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运动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运动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发现运动时动脉血压升高,而且与运动的方式,强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运动后可以出现低血压反应;运动对高血压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这些影响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中央命令机制、肾一交感神经活动、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度学、肌肉代谢反射和机械反射的作用,但有不一致的认识;有关运动后低血压反应和静力性运动的血压反应的研究还很有限,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成年人的血压,不论男女其收缩压(高压)低于10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低于60毫米汞柱,都被称为低血压。低血压有生理性初病理性之分。体力劳动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和运动员,血压都有偏低的倾向,常常出现低血压。如果平时自我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3.
安国荣 《健与美》2023,(1):78-81
<正>偶尔出现头晕是相当常见的,但如果你注意到慢性发作或头晕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就需要就医。以下是一些引起头晕的原因,需要注意。血压下降当你从坐姿或躺着的姿势太快地站立起来,血液没有那么快地流到头部时,会有一种“血液涌入头部”的感觉。在医学上,这被称为直立性低血压,即当你站起来时,血压会急剧下降。你也可能会感觉到头晕或视力模糊,但这通常没什么好担心的。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可以考虑看医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运动对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的研究表明,一次性运动后会导致血压在一定时间下降(可持续22小时),有时甚至低于对照水平(运动后低血压),长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血压正常者或高血压患者24小时的动态血压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遗传、神经体液因素的改变、血管结构及血管反应性的改变、体重降低以及胰岛素抵抗的降低等都可部分解释运动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5.
肌肉酸痛现象在学生运动员中非常普遍,大强度训练后,几乎所有运动员都会出现肌肉酸痛。一般来说,运动引起的肌肉酸痛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酸痛是指肌肉在运动中或运动结束后的一段相当短的时间内发生疼痛。急性酸痛的发生与肌肉用力时形成血流中断有关,由于缺血使得代谢产物无法清除,而堆积在肌肉中,进而刺激到痛觉感受器。急性肌肉酸痛在停止运动后的一分钟左右即完全恢复。慢性肌肉酸痛往往发生在训练后的24~48小时之间,我们称此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相比之下,延迟性肌肉酸痛恢复起来更为困难,带来的危害也更大。如果不加注意,肌肉酸痛长期积累,容易引起肌肉的慢性损伤。在此,笔者主要谈谈慢性肌肉酸痛发生的原因和相应的运动营养对策。  相似文献   

6.
过度训练有交感型过度训练和副交感型过度训练两种。 交感型过度训练的主要症状有:安静时心率增高,体重下降,睡眠障碍,安静血压升高,直立性低血压,抵抗力下降,食欲下降,运动后恢复慢,情绪不稳定,训练、比赛欲望丧失,运动中最高血乳酸水平降低,运动成绩下降。  相似文献   

7.
过度训练有交感型过度训练和副交感型过度训练两种。 交感型过度训练的主要症状有:安静时心率增高,体重下降,睡眠障碍,安静血压升高,直立性低血压,抵抗力下降,食欲下降,运动后恢复慢,情绪不稳定,训练、比赛欲望丧失,运动中最高血乳酸水平降低,运动成绩下降。  相似文献   

8.
当收缩与舒张压低于80/60毫米汞柱时,称为低血压。过去有些人认为低血压可以长寿,其实这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许多疾病,如过度疲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心肌梗塞,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心功能不全、周围循环衰竭等症往往都伴有低血压。低血压患者经常感到困倦无力、精神萎靡不振、心前区不舒服,当改变体位,如起床、下蹲后起立、弯腰低头时常出现严重的头晕。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低血压是体质的原因所致,所以往往没有什么不适,也无需治疗,只要注意自我保健,不会给健康带来危害。目前对低血压尚缺少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自我按摩和一些身…  相似文献   

9.
<正> 在近期组织的一次中学生保健体检中,发现约有10%左右的中学生血压偏低,其中女生较多。其收缩压多在70~85毫米汞柱之间,而舒张压常低于60毫米汞柱。据了解,这些低血压学生中大多不爱好体育运动,并且体质与营养状况都较差。正常人的血压可因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异范围。学生出现低血压大多属于原发性低血压,这种低血压通常无明确器质性疾病,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和体质较差造成的。若这种低血压现象持续时间太长,势必影响学生的智力和生长发育,以致在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同时还会造成机体的抵抗能力降低,容易患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0.
(1)过敏体质者:这些人可能对蜂王浆中的一些物质起反应,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2)低血压患者:蜂王浆中含有类似乙酰胆碱样物质,能使血压降低,因此可导致低血压患者病情加重。(3)腹泻、腹痛及胃肠功能紊乱者:蜂王浆可引起胃肠道强烈收缩,会使原有症状加重。(4)肥胖者:蜂王浆可使机体内部调节能力加强,会使胖人变得能吃能睡,体重增加,易罹患其他疾病。(5)糖尿病患者:蜂王浆含有大量葡萄糖,服食后可使血糖升高。(6)发热、咯血及黄疸病患者:服用蜂王浆后会促使病情绵延不愈,甚至有恶化的可…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理应激对机能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条件反射方法,建立了大鼠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发现慢性心理应激可导致大鼠动脉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等症状,此外也导致了大鼠血清皮质醇、催乳素水平的普遍提高。说明应激状态下心血管活动的变化与植物性神经系统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相关。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健美运动员运动创伤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84名优秀健美运动员进行创伤调查发现,男运动员的创伤发生率为91.4%,女运动员为85.7%.其创伤特点主要为慢性劳损性伤或由急性伤迁延所致的慢性伤,急性伤只占15%左右.男运动员创伤主要集中在腰、背部,女运动员创伤主要集中于胸、肩部.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运动创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常见运动损伤多发生在下肢。在急性创伤中以肌肉拉伤和关节韧带扭伤为最多见。在慢性过劳性创伤中,以创伤性肌腱鞘炎、疲劳性骨膜炎和髌骨劳损为多见。本文对最常见的创伤性肌腱鞘炎的致伤原因、症状和防治方法讨论如下: 1.致伤的原因: 肌腱鞘炎是少年运动员非常多见的慢性创伤。少年田径运动员以踝关节部位屈跖肌为多见,伸跖  相似文献   

14.
急、慢性缺氧刺激对训练大鼠糖原和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急、慢性缺氧刺激对训练机体糖原和血糖浓度的变化。以60只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人工制造缺氧φ(O2)14.5%(相当于海拔3000m),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安静3组和训练3组(分别为常氧对照组,急性缺氧组和4周慢性缺氧组),4周后对各组测定血糖、骨骼肌和肝脏糖原。结果显示,无论是安静组还是训练组,缺氧可使大鼠骨骼肌和肝脏糖原比常氧对照组显著或极显著性下降,但在训练组中慢性缺氧组骨骼肌和肝糖原含量仍比急性缺氧组高,血糖浓度却显著性的降低。提示慢性缺氧适应和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糖原储备量,增强机体抗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5.
乔小杉  甘军劳  王小刚 《体育科学》2004,24(7):22-24,30
对我国8省(市)110名二级以上游泳运动员进行耳、鼻、咽、喉损伤调查,结果发现损伤发病率高达100%,相关损伤发病率最高的9种疾病依次为:中耳炎、迷路炎、外耳道炎、慢性鼻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鼻中隔歪曲、慢性上颌窦炎、慢性咽炎、急性喉炎。损伤以慢性损伤为主,对运动员身体、训练及比赛影响较大。结合游泳运动的特点,及游泳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就发病率较高的9种损伤及其原因进行医学分析,并提出预防监督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急性和慢性疲劳产生的机理,论述疲劳对自行车训练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采用祖国医学治疗运动创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创伤是伴随着运动而产生的。为了打开运动医学新天地,我循着前人的足迹,把推拿,经穴按摩,针灸和气功结合成一体,形成一套较为行之有效地治疗途经。 (一)医疗程序。运动损伤分两类:急性和慢性。对急性受伤者诊疗过程为:诊断→镇静性按摩,止痛穴止痛→再诊断→选择适当的治疗法→过渡性自我运动。慢性损伤的治疗法为诊断→  相似文献   

18.
运动小贴士     
《少年体育训练》2014,(10):56-56
进餐后需要较多的血液流到胃肠道,帮助食物消化与养分吸收,如果这时参加运动就会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碍胃肠的消化,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疾病.体弱者进餐后血压还会降低,称为餐后低血压,外出活动容易跌倒.长期餐后运动容易得盲肠炎.  相似文献   

19.
青年患了高血压怎么办作者:张超有一部分青年在参加劳动或运动后,血压有所增高。甚至在活动量小时血压也会偏高。这种血压高的现象往往出现在身体生长发育期或性成熟期的青年人身上,医学上称之为“青年性高血压”或“青少年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是身体发育过程中的一...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发生急、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常见的,我们对这类外伤用过西医、中医和民间疗法共二十多种,针灸疗法也是二十年来常用的医法之一。实践证明由于跌扑、扭捩、碰撞、压挫、过度牵拉而发生的肌肉、肌腱、韧带、骨膜、小血管、神经等的急性扭挫伤;以及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当而反复受伤形成的慢性损伤,以及肢体的慢性疲劳性损伤(简称“劳损”)等,采用针灸治疗具有简便、有效、成本低和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针灸取穴和操作方法 (一)局部取穴(亦称阿是穴或天应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