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人际信任量表分别对125名民办高职学院学生的人际信任进行测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父母教养方式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使用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心理控制源均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呈显著正相关;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信任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还会通过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听障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60名听障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听障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整体偏低,人际信任与母亲的情感和温度以及偏爱被试呈负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听障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运用信任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湖南的两所中学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只在依赖维度上女生略高于男生,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整体上,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人际信任总分及依赖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而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母亲的过分干涉与过分保护。结论:积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师范类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四川师范大学15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当代师范类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显著低于理论中值水平,不同群体(文理、城乡、性别、是否独生子女)间师范生人际信任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代师范类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总体比较科学;当代师范生的人际信任与母亲的部分教养方式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6.
孤独感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之一,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格特征、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及父母教养方式这几方面,学校、父母可以从塑造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其社交技巧,完善教养方式等方面入手,帮助其应对孤独,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项研究抽取郑州某高职院校新生2241名,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新生人际信任均值为67.18±8.323;高职新生人际信任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高中毕业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职新生不同专业之间人际信任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理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和艺术系学生,文科和艺术系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整体结论是:高职新生人际信任度偏低,且存在显著个体差异;性别、是否独生子女、高中毕业方式和专业影响高职新生人际信任得分。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中学生人际压力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间的关系,以某中学913名中学生为被试,对其进行了父母教养方式(EMBU)和人际压力应对方式(ISCQ)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人际压力应对方式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其中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积极的人际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说明父母教养方式在中学生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和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父母的养育方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不存在性别差异,父母在各相应因子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2)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人际信任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等负面的养育方式与子女人际信任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3)父亲养育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母亲养育方式的过干涉、过保护进入了回归方程,是影响高中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变量。结论:父母的养育方式特别是正面教育方式是子女产生人际信任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40名服刑人员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感与人际困扰关系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服刑人员人际困扰占47.27%;心理外控型占40.90%。服刑人员父母温暖、理解教养方式采用率低,且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其他9个因子负性相关;父母温暖、理解与人际困扰和心理控制感均显性负相关;父亲教养方式除父亲干涉外的其他5个因子均显性预测人际困扰;母亲的温暖、理解显性负向预测人际困扰,且通过心理控制感间接影响人际困扰。  相似文献   

11.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从总体上说,比其他普通高职学生要差,为究其原因,探索高职学生成长的规律,对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130位五年制高职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学生的幼年成长环境和父母对教养他们的参与度跟学生的学习表现有关系,为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供教师和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突出,由于嫉妒而引起的心理扭曲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嫉妒心理已日渐成为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可怕杀手。嫉妒心理与焦虑、人际信任、个人评价、教育方式及社会支持存在着显著性相关,且受个人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外部环境通过个人的认知对嫉妒起作用,而人格则起直接的影响作用。高职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理性的思维问题的能力,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以减少嫉妒心理而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有深远影响。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亲子冲突而导致心理问题、危机事件等屡见不鲜,综合考察认为,学生的原生家庭是他们最早接触的,父母教养方式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自我和谐、人际间信任、幸福感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冲突的关系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EMBU)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390名年龄在14~22岁的五年制大专生进行施测,探讨防御方式的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与防御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五年制大专生防御方式的应用以成熟型防御方式为主;防御方式在年龄、专业方面差异显著;母亲偏爱被试对成熟型防御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父母过分干涉对不成熟型防御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探讨了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不同的教育安置形式下 ,父母教养方式对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相比较而言 ,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要大于父亲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3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安全感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安全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安全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与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安全感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而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与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安全感总分有显著负相关;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都进入了对安全感总分的回归方程,对安全感的回归作用显著,父亲情感温暖、父偏爱、父亲过度保护对安全感的回归系数显著。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都进入了对安全感总分的回归方程,母亲情感温暖、母亲偏爱的回归系数显著。由此得出结论,父母的情感温暖,偏爱和过度保护是影响大学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小学生学习品质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父母教养方式干预后的小学生在学习品质总分以及学习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心理分离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800名大学生实施测量,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分离与学校适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情感独立与学校适应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信任鼓励型父母教养方式和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功能独立与学校适应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父母心理控制是父母教养方式的构成部分,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有重要影响。研究通过父母心理控制问卷、人际适应问卷、情绪管理问卷对824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控制、情绪管理与人际适应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情绪管理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人际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儿女、是否学生干部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自我接纳状况进行差异性研究,并对自我接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几所高职院校的551名学生进行测量。结果:高职学生总体自我接纳得分为41.58±5.38(M±SD)分,自我接纳因子得分为22.14±3.62(M±SD)分,自我评价因子得分19.44±3.33(M±SD)分;自我接纳总分与父亲拒绝、否认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42,p<0.01),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r=0.40,p<0.01)。结论:高职学生总体自我接纳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农村生源、非独生子女和未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学生自我接纳水平偏低;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利于高职生的自我接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