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精神客体     
笔者曾认为世界上两大现象,即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一的精神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由可能客体变为现实客体。客体是有层次结构的,物质现象构成了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层次,精神现象则构成精神客体与知识客体(见《哲学研究》84年5期拙文)。对此有人提出了疑义;为把客体研究引向深入,笔者试作回答。对知识客体另文已述(见《学术交流》87年1期)。本文再对精神客体试谈拙见,望读者及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2.
(一) 我们是否需要对“主体与客体的不可分割的同格(即相互关联)”再认识? 甲:近来,我读到了柳树滋同志所撰写的《微观测量与量子力学的人类学特征》(《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年,第2期,以下简称《特征》)一文,这一文章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概念能够反映物质客体的纯本体论结构”,而在量子力学中,“通过测不准关系,……我  相似文献   

3.
汪信砚先生在《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见《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以下简称“汪文”)中认为: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反映论已经过时,认识的客观性原则破灭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的信息的重构,应扬弃反映论及其真理观,建立以主体性为出发点的“非经典认识论”.笔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汪先生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误解使他走上了不可知论的歧途,不可知论的立场以及对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误解使他彻底抛弃了反映论及其认识理想,进而演绎出了带有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色彩的“非经典认识论”.本文最后指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不是推翻而是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相似文献   

4.
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教育与受教育主客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理论把它简单地归结为“主体-客体”或“客体-主体”的结构模式是不科学的。对其科学认识应从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认识属性和教育与受教育在其过程中的各自本质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上作归结。具而得出如下结论:教育是主导性主体,受教育是客体性主体,即“主导性主体-客体性主体”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不少教育学著作提出了一个观点——“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和主体”。就笔者则知,以下四本《教育学》是这样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苏联巴拉诺夫编著,李子贞等同志译校的《教育学》(以下简称巴编《教育学》)提出“儿童是教育的客体和主体”(该书第7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教育学》(以下简称人教版《教育学》)提出“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该书第65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教育学》(以下简称吉林版《教育学》)提出“学生既是施教的客体,又是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观点是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原因就在于:“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要改变世界,实现“世界革命化”,就必须正确理解实践的主体与实践的客体及其关系,这是理解实践的本质,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以及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实践的二重尺度及其关系以往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只是片面地强调客体,忽视了人的主体尺度.“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认识的主体能动性.与此相反,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忽视了客观对象,只是以精神外化的形式去考察事物,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马克思批判了割裂主体和客体关系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术界在哲学认识论的探讨中存在着不少原则性的分歧。为使讨论深入,有必要进一步对主、客体问题及其在认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面深入的探讨。 一、主体和客体的科学规定 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和改造客体活动的人,包括个人、集团和整个人类。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必须把“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8页;第4卷,第237页)。在哲学史上,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导致了对主体的理解不同,并形成了不同的主体理论。  相似文献   

8.
试论客体     
关于什么是客体,哲学界有许多各不相同的说法,有些甚至是互相对立的。本文不揣冒昧,也将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在此谈谈,以就教于哲学界前辈。 (一) 本文不同意把客体规定为整个客观世界的说法。我们所说的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待的概念。认识的客体只能是认识主体的活动所指向的东西,是指进入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领域的东西。因为认识的主体总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的人并  相似文献   

9.
再论文艺创作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客体与文艺创作客体》(《江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一文中,我分析了讨论客体及其所有次命题时本体论与认识论视角转换的理论意义;阐述了人化自然与天然自然的联系和区别;重点论证了生产实践客体(作为一般客体)与文艺创作客体(作为审美客体)的关系。文中认定,文艺创作客体是具有美的内在规定性的客观存在,一客体具有自身美的内在规定性,才可能成为文艺创作客体,而不是相反:一客体成为文艺创作客体之后,才获得了美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一、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最基本的范畴认识论,一般说来,是关于认识现象和认识活动的学问。人类的认识现象和认识活动,都是在认识者和认识对象的相互关系中发生和发展,因而,研究哲学认识论,首先便要区分认识者和认识对象,没有这种区分便不能考察它们的关系。在哲学认识论中,我们通常称认识者为认识主体,认识对象或被认识者为认识客体。在认识论理论体系中,主体和客体是逻辑的出发点,关于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认识的真理性和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对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展开。  相似文献   

11.
文章指出将人(人与人格)绝对地排斥于社会主义法律关系客体之外的观点,不仅缺乏理论依据,而且有悖于客体存在的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现实。作者从哲学和系统论角度分析,认为主体与客体“并不是有绝对单一和固定不变的意义”,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或者同时一身而二任”,仅仅将人作主体出现,既不符合事实,也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目前,在这一问题上一个得到“公认”的观点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观点正确与否,实难“一言以蔽之”.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此观点进行一点哲学思考,力求获得一个对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清晰认识。  相似文献   

13.
论历史客体     
史学界在历史客体的研究方面存在着“本体说”、“史料说”等几种倾向。实际上,由于史料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作为历史主体认识、研究对象的历史客体分为二重:整体史家的认识客体“历史观感”和个(群)体史家的认识对象“选择后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主体与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对这一范畴的研究必须具体化和历史化,主体与客体的分化是两者联系的前提,主体以特定的方式“再现”客体的信息,是联系的首要条件,即要求客体信息的发送方式和量值与主体的接受能力相对应,其基础是主体与客体在物质性结构和功能结构两方面的对应。文章将主体——客体联系划分为前经典形式、经典形式和非经典形式,认为牛顿力学是经典形式的直接背景,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是非经典形式的直接背景。从时空框架、主客体区分和认识中介三方面探讨了经典向非经典形式的转变。提出认识不是客体的“纯粹情态”,而是主体与客体、时空框架、认识中介等多因素的综合效应。非经典形式将影响思维变革,促使思维方式进一步由单向线性转为非线性的多因素综合。  相似文献   

15.
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结构的两极和实践结构的两极,既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在人类实践活动总体中生成与创造、建构与重构的。马克思经典地指出:“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这就是说,主客体都不是给定的,而是历史——实践的生成,两者同构的真正根基是实践活动总体。 何谓客体?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马克思这里所说“客体是自然”是从广  相似文献   

16.
<正> 钟向东同志在《对哲学定义的质疑》一文中(见《争鸣》1985年第1期,以下简称钟文)提出:不能说“哲学是一门科学”,只能说“哲学是一种学说、学问、是学术上有系统的思想或见解。”钟文认为,根据“科学”的两种含义,如果说:“哲学是一门科学”,则犯了以下几点错误:一、把所有的哲学,包括非马克思主义哲学,都说成是科学,而事实上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二、如果说“哲学是一门科学”是一个定义,则“找错了被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哲学“主体—客体”关系强调自我主体化与对象客体化,但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义的窠臼,主体间性哲学“主体—主体”关系克服了主客二元对立的问题,但是主体间性也面临着无客体底板的困境。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视域下教育的“主体—客体—主体”关系,克服了主体性哲学“主体—客体”关系的单一主体性、“主—客”二分的局限,同时也克服了主体间性哲学“主体—主体”关系交往无客体底板的局限,实现了对“主体—客体”关系和“主体—主体”关系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不加思索”这一成语,好多人认为它用错了,是“不假思索”之误,如朱旗先生的《“不假思索”与“不加考虑”》(见《语文知识》1991年第8期)、《“不假思索”能作“不加思索”吗?》(见《语文月刊》1996年第5期)、朱兆功先生的《是“不假思索”,不是“不加思索”》(见《语文知识》1996年第12期)。  相似文献   

19.
有关价值的哲学本质,国内哲学界有颇多见解,代表性的意见大致有这么几种:①“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②价值是“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司的一种关系”;③价值是“客体所包含的主体的劳动、创造和奉献”、(参见《哲学动态)92年第七期)如果以主体、客体这一认识论的基本范畴来概括这些观点的话.可否是:①价值是客体的主体化。②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的利益关系、③价值是主体的客体化。三种意见都有其合理的成份。第…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在《论实践》(见《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一文中,说明实践活动是人的感性活动,是主体和客体对象性关系的现实化过程,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过渡的双向桥梁。以后,见到了王永昌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和1992年第2期上刊出的《论实践的本质》(以下简称《本质》)和《论实践对象化的基本内容和过程》(以下简称《过程》)两文,同时,也看了作者在其它刊物上发表的论实践问题的几篇文章。各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