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990年发现敦煌遗书藏《毛诗诂训传》 ,先后由刘师培提要 2件、[日 ]狩野直喜跋1件、罗振玉刊行 5件、王重民叙录 5件、姜亮夫勘校 7件、潘重规叙录 2 6件、伏俊琏叙录 30件。本文参照上述诸家整理校勘的研究成果 ,重新检视敦煌本《毛诗诂训传》的缩微片及其影印本 ,去同存异 ,并以《十三经注疏·毛诗定义》之编排顺序 ,依次予以较为全面的著录 ,简略介绍诸家叙录的要点 ,为《诗经》爱好者提供广泛的学术信息 ,以省翻检之劳。  相似文献   

2.
唐亮 《家教指南》2023,(6):104-113
清代是校雠学的鼎盛时期,陈奂所著《诗毛氏传疏》是清儒研治《毛诗》的集大成之作,对《毛诗》特别是《毛传》的校勘成果丰硕,可据出土文献验证其校勘的合理性。敦煌《毛诗》写卷可以佐证陈奂在删汰衍文、辨正古今字、校理错乱等方面的成果,判定其部分疏失,而陈奂的校勘亦可助益敦煌写卷的整理与校订。  相似文献   

3.
《敦煌变文集》卷四所载《降魔变文》,由王重民先生根据六种敦煌写本校录。其后徐震堮先生《敦煌变文集?遣拐芳啊对俨埂?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及附录《〈敦煌变文集〉校记录略》,又续加补校。笔者再为摭拾若干条,以为续貂。《变文集》校记引丁卷异文有须改正者,一并附焉。引文出自《敦煌变文集》者,但标页码,不赘书名。  相似文献   

4.
秦更年过录本何校《苏学士文集》传自钱泰吉转录之元本,又以唐仁寿过录钱本、《四部丛刊》本所附何校对勘;其中内容确有胜出诸本之处,于苏舜钦诗文的研究大有裨益,是一个传录何校的珍本.钱泰吉、秦更年二人的校语不仅可以补正何校之不足,其传录何校之精审,诸题识、跋语所展现出的人文精神和文献价值都足以为学林增色.  相似文献   

5.
孝道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自西汉刘向《孝子传》(一作《孝子图》)以来,曾经出现过许多种题名为《孝子传》的著作,但大都早已亡佚了。清代茆泮林所辑《古孝子传》,即汇集了九种《孝子传》佚文,断简残篇,难窥全豹。敦煌石室所出《孝子传》(拟题)残卷五种,经过王庆菽先生综合校理,收入《敦煌变文集》卷八,是保存佚文较多的一种。其后徐震堮、蒋礼鸿先生又加补校(注),千载以前的疑文讹字,遂能涣然冰释于一旦。其偶有未尽者,兹再为捃拾若干条,以期有助于读者之省览。井泥已尽,可以(?)(索求)出我。(901页) 原校“(?)”为“索求”二字,非是。《敦煌变文集》137页(以下引文出自《变文集》者,但标页码,不赘书名)《韩朋赋》:“成功(?)女,始年十七,名曰贞夫。”  相似文献   

6.
《文选》李善注所引《毛诗》极具考证价值。不过由于传世宋刊本《文选》多经后人窜易,往往难以采信,故本文以敦煌藏经洞出土唐写本李注《文选》为依据,对其中10条《毛诗》引文(含毛传、郑笺)与今本《毛诗》的异同加以详细考辨。  相似文献   

7.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汉学《诗经》学的代表性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因时代的局限性,此书中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敦煌《毛诗》写卷异文与《毛诗传笺通释》的相关考证相比较,既以之观敦煌《毛诗》写卷价值之所在,亦论马氏考辨之精审。  相似文献   

8.
《敦煌变文集》中的《破魔变文》、《降魔变文一卷》、《难陀出家缘起》三篇,由王重民先生校录;《祗园因由记》,由王庆菽先生校录。《敦煌变文集》出版后,徐震堮、蒋礼鸿诸先生又加补校,项楚先生亦作《〈破魔变文〉补校》、《〈降魔变文〉补校》。望洋兴叹之余,不避效颦之讥;若少有拾遗补阙之劳,则足以自慰。下《敦煌变文集》引文仅标页码。凡无异议之原校,迳引改后文字;为利排印,原繁体、异体、俗写、别字一律改为通行汉字;改竖排为横排后,专名号等,相应省略。称引诸家校勘简称“某校”,出处附文末。  相似文献   

9.
作为《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一期工程的《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以下简称《释录》)前三卷业已付梓问世。该书的编撰目的主要是通过把图录本《英藏敦煌文献》全部校录为通行的繁体字并加以校勘,从而为各科学者扫除阅读敦煌文献原卷的各种障碍,最终更好地发挥敦煌文献在各门学科研究中的作用。该系列校录本的编撰规模宏大,分工  相似文献   

10.
《下女夫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以往的认识与检讨敦煌遗书中的《下女夫词》,早经刘复先生收入《敦煌掇琐》,王重民先生又根据六个抄本予以校录,收入《敦煌变文集》(上集).关于《下女夫词》的性质,《敦煌变文集》编者判断为对话体故事变文.王重民先生在《敦煌变文研究》一文中把《下女夫词》列为对话体变文的第七篇,并且说《燕子赋》、《茶酒论》和《下女夫词》是  相似文献   

11.
敦煌赋校补     
予灵赋此赋今人校录本有潘重规《敦煌赋校录》(《华冈文科学报》11期,1978年11月)、张锡厚《敦煌赋校理》(《敦煌研究》1987年4期)。两位先生有漏校或校而未是者,试为补校若干条,录之于次。1.手里金剪刀,裁作双飞燕。欲起势无力,思君声不掇。  相似文献   

12.
王重民等先生校录的《敦煌变文集》问世以来,时有方家为之补充校正,对于阅读原文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由于变文没有更多更好的本子,故绝大多数校补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一些学刊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敦煌变文校勘的文章,解决了一大批变文校勘中的疑难问题,成绩很大。但这些文章大抵是以《敦煌变文集》①作为校勘的依据,没有或基本没有核对原本原卷。事实上,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敦煌变文集》的校订工作是很不够好的”②,而且传录失真的情况也十分严重③。所以以《敦煌变文集》为依据的考订文章,就难免有疏失之处。这里就管见所及,试作平义。  相似文献   

14.
任二北先生校辑的《敦煌曲校录》(简称《校录》),是解放后出版的第一本有关敦煌曲词录文的校订本。该书对录文所作的校订,吸收了各家的意见。毫无疑问,该书的出版,对敦煌曲词本身的整理研究做出了努力,对开展我国古代文学史、特别是词学史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唯该书出版时,国内尚无藏于巴黎和伦敦的敦煌遗书的显微胶卷的照片,校者无法用原文核对诸家录文中的错误,不能加以校正。同时,该书注解,也还有可以商榷之处,有些曲词的异文,也没有校出;等等。笔者曾用巴黎和伦敦藏原卷照片中有关敦煌曲词的部分,校读《校录》录文,并于1987年初草就这篇校读记,略述笔者认为可以商榷和应出校记者若干条。拙稿尚未发表时,又读到任先生新著《敦煌歌辞总编》(简称《总编》),得知任先生对《校录》“所有严重的讹别字改正了十之八九”(见《总编》序)。笔者于是用《总编》著述校订拙文《校读记》,觉得《校录》中有些错字,《总编》仍未改正,有些  相似文献   

15.
敦煌遗书P.3808正面为《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以下简称《讲经文》),经向达先生校录刊于《敦煌变文集》中。姜亮夫先生在其大作《莫高窟年表》中九三三年条下,有札记论及该卷,鞭辟入里,但限于体例,惜其过简。笔者不揣愚陋,略申己意,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6.
《敦煌赋校注》评介刘瑞明伏俊连同志的专著《敦煌赋校注》已在1994年5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献世。这是继《敦煌变文集》、《敦煌歌辞总编》、《王梵志诗校辑》之后,敦煌文学的第四部作品总集。一敦煌赋的移录、整辑、校注研究,从清末到现在已是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已...  相似文献   

17.
敦煌遗书中的歌辞,20年代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有罗振玉《敦煌零拾》所收法藏本《云谣集》前半部和朱孝藏《疆村丛书后编》所收英藏本《云谣集》的后18首,加上零星杂辞,总数不满百首。30年代,刘复印《敦煌掇琐》,载法簸《云谣》后半部,兼及单首和联章小曲;周泳先编《敦煌词缀》,录辞21首。40年代,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问世,收辞160余首。进入50年代,由于我国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学者视野开阔,到任二北编《敦煌曲校录》时,已收曲子及大曲540余首,并兼收宗教歌辞以备体裁。这一时期向达等人合编了《敦煌变文集》,所载变文中有一些插曲歌辞。60年代,这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香港学者饶宗颐和法国学者保罗·戴密微合撰了《敦煌曲》一书,录辞318首,图版极精良。70年代初,任半塘经过20多年的醖酿积累,着手编撰《敦煌歌辞总编》,历  相似文献   

18.
对原作进行校勘以求真貌,是敦煌变文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如果这个基础不坚实,也就是说如果研究对象失真,那么由此出发的研究就很难有严密的科学性,在这种基础上建立的科学大厦,无论外表如何华丽,终究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王重民等先生编校的《敦煌变文集》(以下简称《变文集》)自1957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欢迎,但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该书在校录方面错误甚多,据不完全统计约在万条以上,从《变文集》出版至今,有关的商榷、补校论文(著作)已达120余篇(种)之多,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有许多误录、漏校、误校之处未被发现和纠正,甚至又产生了新的差错。令人欣喜的是,最近由岳麓书社出版的《敦煌变文集校议》(以下简称《校议》),对敦煌变文的整理校勘有一定的新水平。这部  相似文献   

19.
评《敦煌文书校读研究》寄明《敦煌文书校读研究》,蒋冀骋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22万字。本书对《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集新书》《王梵志诗校辑》《敦煌歌辞总编》等书的过录、校勘错误进行了校订,对一些难以索解的俗语辞进行了考释,对王梵志...  相似文献   

20.
《河西学院学报》2016,(3):41-47
敦煌写本P.2991号《报恩吉祥之窟记》曾由郑炳林和马德校录,文章据国际敦煌项目(IDP)该卷彩色图版重作校勘整理。对敦煌写本中碑铭赞文的校录还应注意其声律对偶、使事用典和袭用经史典籍成句等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