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经多年的曲折以及心理“预热”之后,中国终于跨过了WTO的门槛,成为国际经济俱乐部的新成员!入世对于中国出版业而言,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严峻的市场挑战。入世后,国外的各种出版物将陆续进入国内市场,而国外的出版资本也将千方百计介入国内出版业,国外出版业将在我国市场上,与我们进行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面对入世后的这种局势,地方出版社既不可妄自菲薄、惊慌失措,也不应掉以轻心、盲目乐观,而应当冷静分析,缜密部署,从容面对,与时共舞。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11,(5):19-19
如火如茶的移动互联网,在给中国IT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摆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有专家指出,32年的中国IT之路大体是一条模仿之路,甚至模仿照搬国外的成熟模式和先进技术已成了占领国内IT市场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真正和世界lT巨头们实现同步竞争。  相似文献   

3.
中国即将加入WTO.这将对国内各行各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国家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同时国内有些行业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外资本的冲击。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各行各业都要对外开放市场,新闻出版业也不能例外。作为新闻出版业之一的科技期刊,也会受到加入WTO后带来的巨大影响。面对国际科技期刊业的激烈竞争,我国的科技期刊业不可避免要受到强烈的冲击,而对这种冲击。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雷戎 《编辑之友》2002,(1):29-31
中国成为WTO大家庭中正式的一员,每一个出版工作者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大量的国外先进出版集团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挤占中国这个大市场,国内出版业的市场份额将可能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出版集团对本土人才的需要,人才流动势必变得现实和频繁.国内出版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不仅来自于国外,也来自国内同行业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即将过去,新世纪即将来临。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背景下的中国出版业,现在又面临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严峻挑战。中国加入WTO,国内的出版社有机会走向世界,与此同时,国外的出版社也将涉足国内。其实在中国“入世”谈判的这几年中,许多境外的出版机构采取迂回的各种方式与手段已经进入中国的书业市场:有共同办杂志的,有以读者俱乐部方式进入流通领域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高校出版社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主要可概括为:一是加入WTO之后国外出版业介入中国图书市场的挑战。二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三是国内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以上几点都集中到出版的资源问题。关于资源问题,我认为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大学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单位之一,为高校出版社提供了雄厚的出版资源,例如作者资源和稳定的读者资源;同时,相对地方出版社来说,高校出版社员工的文化层次较高,专业能力较强,高校出版社的出版技术也比较先进,同时还孕育着高技术开发和运用的巨大潜力,相对其它出版社具有人才资源的优势和技术优势。 高校出版社和一般商业型出版社的另一个不同点是具有很强的学术性。高等学校拥有的科研队伍的数量占全国科研人员总量的1/2以上,高校出版社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把我国最优秀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文化精品遴选出来,形成高技术、高学术的出版物群,推向国内外市场。 2.利用优势开发资源 中国加入WTO的同时意味着  相似文献   

7.
WTO明确将出版业归类为服务业。在目前国内外各大公司纷纷向服务转型的情况下,身处服务业中的出版业将如何融入世界经济的循环之中,按照WTO的规则,在完成转型的同时使自己的能力、实力得到提升, 这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科技图书并不直接涉及意识形态问题,我们要按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要善于运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财富,而且现代科技的源头在西方,入世后,科技类图书既是我们的主要需求,也将成为国外出版社抢占中国图书市场的首选。在这种宏观经济环境下,国内出版业特别是科技出版业面临着多重的压力、挑战和机遇。这些挑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引言 这几年,由于国内出版社在引进国外优秀文化作品的同时也注重了向外输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国外出版社也开始关注中国的优秀作品.所以,引进输出的比值较1999年的高点15:1有所回落,但仍有5:1之多.  相似文献   

9.
部委出版社改制是今年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在第一批转制名单之列。这是历史赋予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与一流出版社合作,创造一流出版品牌。辽宁教育出版社在大文化背景下,实施拿来主义,将国外思想先进、内容健康的图书产品引进来,满足国内的读者需求。在引进优秀图书的同时,辽教社更注意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市场营销以及运作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