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对2010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前16名球队的13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并运用Q型聚类、等级相关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运用Q型聚类对篮球比赛的技战术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客观的反映各队的技战术能力;聚类过程中影响聚类结果的技术指标主要集中在二分命中率、三分命中率、防守篮板、犯规、盖帽和得分6项指标上:本文在揭示2010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前16名球队技战术发展趋势的同时,探索出一种较合理有效的量化评价球队技战术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前8名球队进攻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得出: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前8名球队进攻能力中国队最高,约旦队最低;进攻RSR值与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名次具有高度显著关系,RSR值越大;进攻能力的等级分为3个等级,中国队和韩国队处于上级,朝鲜队处于下级,朝鲜队、菲律宾队、日本队、伊朗队和卡塔尔队进攻能力相对较弱,处于中级水平。各队教练员可以根据本届亚运会的进攻指标统计及等级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劫I练计划,为本球队的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刘毅 《体育科技》2013,(1):37-40,58
对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各球队的技战术指标进行评价,并分析中国男篮的攻防技战术能力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对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结论: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各球队的16项攻防技术指标可以分为4类因子;构建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的技术指标体系,并据此分析中国男篮的技战术特点和差距;中国队在本届比赛中攻防能力特点是整体防守质量、个人防守能力得到了提升,内外线结合紧密,防守优于进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篮球比赛的技战术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客观的反映各球队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赛前八名球队攻防综合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得出: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赛前八名球队进攻能力RSR等级,中国队最高,约旦队最低;防守能力RSR等级,韩国队最高,朝鲜队最低;攻防综合能力RSR等级,韩国队最高,朝鲜队最低。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前8名球队攻防综合能力的等级分为3级,中国队和韩国队处于上级,属于攻防综合能力最强的球队;朝鲜队处于下级,该级攻防综合能力较弱;约旦队、菲律宾队、卡塔尔队、日本队和伊朗队攻防综合能力相对较弱,处于中级水平;各队教练员可以根据本届亚运会的攻防指标统计及等级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训练计划,为本球队的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对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11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影响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成绩的技术数据指标可以分为:进攻能力类因子、投篮能力类因子、个人防守能力类因子和失误类因子,这4类决定着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综合技战术水平,影响球队的成绩;影响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成绩的技术数据指标是得分、进攻篮板、助攻、三分命中率、盖帽和失误6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对篮球比赛的技战术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客观的反映各队的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第16届亚运会女子篮球比赛各球队的21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并运用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影响第16届亚运会女子篮球比赛成绩的技术数据指标可以分为:进攻能力和效果类因子、得分类因子、失误类因子、防守能力类因子和远投能力类因子,这5类决定着各球队的综合技战术水平,影响球队的成绩;在揭示亚运会女子篮球比赛技战术发展趋势的同时,建立影响比赛成绩的技术指标体系,探索出一种较合理有效的量化评价球队技战术质量的方法,为教练员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2005至2010年5届CBA联赛各届冠军球队241场比赛技术统计指标与比赛得分进行量化研究,并建立指标的灰关联序列与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影响冠军球队得分的各指标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是罚球命中率、犯规、防守篮板、助攻、失误、进攻篮板、抢断、盖帽、三分命中率、投篮命中率;影响比赛得分较为显著的指标为罚球命中率、投篮命中率、三分命中率、进攻篮板、防守篮板、抢断、失误、犯规。  相似文献   

8.
刘毅 《福建体育科技》2011,30(1):23-24,27
对代表2010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前16名球队进攻能力的6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与评价,运用Q型聚类、等级相关分析法、单因紊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学方法片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运用Q型聚类等方法对2010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前16名球队进攻能力指标进行童化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客观反映各队的进攻能力;聚类...  相似文献   

9.
收集2018~2019赛季CBA联赛常规赛的相关技术数据,按照所选择的10项防守指标(自变量)对防守效率(因变量)贡献程度的大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按照对CBA球队防守效率(因变量)贡献的大小,本研究所引入的防守技术指标(自变量)依次为:抢断、防守篮板、场均篮板、盖帽、限制对手三分命中率、限制对手罚球命中率。按照球队的战绩分为前十名高水平球队与后十名较低水平球队,通过Mann Whitney U检验对比这6项防守技术指标,其中场均篮板、盖帽、限制对手罚球命中率三项指标不同水平球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抢断、场均防守篮板、限制对手三分球命中率三项指标高水平球队明显强于较低水平球队,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第11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前8名球队46场比赛的6项主要进攻指标的聚类,并对各聚类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方差分析,对8支球队进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全运会男子篮球的进攻发展趋势,并探索一种较合理有效的量化评价球队进攻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以第29届奥运会中中国与西班牙男篮比赛为研究对象,把两队的中近距离投篮、3分投篮、罚球、投篮的命中率、篮板球、助攻等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为以后中国男篮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第15届男子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比赛中的射门统计分析,发现此次世界杯的比赛中运动员在完全摆脱(弱对抗)和未摆脱(强对抗)状态下的射门效果要优于半摆脱(次对抗强)状态下的射门效果;快速运动状态下的射门在比赛得分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射门队员得球前发动进攻的”奔袭距离”很短;射门队员得球前的个人战术行动以突然起动前插和包抄抢点头顶球这两种手段的效果最好.提示人们在今后的射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用时应考虑这些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36届男篮欧锦赛八强球队后卫队员得分及进攻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强球队后卫队员以突破及空位投篮为主要得分手段,得分区域广、方式多样;半场进攻运用大量掩护、突破分球、快速的人、球转移带动整体进攻,表现出三种战术范型。  相似文献   

14.
杨建华  陈楠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81-83,87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的64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比赛中射门和进球的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对射门的效率、进球区域、进球方式、进球时间和进球队员位置进行分析,探寻了世界足球的进球规律,为我国足球教练员在以后的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进球主要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方式是以直接射为主,由中路发动进攻是进球主要进攻形式,比赛的最后15min是进球的高峰,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三维摄影和三维运动录像分析系统,从人体对外输出机械能角度对掷铅球技术进行了研究。发现滑步阶段对外输出的能量以平动动能为主,过渡阶段输出的机械能量少。最后用力准备阶段输出的动能,机械能达到最大值,最手用力加速阶段输出的机械能总量下降。对主要环节输出能量和运动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躯干输出能量与铅球成绩有密切关系,躯干运动在铅球技术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历届奥运会田径男子快速力量性项群比赛前3名成绩进行整理统计,对其成绩发展变化过程和成绩的递进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单项间发展速度存在着不平衡性,即铁饼〉标枪〉铅球〉撑杆跳高〉链球〉跳高〉三级跳远〉跳远。  相似文献   

17.
蔡德诚  严海风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660-662,666
分析与诊断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技术参数,对提高我国男子铅球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定2004年"菲普莱杯"全国田径大奖系列赛(南京站)男子铅球比赛前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台JVC9800高速摄像机以50?fps的速度同步拍摄,运用德国SIMI-motion录像解析系统进行图像解析.研究结果显示:最后用力阶段铅球出手速度、出手高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铅球出手角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篮球急停跳投技术中的制动起跳、腾空出手和落地缓冲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急停跳投技术所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并合理地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运动员能够较好的掌握此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铅球前8名运动员及其比赛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亚运会男子铅球前8名运动员年龄结构、身体形态结构较为合理,符合该项目年龄、身体形态的发展趋势;比赛中前三次试掷的成功率及创造最佳成绩的机率大于后三次,同时通过对比世界级与亚洲级男子铅球运动员的成绩,可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