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作协、省文学院、省诗歌学会、研讨会组委会: 辛卯初春,郑州古都,人杰地灵,涛歌研讨,宾朋满座,风流儒雅,可谓盛矣!均为治军先生志贺!  相似文献   

2.
珍藏岁月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0,(4):F0002-F0002
作者简介 马新朝,诗人,散文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3.
名家寄语     
《快乐阅读》2011,(19):2-2
马新朝,1953年生。著名诗人,散文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出版有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多部。  相似文献   

4.
珍藏岁月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0,(8):F0002-F0002
作者简介冯杰,河南滑县人。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先后获过河南省政府文学奖、《诗刊》诗奖、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国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  相似文献   

5.
当下,诗歌正在告别文本的概念,而成为一项活动;而大众也摆脱了单一的读者身份,成为诗歌活动的参与者。诗歌正在经历一次新的大众化,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线上”传播,大众参与以微博、微信为平台的评诗、写诗和读诗活动;其二是“线下”传播,经过艺术变形的诗歌,成为了诵诗、唱诗和戏剧化的表演活动,迎合了大众新的审美习惯。在这次大众化的过程中,诗歌可能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成文华  黄莲图 《广西教育》2014,(14):118-120
以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古代诗歌"部分为蓝本,从并称作家的作品、同一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三方面展开对比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的文化语境中,诗歌似乎与普通大众的生活存在隔膜。这种现象的存在是诗歌和普通大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存在障碍而造成的。其实,"诗歌生活"作为"文学生活"的一部分也可以进入研究的视野。从博客/微博的应用与诗歌朗诵会的举办,诗歌奖的评选和诗歌节的举行,诗歌与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共生与互动等几个节点可以展示"诗歌生活"的影像。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河南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之一,其不仅拥有着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拥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是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核心旅游城市。近些年,在大众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河南省正式迎来了自己的全域旅游时代,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河南省也开启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在此大背景下,河南省全域旅游正式进入到黄金发展时期,未来的河南省旅游业必将成为全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本文将就"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自贸区建设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报河南记者站站长、河南教育报刊社社长高治军先生的第二部诗集《沐春踏歌行》就要付梓出版了。全书分5辑,收录了高治军一年多来创作的200余篇诗词新作。诗集所收诗词题材丰富,形式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个作家的研究应该是全视角的,而在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沈从文小说和散文的时候,本文试图从从文诗歌出发去解读作家。从文诗歌表现为一种原生态诗歌形态。从文的原生态诗歌表现出原生态、叛逆、边缘、去蔽、朴实等多维度的品格。  相似文献   

11.
中年批评家熊光明文学研究的对象大多为诗歌,发表过<诗与民族形式简论>、<大众诗歌是推动中国诗歌向前发展的动力>等许多论文.他在这些文章中严肃地批评那些抛弃民族传统、照搬西方现代派的所谓"创作",认为那不过是"嚼洋人剩下的残渣","是可悲的‘创作'";同时大力倡导诗歌的民族化与大众化,认为"走民族化的道路,是"各国诗歌发展的基本规律",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把中国诗歌推向了耸入云霄的高峰",并且高呼:"大众诗歌不朽,大众诗人不朽!"  相似文献   

12.
长篇章回巨著《三国演义》中的蒋琬与史籍中的同名人物相去甚远。史籍中的蒋琬忠厚谦恭,并有治国、治军之不俗政绩;而小说中的蒋琬虽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但表现平平。究其缘由,当由作品的题材取向与作家的情感取向所决定。因小说以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军事、外交为主要描写内容,而活跃于当时政治舞台上的军事家、谋略家诸葛亮,又是作家人格理想之所在,故而诸葛亮去世之后,小说虽赋予蒋琬以治世之才、赋予姜维以治军之才,但皆逊色于诸葛;同时,作品又依循主题的需要,让身为文官的蒋琬又远不及武将身份的姜维。  相似文献   

13.
顾城被誉为童话诗人,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作家,顾城的诗歌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这使得他的诗歌显得特别,形成了顾城自己特有的诗歌艺术风格。一.关怀的主题顾城诗歌关怀的主题,和其他众多作家一样,在他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相似文献   

14.
《昭通作家精品集·诗歌卷》,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收入了35位作家的诗歌作品,主编为全国著名作家夏天敏。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意与是意与境完美统一的文学形式,诗歌的意境是作家在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中具体可感的形象,及作家在作品中,通过这些形象传达的思想感情,作为诗歌的鉴赏,就应该从整体艺术形象、把握关键词语、展开想象与联想上着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古代诗歌曾经创造出令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当我们沉醉于古代诗歌辉煌中时,我们不得不正视当前一个现实,正如普丽华在<诗歌文体论稿>中所说:"诗歌成了过时的宠物,不再被大众珍爱,新诗甚至遭大众冷遇,视为衰亡没落的文体."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当今诗歌所处的文化语境和文化语境下的诗歌写作与批评态度入手,对90年代的诗歌边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90年代的文化语境促成了读者大众与写作者在拒绝“诗性”上的合谋,读者大众在远离诗歌而去的同时,写作者的诗歌态度也发生了畸变;诗歌写作的反诗化与诗歌批评的庸俗化,是当今诗坛的两道灰色景观。文章认为坚执文化对抗立场,实现文化超越,不仅是文化颓败时代诗歌应肩负的使命,同时也是诗歌救助自己的最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徐欢欢 《现代语文》2010,(3):144-145
王维的诗歌受到大众的欢迎。语文教材中就收录了王维的不少诗歌。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王维的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王维的诗歌适合于诗教;二、王维的诗歌具有浓郁的人情美;三、王维的诗歌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日记》2014,(2):F0003-F0003
河南省新蔡县宋岗中学教师,国内著名青春美文励志作家,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特聘文学专家,《青少年日记》特约日记指导师。  相似文献   

20.
刘丽娜 《辅导员》2012,(33):53-54
鉴赏中国古典诗歌,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是一项快乐又严肃的学习活动。诗歌鉴赏的内容很宽泛,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说,主要应对每首诗歌作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了解作家风格作家总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在特定时代中,有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品格,表现在作品中,就形成了作家风格。不同时代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就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作家,风格也不一样,因为他们各自生活的经历,个性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