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作家魏巍曾说过:“写好一篇东西,能打动人心,就要把心捧给读者。”写作抒情散文就要做到把心捧给读者,就要吐真情,有真意,  相似文献   

2.
[考点解读] 本专题主要为大家呈现写景抒隋类散文、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中考考点、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写景抒隋类散文往往借助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隋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作者常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写景抒隋,托物咏志。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相似文献   

3.
【概念阐释】记叙文中还有一类是抒情类记叙文,它是指以事物或景物为写作对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或对事物的记叙,以达到抒发作者某种情感的目的的散文类文体。这类题材的文章多使用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写作手法。是近年来现代文阅读题中常见的文体。  相似文献   

4.
情感抒发既可以直接吐露,也可以借助于物,通过描绘事物抒发情感。这个"物"就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情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借物抒情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情感的抒发更加生动。如何通过物抒发情感呢?一、选取的物要与抒发的情感有契合点所选择的物必须要与自己的情感抒发密切相连,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似点,这也是借物抒情  相似文献   

5.
散文写景状物、记事述人、说理抒情,目的是抒情言志。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情感总是依附于形象。因此,在鉴赏散文时,把握散文中的写景状物、记事述人、说理抒情,就能准确理解散文的核心、主题。写景状物。写景文和状物文是抒情散文的两个重要门类。写景,真真切切,  相似文献   

6.
所谓托物类散文是指选取“理智支配下的外物”,通过对外物的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找出其自身的内涵和意蕴,从而寄托作者情感的一种文体。它大体上包括托物言志、托物说理、托物抒情以及托物象征这几种类型。如何写好托物类散文呢?  相似文献   

7.
周志恩 《新高考》2011,(Z1):32-33
托物言志是借助富有某种显著特征的具体之物来寄托特定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类散文,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具体之物的特征,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志趣愿望的散文。"托物言志"中的"物"是作者借助那些与现实密切相符的事物作为自己思想情感的载体,将其人格化、感情化,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对这个思想情感"载体"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以寄托自己的情志。一、找准所托之物,把握其  相似文献   

8.
散文主要有叙事、写景、咏物三类 ,写景、状物、叙事是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外在的载体 ,目的是为了抒情、言志、说理———这才是散文的核心 ,而这些目的在文中作者往往不明说 ,需要读者通过咀嚼 ,自己去领悟 ,散文之所以耐读 ,就在于它的隐含性。作者要使意蕴丰富的内容让读者体会到 ,就要运用很多的表达方式 ,这其中就要涉及到主体之外的客体。散文中凡是写到主体之外的景、物、事等客体 ,都是为了突出主体的某个特征或者是作者的某些情感 ,它们都依附于主体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作品之中 ,并发挥着各自烘托主体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衬托。…  相似文献   

9.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借号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情绪流露自然,运用移情、象征、虚实结合、引例高度概括等表现形式,通过心境与物境的交融,物象与意象的替换,写景抒情,表现了作者由“焦虑和悲痛”转化为获取新生的信心和力量的情感变化过程,表明了作者对于生命之美在于能超越各种不幸,并主动汇入生命的长河中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诗词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词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诗词中的“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词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词作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词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12.
散文虽是一种侧重于表现内心感情与思想体验的文体,然而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又总是不脱离具体的人、事、景、物的。作者总是把客观的人、事、景、物反射于主观感情的表现中,记事性散文要寓情于事,写景状物散文也要赋山水以情性,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正如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从内容到形式加深对三篇散文的理解。二、对学生进行分析综合能力的训练。教学内容: 一、比较三篇散文的相同点。 1.托物言志。三篇散文都是以物命题,都是在物上寄托思想感情。《灯》:托物抒情。抒发了作者对人民的信赖和热爱及对中国人民的胜利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丑石》:托物寓理。作者透过丑石,让人们认识现象与实质的关系,告诉人们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菱角》:托物说理。作者通过对菱角的联想,告  相似文献   

14.
散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从而表达作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写景状物、记事述人目的都是为了抒情言志。情感总是依附于形象,融情于景、融情于物,因此散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情感是掌握章内容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体悟散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5.
散文虽是一种侧重于表现内心感情与思想体验的文体,然而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又总是不脱离具体的人、事、景、物的。作者总是把客观的人、事、景、物反射于主观感情的表现中,记事性散文要寓情于事,写景状物散文也要赋山水以情性,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抒情性极强的文体。诗歌抒情往往不直抒胸臆,而借助意象来表现诗人丰富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可以说意象是诗歌抒发情感的载体;这就使得诗歌抒情变得朦胧而含蓄,给诗歌的解读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从而突破诗歌教学瓶颈呢?意象教学法能化难为易为我们揭开诗歌情感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创作主要的是叙事抒情的散文,这些散文或叙述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或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写景散文,篇章布局都是十分精当的,显示出他早期散文漂亮、缜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抒情散文是一种以抒情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散文,运用能表达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全心于“真情”的流露和抒发,全力于“真情”的感触和表达,使得抒情散文充满了感人肺腑的力量,散发着空灵飘逸、隽永悠长的味道,引人共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马中武 《初中生》2015,(9):15-18
考点透视 1.情感把握.准确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 2.行文线索.找到贯穿全文写景状物抒情的主题脉络. 3.考查概括筛选信息的能力.归纳所描绘景物的特点.如:请简要概括文中××的特点. 4.写法探究.分析文章在内容选择、结构安排、情景结合等方面的特点,尤其关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等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 ,新诗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作者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倾泻 ,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和所咏之“物” ,即为客观之“象” ;借景所抒之“情”和咏物所言之“志” ,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融合 ,即为“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作者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伟大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我是你河边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唱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