教师要固守“语言学习”的本位,引领孩子们步入语言的殿堂,亲近语言、学习语言,最终使孩子们因语言的瑰丽而愉悦,因语言的无穷魅力而感动。当前的阅读课,两种语言学习失落的现象令人担忧,一是非语文活动过多“,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语文的园”;二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上顾此失彼,误入了“人文过旺,工具不力”的盲区。为根除此现象,我们应努力做到:1.积极创设言语实践的“场”学习语言的规律决定着学生要大量地进行“识、写、听、说、读、背、作”等言语实践活动。言语实践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一个抓手。教师要极力地创设一个真实的“言语体验场”,变课堂为“言语型”课堂,让学生反复接触文本,积淀语言,掌握语言技巧。下面的《母爱》教学案例,就...  相似文献   

18.
朱熹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和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一堂阅读课真正出彩的地方就是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得有情味、有美感,从而领悟到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所谓课型,即课堂的建构方式。我们之所以要提出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型的探讨,是因为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课型越来越接近于中学语文的阅读课型,而这样做,既不能很好地体现小学语文的特点,又不能完美地体现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价值。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建构方式,应该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凸显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价值,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坚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学模式的建构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概括和提炼,又反作用于阅读教学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动态的模式结构。小学语文“生成化”阅读课型有很多种,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几种常见的课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根据英语阅读课“三阶段”教学模式,阅读课通常可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具体的目的和相应的阅读活动。阅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为阅读中阶段做准备;阅读中活动的目的是验证前一阶段的预测,获取详细而确切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