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并分成“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前者由讲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由讲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都属于单元整合后词语的归类统一。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学生积累、掌握、应用。也许是习惯了以前教材后面附词语表的模式,我总有点轻视“词语盘点”的教学.一般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说一说、抄一抄、写一写,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语文教材每组课文后都编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栏。一些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简单行事:读读词语,抄抄词语,最后以听写词语来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仅此而已。孰不知这种机械、重复的词语教学,使学生成了词语储蓄罐,有“进”无“出”。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设置了“词语盘点”,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复习本单元课文中学过的新词,自查自测,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丰富语言积累”的要求。但是,“词语盘点”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有的教师觉得它可有可无,或置之不理,或直接当成课外作业,让学生回家读一读了事,致使“词语盘点”形同虚设;有的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听写一下,多读、多抄几遍,机械操作,枯燥乏味,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益低下,“词语盘点”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朱瑛 《辽宁教育》2011,(4):33-35
背景描述 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并分成“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前者是由讲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是由讲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它是单元整合后词语的归类统一。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学生积累、掌握、应用。也许是习惯了以前教材中词语表的模式,我总是轻视“词语盘点”的教学,一般都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说一说、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词语盘点”教学的“三境界”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个主题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了“词语盘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便于学生积累巩固字词,人教版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便在每组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包括"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部分内容。"读读写写"由精读课文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词语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则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学生认识的词语组成.要求认记。  相似文献   

7.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词语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生对词语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语感能力。目前,一些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却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单一的弊端,总是一味地强调让学生去读词语、记词语、抄词语,这一种机械化的词语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感到词语学习的枯燥,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季科平 《福建教育》2009,(12):32-33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词语盘点”从四年级开始露面,安排在每组课文的后面,对本组课文的词语进行集中的回顾。“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以及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9.
曹治才 《师道》2004,(3):57-57
特级教师于永正是我崇拜的名师之一。于老师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写字,凡是老师板书的,从课题到生字新词、重点词语都要求学生跟着书写。这一招很灵。以前,我的学生总有一个生字本,每个生字抄两行、二十个,总以为“熟能生巧”,但大多数情况是,有些字第一个就抄错了,后面的便一错到底。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气得七窍生烟,给学生一个重重的大“×”,再罚学生重抄。但是,这能怪学生吗?学生之所以抄错,是因为我教生字时蜻蜓点水,学生对有些易错字的第一印象就模糊不清,加之重复的机械抄写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目的不在练字、记字,说不…  相似文献   

10.
小学的语文人教版教材中,"词语盘点"是每个单元的要掌握的词语汇总,其中包括了"读读记记"和"读读写写"两栏,前者的要求是能够认识,后者则是要求能够读写的词语。"词语盘点"的设计出发点在于让学生对单元的词汇进行回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积累词汇。本文就词语盘点教法进行了探析,以我上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八册第二单位为例,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设计,一共有七个教学环节,希望能够提高词语盘点的教学质量,让词语盘点的教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积累词汇。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便不再以“词语表”的形式出现在课本最后了,取而代之的是将每组课文中的词语汇总陈列,称之为“词语盘点”。其内容有两项:一是读读写写——这类词语都是一组(单元)中的精读课文的词语,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会运用;二是读读记记——这类词语一般是一组(单元)中的略读课文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相似文献   

12.
<正>人教版语文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增设了"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项。对这种简约的教材编排,许多教师往往以机械化、简单化的眼光来处理。【案例】(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词语盘点》)1.读读写写。师:我们一齐读读下面的词语,再抄写每一个词语。(生齐读,抄写词语)2.读读记记师:谁来读读?(生"开火车"读、记)【思考】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狭隘地理解教材,将教材内容作了简单化的教学处理。  相似文献   

13.
指导学生复习词语,我们不能随着高考指挥棒“转”:见高考试题有成语,就让学生大抄成语;见有反义词,就让学生硬记反义词;……那必然会形成“题海战术”,迫使学生在浩瀚的大“海”中去抓某几个特定的“鱼”,结果是“望洋兴叹”。我们应以教材为基础,努力探索词语教学与复习的正确途径。指导学生复习词语,教师答疑解释,出题练习,抄辑补充,都是必要的。然而,偌大数量的词语,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单记,势必效果不佳;而如果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则能很好地理解、记住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因”故“悟”新。根据以简驭繁的原则,我们曾试从词语的含义、用字、结构形式、词性变化以及辨似和析疑等不同角度,把课  相似文献   

14.
抄词、默词历来是老师帮助低年级学生复习、巩固词语的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教学中不少老师不仅要求学生抄、默新教学的词语,还连加前面课文中学的词语一起抄、默,俗称“滚雪球”。这样一课一课“滚”下去,所学的词语固然“滚”熟了,考试时,很少有学生在默写词语上出错的,但这样做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基本功训练。学生升入中年级后,其弊端就突现出来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尚且不论,即便是那些在低年级“滚”得熟透的字词,学生在运用的时候,往往  相似文献   

15.
抄词、默词历来是老师帮助低年级学生复习、巩固词语的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教学中不少老师不仅要求学生抄、默新教学的词语,还连加前面课文中学的词语一起抄、默。俗称“滚雪球”。这样一课一课“滚”下去,所学的词语固然“滚”熟了,但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基本功训练。学生升入中年级后,其弊端就突现出来了。即便是那些在低年级“滚”得熟透的字词,学生在运用的时候。往往换个语言环境就写不出来。那些同音字、近音字、更是混淆不清。这样做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又不利于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的形成,弊端当然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项内容。这些词语,前者是由精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  相似文献   

17.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从第七册教材开始,重点词语不再以“词语表”的形式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将每组课文中的词语汇总陈列,称之为“词语盘点”。其内容有两项:一是读读写写,这类词语都是本组精读课文的词语,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词语”掌握的量,是直接衡量小学生语文学习、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能力的标准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各种机会开展“词语盘点”活动,让小学生在词语掌握与运用展示中,激发学习词语、理解词语与运用词语的潜能,把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统一起来.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为例,展开“词语盘点”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新课程的教科书对词语相当重视。为了引导学生对每一组课文所学字词进行自我回顾、自查自测,人教版语文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在每个主题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置了"词语盘点"的内容。这一项内容从它的编排体系来看,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精读课文中要求认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词语盘点"教学的"三境界"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个主题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了"词语盘点"。教材谓之"词语盘点"。何谓"盘点",清点也。如果学生在盘点之后,大脑中仍旧模糊一片,难知其意,那显然就没有达到"盘点"之效。四年级下册的8个主题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