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都是有影子的,就像都有灵魂。然而,人们对待影子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有的人总想摆脱自己的影子,不情愿我走影子也走,总是藏着、盖着自己的影子;有的人把影子当做一面镜子,在反观自己影子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也有的人喜欢与自己的影子醉醉地厮守一生,甚至用长长短短、胖胖瘦瘦、曲曲弯弯等各种姿态的影子丈量自己。对借鉴这三种处世风格写作的人来说,我习惯于称第一种为“无影子的写作者”,第二种为“带着影子的写作者”,第三种为“用影子写作的人”。在我看来,“无影子的写作者”崇尚客观记录,其遵奉的“规矩”是“用…  相似文献   

2.
拿到《伊斯坦布尔假期》的样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它和《偷影子的人》放在一起,给这"兄弟俩"合了个影(至于为什么不是"姐妹俩",原谅我只是被偷影子的小男孩萌到了).这两本书都是法国大作家马克·李维先生的作品,虽然做图书编辑也有几年了,这居然是我第一次做法国文学的书.  相似文献   

3.
悲凉的生命与丰富的人生──读散文集《西部生命》陈原伴着窗外驶过的车辆的嘈杂声,我独自坐在自己的房间里阅读。我完全沉浸在书的世界里。直到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我仍然无法从书中走出来。白炽灯悬在我的头顶,把我的影子映在书上,我仿佛感到这影子真的就是我那沉入到...  相似文献   

4.
正拿到《伊斯坦布尔假期》的样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它和《偷影子的人》放在一起,给这"兄弟俩"合了个影(至于为什么不是"姐妹俩",原谅我只是被偷影子的小男孩萌到了)。这两本书都是法国大作家马克·李维先生的作品,虽然做图书编辑也有几年了,这居然是我第一次做法国文学的书。做这两本书,过程中的甜蜜与辛苦  相似文献   

5.
浴罩     
我的生活中已经失去了浴罩的影子,它随着那些环绕我童年时代的陀螺、沙包、中山装、老式玳瑁边眼镜一起离开了我生活。浴罩发明得很晚。不过浴罩能说是个发明吗?这就像是当外国人开汽车的时候,你因为石油短缺发明了自行车。这不过是因陋就简。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冬天,有一部分人被计划到澡堂里洗澡。而另外那些不在计划之内的人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如此读书     
目前,我将这一种情况视之为我读书的最高境界:能从现在读的书中找到过去的影子,能和记忆里的残存的碎片整合起来。试以举例: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6,(34):79-79
这可不是普通的工艺品,对于每个人来说,它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以你头部侧面的轮廓为基础,在原木上手工雕刻出来的。这种摆件高度在6~9英寸之间,材质有枫木、樱桃木、胡桃木等可供选择。将它托在你的掌心,你可以从摆件之外的空白处看到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私自朗诵     
如果房间洁净,心中安静,如果整栋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连影子都悄然隐匿起来,这时,我最愿意做的事就是朗诵。  相似文献   

9.
深圳政改方案多处隐约可见三分制的影子.这事实上是一种渐进式“行政三分”,它反映了行政三分制的内在要求.但许多结构性.体制性局限。将导致改革的预期目标的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10.
关于那个“十年”,孩子们经常问及它是怎么回事?总想捕捉它的影子。但是,作为过来人,我却宁愿把它遗忘、尘封,不愿提及那场令人寒心的“革命”!然而,我毕竟是见证者之一,似乎有责任、有义务吐露点真情。最不能忘的就是那个“十年”开始不久的一段往事。当时,我正在陕西日报社工  相似文献   

11.
笔的消失     
工作多年,我发觉我居然连支笔都没有。不仅身边,单位,家里头,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笔的影子。从家乡过来看我的老朋友用阴冷的目光看着我,不屑地说:“你已经和俗人没什么区别了。”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里的“差不多先生”左克少年时代,曾读过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历时已半个世纪,至今仍未淡忘。这不仅因为胡适刻画的这个人物深刻有趣,而且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处处见到他。比如,在报社编辑部里,“差不多先生”的影子就经常出现。不久前,我作为评委,参...  相似文献   

13.
年末偷闲去了一趟北方某城,那是我刚参加工作时生活过的城市。30年过去了,房屋、院落还依稀能找到当年的影子,可我却即将步入退休的行列了。  相似文献   

14.
冬姑娘,噢,不!应该是白雪公主,她悄悄地离开了人间,春姑娘又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了人间。可她到底在哪儿呢?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学校组织我们到函谷关进行采风活动。当这个消息传开时,同学们都高兴得快跳起来了,因为这样的好机会不是人人都能遇上的,它是我们学校文学社专门组织通讯员参加的。于是,这天早晨,我们便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寻找春天的影子。 刚停车,同学们便急不可待地下了车。放眼望去,好大的一片绿呀!我感到空气是那样的清新,这时,我才真正地体会到“绿色就是生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不一会儿,在老师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15.
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在阅读报纸时更多的表现为标题阅读。好的标题可以留住读者的眼球,并引领读者关注新闻正文。但是,在当前的新闻标题制作中有一股恶劣的风气,我称之为“亚健康”现象,说它错了,它还确实有点事实的影子;说它没错,但怎么看怎么别扭。其实质就是曲解、漠视新闻标题的制作原则——准确、简约、传神,一昧猎奇,哗众取宠。这种“亚健康”现象败坏了文风,模糊了新闻,影响了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爱好就像是影子,只要他在阳光下露面,影子就会像猴子的尾巴,在身后欢快地摇曳。譬如,一个人,端着记者的饭碗却做着文学的梦,他的新闻作品就会不时地摇曳文学的“尾巴”。有时干脆就是用文学的笔法来处理新闻题材。这时,记者与作家的界限就变得模糊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记得我写第一篇报告文学,是在1987年。那时候,我刚从一所山区师范学校来到省城,借调在一家杂志社。终于能从事自己最向往的工作,所以干劲就很大;加上刚到一个新单位,又是借调,有危机感,就特别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于是,深秋的一天,我与…  相似文献   

17.
拾拣寒冬     
沧江鱼 《湖北档案》2005,(12):30-30
与风无关,与人无关,一片黄叶从树上飘然落下。是最后一片了吧?我茫然地搜索着密密的枯枝,真的再找不到那旋摇曳的影子。叶子就这样顺从地落下,在阳光缓缓转身以后。它落得悄无声息,它落得怡然自得,它落得自由洒脱,看不出丝毫的留恋、不舍或感伤。  相似文献   

18.
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从表面来看,这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经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但对于像我一样的访客来说,却莫名地随时随地都可以触摸到:艾化的影子。文化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雕琢着这个沧桑城市的容颜,成为这座国际化都市的特有品牌。最近,一场名日《五味纷陈:半世纪的中国生活记忆》的展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设特展。  相似文献   

19.
日前,当被问及什么是世界经济最大威胁时,英国英格兰银行行长马克·卡尼的答案是影子银行。毫无疑问,影子银行具备成为一个全球性怪物的潜质:它规模巨大,发展迅速,而且很少人能真正理解它。如果管理得当,它将是一种有力的工具,如若管理不当,它们就是潜在的炸弹。根据欧洲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那些由非银行中介机构提供和传统银行类似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20.
我又翻开这本书,我的青少年岁月、我的插队农村的十年生活重又回到我的眼前,那乡间泥泞小道上一番一番的风雨重又吹打着我心灵的窗棂。 这本书不是我自己的。它从什么地方、什么人那里辗转到我手里,我已记忆不清,但它与我的相遇。又实在是我生命中的奇缘,因为它一来,我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