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峥 《化学教学》2007,(10):1-3
探讨分析实施"认知冲突法"的一般过程,总结归纳在化学教学中认知冲突法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库恩的范式理论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广泛的探讨,学者们普遍认为其既可以用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研究,又可以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得到适用.然而冲突法的范式研究却刚刚起步.通过比较发现,将范武理论用于冲突法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可能性,冲突法的学说与学派可以从"科学共同体"的角度理解,冲突法的历史发展又是范式视角下的典型过程.同时范式理论在冲突法上的应用亦有着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法域国家,在两岸四地中,对待区际法律冲突的做法各不相同。台湾制定了专门的区际冲突法,而大陆和香港、澳门则是比照国际冲突法的规则来解决区际冲突。这种状况导致在实践中存在管辖权冲突、法律规避、反致等问题,并伴随着判决得不到承认和执行。文章通过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现状和特点的辨证研究,比较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各种模式,认为解决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最佳方式是制定全国统一的区际冲突法,而不是统一实体法,并对制定全国统一的区际冲突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最后提出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正义与效率常作为评价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关键词,罗尔斯经过严密论证表明了其"正义优先效率"的思想.他同时引进"差别原则"以结合"机会公平原则"尝试设计一个公正的社会体系以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冲突.罗尔斯这种思想对现代中国的制度改革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纽约州法院1963年审理的"贝科克诉杰克逊(Babcock v.Jackson)"案件是美国冲突法发展史中极为重要的案例,对美国法律选择原则和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此案件所蕴含的最密切联系方法并不完善,依据法律关系理论研究解决此案件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正植根于文明社会,是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的普遍理念,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概括了现代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公正的应有模式和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着力解决的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冲突规则的确定性和判决结果的可预见性以及冲突规则的灵活性和判决结果的公正性,一直以来都是冲突法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焦点。在合同之债冲突法领域,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擅于运用自由裁量权,为追求冲突规范的灵活运用及个案公正更青睐最密切联系原则。具有成文法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学者们认为特征性履行原则更能实现法律选择的明确性和可预见性。针对两大法系的分歧和国际私法统一化的趋势,《罗马规则Ⅰ》很好地协调了判例法和成文法在合同之债冲突法领域的矛盾,它的立法原则对中国刚刚颁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司法适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已被普遍认可,它是衡量一个社会最基本的价值标准,也是其他"基本善"存在的前提。作为社会制度子系统的现代大学制度,其价值追求是多元的。大学的使命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属性、发展的实践历程,都决定了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把公正作为首要的价值追求,只有公正才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首要美德。  相似文献   

9.
冲突规则的确定性和判决结果的可预见性以及冲突规则的灵活性和判决结果的公正性,一直以来都是冲突法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焦点。在合同之债冲突法领域,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擅于运用自由裁量权,为追求)中突规范的灵活运用及个案公正更青睐最密切联系原则。具有成文法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学者们认为特征性履行原则更能实现法律选择的明确性和可预见性。针对两大法系的分歧和国际私法统一化的趋势,《罗马规则I》很好地协调了判例法和成文法在合同之债冲突法领域的矛盾,它的立法原则对中国刚刚颁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司法适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伯顿·R·克拉克(Burton R.Clark)在其名著《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提出,"现代高等教育系统具有三种基本价值观念,即公正、能力和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价值追求的使然,现代高等教育系统理应承担着一项重要任务,即实现社会公正——让每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壮大,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近代启蒙思想蓬勃兴起,深刻影响了资本主义法制文明。以自由主义、法治和分权思想为基础的行政法便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在法律上的体现。随着行政法理论的传播,欧洲各国开始了行政立法实践,并形成了行政法学这一新兴的学科。而后亚洲很多国家也继受了大陆法系行政法理论,开始了行政法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附随义务发源于罗马法,延续于<法国民法典>,确认于<德国民法典>,发展于现代各国.附随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经济基础在于信息不对称.附随义务将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促使民事债法理论的完善和健全.在实践中,附随义务的认定应坚持密切联系、严格限制和衡平标准,考察在合同关系不同阶段上的不同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310务的规定,窝藏、包庇罪的主体包括犯罪人的近亲属在内的所有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这使犯罪人的近亲属陷入情理与法理的两难境地,是强人所难的体现,不符合刑法人道性的要求,有悖于刑法谦抑性和期待可能性理论,同时也背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因此,有必要尊重我国古代“亲亲相隐”的现代价值内涵,在其价值指引下完善我国有关窝藏、包庇罪的主体立法规定,有限制地排除犯罪人的近亲属为窝藏、包庇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从古代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过程中,欧洲社会出现了城市和产生了城市法.城市的兴起有经济、社会、政治、宗教和法律等多种因素,而城市法及其观念则是最内在的因素.促进城市法产生在于城市的管理制度,即商人自由与司法独立,以及城市的特许地位,这是法律发展的特别道路.城市法具有共有特征、世俗特征和宪法特征.城市法的基本制度、理论和思想,对近代西方法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破产法是现代市场经济法制下,为市场主体提供的顺利退出市场的“安全门”。有效的破产程序则是破产法能够发挥效用的基础。尤其在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并存的当今世界,有序和有效的破产程序的稳定适用对于促进增长和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在介绍韩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将中国与韩国两国破产法律制度进行简要分析,继而为未来的比较研究做铺垫,以期为推动中韩两国破产程序的相互借鉴与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制》篇是古代儒者从礼的角度阐述国家管理的各种最重要的制度,其中不仅有很多在今天看来属于世俗的法律制度,也有很多是关于宗教礼仪的具体规定。这在其后的《唐律疏议》等古代主要的法律典籍中,思想一以贯之。因此,在古代儒者看来,宗教规范同时就是国家的法律制度;国家的法律制度也是它们的宗教规范。不仅中国古代是这样,印度教的《摩奴法论》等古代其他主要国家宗教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就说明,儒教和其他国家宗教的性质是一致的,即儒教也是一种宗教。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以《罗马公约》为蓝本的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已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出台了《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虽然最终未能通过,但它体现出了当今关于广播组织权保护的国际趋势。我国可以此为借鉴,密切关注关于广播组织权的最新国际动向,结合国情对现行《著作权法》进行完善,保护广播组织的合法权利的同时兼顾公众利益,促进广播事业的规范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表现形式亦呈现多样化趋势。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作弊的原因亦出现新的变化。要通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改革创新考试模式、加强考试纪律和尽早实施《考试法》解决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  相似文献   

19.
法律来源于道德并反映道德的要求。社会中的道德分为基本道德和非基本道德,只有基本道德才需要制定为法律以国家的强制力使社会成员得以遵守,人类经济生活中的诚实信用正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已有法律制度的不足和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使现代信用法律制度的诞生成为必然。中国社会当前的信用危机除了缺乏现代信用法律制度之外还有更为复杂的背景,尽快制定全国性的信用立法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精神利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法律也已经对人们的精神利益进行了保护,这集中表现为对精神损害的法律救济。然而,就我国《国家赔偿法》而言,虽然第35条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的救济方式,但是,在具体救济方式的适用规则方面却规定得不尽合理.因此,有必要在对精神损害内涵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精神损害适用恰当的救济方式,以期真正地弥补受害人的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