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钟美岚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4):83-83,117
目的:总结12例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12例右颈内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2例右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及感染.结论:把握护理重点做好置管前、置管中及置管后护理,可以提高右颈内静脉置管的成功率,减少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股静脉插管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操作简便,方便快捷。在如血液灌流、免疫吸附或血浆置换等需行血液净化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但长期置管并发症亦较多,本文对38例股静脉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所留置临时双腔透析导管患者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0~70岁。其中慢性肾炎22例,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9例,其它2例。导管留置方法:患者仰卧位,腹股沟部常规消毒、铺巾,于腹股沟韧带下方2 cm、股动脉内侧0.5cm处局麻后作2 mm切口,以45°进针2~4 cm,套管针见回血后放入引导丝,扩张器沿导丝插入股静脉穿刺孔,顺导丝置导管入血管约10 cm,抽出导丝,连接透析管路开始透析,胶布固定,外贴护皮膜。2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2.1感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可分为导管出口部感染、隧道感染和血液扩散性感染。导管出口局部感染时,导管口周围皮肤呈红、肿、热,并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应予局部定时消毒,更换敷料后妥善固定,或口服抗生素,一般炎症即可消退。隧道感染时,皮下隧道肿胀,出口处可见脓性分泌物,必须使用有效抗生素2周,严重者拔管。临床上常见的是患者血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腹腔镜(LDP)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ODP)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清除效果。创新点:本组病例的腹腔镜手术组采用endo-GIA缓慢压榨方法处理胰腺残端,并采用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获得了较低的术后胰漏发生率和良好的手术清除效果。方法:收集4年间实施胰体尾切除手术的胰腺导管腺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22例胰腺导管腺癌进行了LDP手术,76例病人进行了ODP手术。比较LDP和ODP组,两组在胰漏(P=0.62)、腹腔内脓肿(P=0.44)和术后出血(P=0.34)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LDP组和ODP组术中获取的淋巴结数量(11.2±4.6 vs.14.4±5.5,P=0.44)和淋巴结阳性病例数(36%vs.41%,P=0.71)无显著性差异。切缘阳性发生率(9%vs.13%,P=0.61)也无显著性差异。LDP组平均生存期(29.6±3.7)月,ODP组为(27.6±2.1)月,无显著性差异(P=0.35)。综上所述,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对早期的胰腺导管癌是安全有效的。采用endo-GIA缓慢压榨方法可以预防术后胰漏发生,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腺切除有利于肿瘤清除。腹腔镜手术可以达到和传统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门奇静脉断流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5.1~2003.2月6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门奇静脉断流术后,5例发生消化道再出血.结果:65例患者再出血发生率7.7%(5/65).1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胃黏膜广泛充血、糜烂、渗血;2例出血与胃及食道无关.结论:术中规范操作,术后综合治疗可有效防止术后再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临床上锁骨下静脉导管误入颈内静脉时有发生,但错误导管位置是否对Pi CCO监测数据结果有影响,从而导致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出现误判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错误导管位置对Pi CCO数据(如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和心指数(CI))的影响。创新点:目前临床医生对锁骨下静脉导管的位置不够重视,更不会了解错误导管对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影响,从而做出错误的临床决策。本研究提出错误导管位置对Pi CCO数据的影响,再次强调确认正确锁骨下静脉导管位置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判断导管在正确位置的床边小技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例重症胰腺炎病人接受错误导管位置的Pi CCO测量后,与正确位置导管的Pi CCO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错误导管位置对Pi CCO数据包括GEDVI、ELWI、ITBVI和CI的影响。结论:错误的锁骨下静脉导管导致GEDVI和ITBVI数据偏高,而对CI及ELWI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正确的导管位置对临床Pi CCO监测的数据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55):194-195
为了探讨Fogarty球囊导管在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再次手术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将40例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对照组行原位动静脉内瘘重建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透析时血流量、内瘘3、6、12个月通畅率及再次血栓、肿胀手综合征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3个月内瘘透析时血流量、内瘘通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再次血栓、肿胀手综合征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6个月与12个月时间点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失功动静脉内瘘效果满意,长期通畅率较常规手术组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彩超证实股青肿21例,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股静脉切开Forgarty导管取栓,配以溶栓、抗凝等治疗。21例手术均获成功,患肢肿胀疼痛消退迅速,无肺动脉栓塞并发症,随访1~12个月,其中18例患肢肿胀消退,恢复正常,3例轻度肿胀。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股静脉切开For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股青肿具有安全、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滤器宜以临时滤器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传统手术方法阐明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优越性.方法:左腋下横行小切口、不切断背阔肌经第四肋间进胸,带垫片结扎动脉导管,肋间神经长效复合利多卡因封闭.结果:全部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活动、恢复早,切口瘢痕隐蔽,外表美观,并发症少.结论:传统手术切口大、肌肉损伤较重,术后恢复及外观较差.经左胸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最大程度保存了肌肉及神经,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而且切口小、隐蔽外表美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次出血的可能原因及预防再出血的措施;方法: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2例行小骨窗神经内镜血肿清除,1例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外减压;3例患者术前均行血管调查,CTA或者DSA均未见明显血管异常,其中一例术后6月临近部位再出血患者,术前再次行血管调查,DSA未见异常,再次行小骨窗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结果:1例接受再手术患者恢复良好,其他2例未再手术,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脑血管调查结果阴性的脑出血患者,手术后仍有再出血的可能,再次出血后者预后差,无论患者有无高血压,术后均需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36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置管,3例出现导管阻塞,经生理盐水冲管或尿激酶注入后再通,1例出现导管脱落重新置管,所有患者经置管3—26天胸水引流干净.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实用性强,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损伤小、病人易于接受、操作简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因慢性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于 1990 .2~ 2 0 0 2 .2月 ,在我科行内瘘手术 30例 ,年龄 2 5~ 6 5岁 ,平均年龄 5 1岁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17例 ,均采用左或右前臂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术 ,术后内瘘失败 3人 ,考虑其原因为病人血压偏低 ,血管偏细 ,流经吻合口的血液流速缓慢 ,形成血栓。因此 ,加强术后内瘘的处理亦同样至关重要。我们的方法是 :1 注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 ,每天更换伤口敷料 ,严格无菌操作 ,观察有无渗血、疼痛 ,发现有感染用抗生素。2 术后经常用听诊器听有无血管杂音 ,用手触摸有无震颤 ,发现异常早期处理。3 术后 3~ …  相似文献   

12.
浓肝素封管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浓肝素封管法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 .方法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透患者 2 0例 .治疗组 1 0例 ,采用浓肝素封管法 .对照组 1 0例为回顾性病例 ,采用稀释肝素封管法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导致的拔管率 ,封管间隔时间、封管次数及导管使用寿命 .结果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导致的拔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5) ;封管间隔时间及导管使用寿命明显长于对照组 (P <0 0 5) ;封管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 ) .结论 :浓肝素封管法具有保留时间长 ,可减少封管次数 ,降低并发症等 ,该方案实用、经济 ,优于稀释肝素封管法 ,值得临床推广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癌及支气管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52 0例肺癌及 1例支气管术后并发乳糜胸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为 0 .8% ,除一例胸水引流大于 1 0 0 0ml/d患者于术后第四天行手术结扎胸导管而治愈外 ,其余三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原因是由于广泛清扫淋巴结 ,损伤了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及其属支 ,有些淋巴结与胸导管相连 ,清扫这些淋巴结 ,则可能导致胸导管或与胸导管相连的较大的淋巴管漏液 ,个别胸导管亦存在走行变异。术中摘除纵隔及肺门的淋巴结时应注意结扎淋巴结周围的条索样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上消化道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并在本院接受手术的患者130例在患者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按照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对手术后发生潜在再出血进行原因和实效性护理模式的前瞻分析、评估和计算,从而找出导致术后失效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式,以进一步制定防范措施和护理计划.结果:观察组应用FMEA对上消化道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降低了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通过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有效地降低了上消化道出血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和病人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2005年诊治的4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保守治疗。结果:3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保守治疗者病情稳定。结论:B超和CT检查对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有帮助;对肾错构瘤破裂的治疗应全面考虑,手术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多采用门奇静脉断流术。我院自1986年至1994年底共行此手术43例。其中女29例;男1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3岁。术后近期再出血2例;血小板升高3例(PC330-1800×10S/L);围手术期并发肝功衰竭死亡1例。余均经积极治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分析CE-MRA静脉成像技术诊断颈内静脉扩张症的价值,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9例颈内静脉扩张症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显示CE-MRA技术能精确显示颈内静脉扩张细节,对颈内静脉扩张症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失败的原因及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方法,避免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9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通过术后一年以上的随访,治愈29例(74.35%),有效8例(20.51%),无效2例(5.1%).术中并发症大出血3例,眶周损伤2例,术后鼻腔粘连4例.结论:病变去除不彻底,鼻腔粘连、息肉复发及鼻窦口阻塞是鼻内镜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修正术中辨认残存解剖标志,熟练的技术操作,适当的术式、术后处理以及长期随访是提高疗效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实行了腹腔镜下肿瘤囊壁剥除术,保留了卵巢;对3例多囊卵巢行打孔术;对9例异位妊娠患者,6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3例行保守手术.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出现并发症,近期随访无复发.异位妊娠保守手术者均于术后二周复查血HCG为阴性,无持续妊娠,无术后出血.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可靠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尤其附件良性病变是腹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值得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舌下腺摘除术中下颌下腺导管的保护。方法:对48例舌下腺囊肿分二组,观察组采用从导管口插入五号钝针尖指示导管位置,摘除舌下腺及囊肿,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摘除舌下腺及囊肿。结果:观察组无一例损伤下颌下腺导管,手术平均时间45分钟,对照组有2例损伤下颌下腺导管,手术平均时间1小时。结论:从导管口插入钝针尖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保护下颌下腺导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