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平 《今传媒》2006,(10X):34-34
《农业科技报》自2001年7月更名改版以来,始终将报纸阅评工作当做一项与编采工作同等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从2005年开始正式建立了报纸阅评制度,使报纸的整体质量大幅度提高。截至目前,报纸没有出现一次舆论导向、政策原则和违规宣传事故。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2010,(12):30-32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主管、主办的《农业科技报》坚持以农为本的办报理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主动闯市场塑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报社综合实力跃居全国涉农报纸前列。中宣部《新闻阅评》第423期以《农业科技报成为农民的"贴心报"》为题,对《农业科技报》服务"三农"的经验给予全面总结和充分肯定。最近,按照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的要求,省委宣传部调研组对《农业科技报》近年创新发展实践进行了专题调研,由此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打好"创新"牌唱响"三农"歌——<农业科技报>创新发展的做法和启示》。不久前,省委宣传部向全省各市委宣传部和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转发了这一调研报告,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进一步研究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推动党报等媒体以及文化单位创新发展。现本刊予以转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2001年7月29日,《农业科技报》在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式面世。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示范区党工委主办的一张涉农报纸,虽生逢盛世,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其时,全国报业竞争如火如荼,农科类报纸前景堪忧。她的面世引人关注。五年,这张以服务“三农”为办报宗旨的涉农报纸终于不负众望,成为涉农报业的一朵奇葩。五年,《农业科技报》在示范区党工委的亲切关怀下,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报纸由当初的对开四版黑白报纸发展成对开八版彩色大报。报纸发行范围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行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总量跃居全国涉农…  相似文献   

4.
向武 《新闻知识》2006,(10):7-9
2001年7月,李成砚35岁,刚刚被任命为《农业科技报》的社长兼总编辑,《农业科技报》则处在生命元年。这位年轻的当家人面对的是一张不可能再年轻的报纸,整个运作平台还处在拓荒建基之中,一切报纸运作所能想象的和不能想象的艰辛和简陋都在这里出现了。反观本世纪初国内的报业格局,综合性都市类报纸不断拓边掠地,各种专业类报纸都在节节退守,《农业科技报》能在这种情况下逆风飞扬、高歌猛进,其发展有如一段传奇故事。《农业科技报》的发展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艰难的开局李成砚和最初的几位创业者,对报社2001年以前的几样东西印象深…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报》的创新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武 《今传媒》2006,(7):45-46
2001年7月,李成砚35岁,刚刚被任命为《农业科技报》的社长兼总编辑,《农业科技报》则处在生命元年。他这位年轻的当家人面对的是一张不可能再年轻的报纸,整个运作平台还处在拓荒建基之中,一切报纸运作所能想象的和不能想象的艰辛和简陋都在这里出现了。反观本世纪初国内的报业格局,综合性都市类报纸不断拓边掠地,各种专业类报纸都在节节退守,《农业科技报》能在这种情况下逆风飞扬、高歌猛进,其发展有如一段传奇故事。《农业科技报》的发展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艰难的开局李成砚和他的搭档,副总编刘波及最初的几位创业者,对报社2001…  相似文献   

6.
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办报方式,采取各种手段提高报纸质量。从2002年起,安徽《蚌埠日报》对原有的报纸阅评和新闻审读机制作了重要改进,加强了阅评工作队伍,成立了相对稳定的报社阅评组,设立了专职的报纸审读员,每天对每期报纸进行阅评、审读,“评头论足”,“说长道短”,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涉农类报纸的生存更加艰难.与此同时,涉农类报纸的主体读者——农民群体也呈现日益分化的趋势,在报纸具有实用性的基础上,对可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涉农类报纸的可读性?笔者以国内有代表性的涉农类报纸《江苏农业科技报》、《河南科技报》、《河北农民报》为参照,以《山东科技报》为样本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叶祖兴 《今传媒》2006,(6):36-37
审读报纸是我新闻生涯的延续,是责任,是兴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1991年从《北京晚报》退休以后,市委宣传部安排我到市记协,不久就承担起新闻阅评任务。随后,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也让我参加阅评工作。我在市记协负责审读《北京晨报》,后来改为审读《北京娱乐信报》,同时也兼读其他的6份报纸。报刊处则指定我看《北京晚报》,后来又加了一份《新京报》(《光明日报》社主办)。市委主管领导给审读组的任务是:挑毛病、当参谋、提建议,核心是把握导向,审读就是为坚持正确的导向,为报纸站岗放哨。“挑毛病”,就是别让有偏向的报道溜过去,所以,阅评员…  相似文献   

9.
新闻阅评对地方党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提升引导水平,提高报纸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明日报》开展新闻阅评工作也有四年之久,报社编委会特地聘请两位资深的老报人,担任《三明日报》新闻阅评员,对每月每天的新闻作品进行点评。根据阅评员阅评意见,报社编委会每月编辑出刊两期《阅评简报》,供采编人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近日,中国记协主办、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协办的2003年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获奖作品在北京揭晓:《农业科技报》记者、青年作家王飞参评作品《古典的山西村》喜获年赛三等奖。《古典的山西村》刊载于《农业科技报》2003 年 9 月 19 日第八版,是记者王飞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入生活精心创作的散文力作。作者探寻明清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起源入笔,以隽永简朴的文学语言,将平常普通的村居进行时间置换和文化背景对比,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该文刊出后引起异民居专家关注,《农民日报》等数家报纸转载,并被收入《华夏散文经典》一书。王飞…  相似文献   

11.
湖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周年丰同志自2000年元月到任后,重视利用新闻阅评指导报纸工作和新闻报道,尤其是对在全省有着最广泛读者群、影响力巨大的《楚天都市报》,几乎每天都有点评,到10月底共写阅评230多则。 周年丰同志对《楚天都市报》的点评,主要集中在讲政治导向、讲社会正气、讲为民服务等方面。报社“一把手”重视对新闻舆论导向的导向,坚持以新闻阅评指导报纸工作,使《楚无都市报》进一步做到了舆论导向正确、舆论监督有力、服务大众到位。 一、报纸要讲政治讲导向 2月2日,本报刊发消息《备点“精神年货”》,…  相似文献   

12.
1999年5月,在全国科技报系统综合质量评比中,《河北科技报》与《江苏科技报》被评为并列总分第一名,并获“优秀报纸”称号。报纸的综合质量,包括报社许多环节的工作,但首要的应该是报纸所刊稿件是否体现办报的大致方针与文字差错率的高低。其中看大样这一关十分关键。本文将我的作法与体会,与同行们交流,以求得到新的提高。 一、看大样不是校对之后的再校对 在实行编辑用电脑录入编发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信息     
西藏新闻事业欣欣向荣从1956年4月22日《西藏日报》在拉萨创刊,1960年11月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算起,西藏自冶区的新闻事业日益发展,欣欣向荣。现在,已有《西藏日报》《拉萨晚报》《西藏青年报》《西藏科技报》《西藏公安报》等5种报纸,每一种都用藏、汉两种文字出版。期发行数共计在10万份以上。  相似文献   

14.
搞好新闻阅评,对地方党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提升引导水平,提高报纸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三明日报开展新闻阅评工作已有4年之久,报社编委会特地聘请两位资深的老报人,担任新闻阅评员,对每天的新闻作品进行点评。根据阅评员的阅评意见,编委会每月编辑两期《阅评简报》,供采编人员学习参考。最近,笔者查阅了4年来每一期的《阅评简报》,对新闻阅评工作进行了思考:地方党报新闻阅评应如何定位?也就是说,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如何评到位?新闻阅评应重视解决哪些问题?这里,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同行商榷。地方党报新闻阅评的定位不…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2011,(3):163
<正>《农业科技报》在坚持办好报纸、服务读者的同时,通过开展"心连心"科技下乡活动、创建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的"媒体推广模式"等形式,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引起了上级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10年6月8日,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悦来杨凌调研时,对《农业科技报》创新发展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6.
刘侠胜 《新闻实践》2001,(12):57-58
(一) 舟山日报自1998年起,聘请一批长期在宣传战线工作的老同志和有经验的“老报人”,建立阅评员队伍,建立新闻阅评制度,实行专职阅评与兼职阅评相结合;每月定期出版1期《阅评参考》内部资料,采编人员和阅评员人手一册:每月进行一次评报,作为每月奖惩考核的依据之一,同时不定期举行讲评座谈。经过数年实践,它对党报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宣传效果和报纸质量,扩大党报的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愧是办好党报的名副其实的指导员、监督员和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报》作为一张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科普类专业性报纸,近几年来,陆续推出了一批批指导性强、实用性强、影响力大的策划式报道,强化了报纸的专业特色和个性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许文 《今传媒》2006,(5):38
我是一个从事报刊工作几十年的老编辑人员。离开工作岗位后,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让我担负几份报纸的阅评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做这项工作已有不少年了。这些年来,我没有一天不读报,而且比在岗时读得更仔细更认真。我感觉阅评报纸确实是很有意义也很有兴趣的工作,不只是协助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信息     
从1956年4月22日《西藏日报》在拉萨创刊,1960年11月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算起,西藏自治区的新闻事业日益发展,欣欣向荣。现在,已有《西藏日报》《拉萨晚报》《西藏青年报》《西藏科技报》《西藏公安报》等5种报纸,每一种都用藏、汉两种文字出版。期发行数共计在10万份以上。电台、电视台也已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工具。1978年5月和1979年9月,西藏电视台先后开始试播黑白和彩色电视。1980年以来,还陆续建成了3座地、市级电视台,9座县级电视台和61座地方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每个接收站同时设有差转台,可转播录像节目。  相似文献   

20.
一张报纸能否受到广大读者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于这张报纸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程度。怎样拓宽批评报道的路子,增强新闻媒介的监督功能?我们《陕西科技报》从前年8月份以来,在《读者来信》版上增设了一个《公开调查》的新栏目,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