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英美人的姓名英美人的姓名和中国人的姓名正好相反。即名在前 ,姓在后。译成汉语时保持英语的特点。如 ,David Howe表示此人姓 Howe,名 David。译成汉语为大卫·豪。但在人名辞典、图片目录、索引及某些表格中 ,是姓在前 ,名在后 ,在姓后用一逗号隔开。如 Howe,David.英美有些人是双名 ,即在名和姓之间插入第二个名字 (second name) ,形成全名 (full name)。这第二个名字是以和孩子关系密切的父系或母系的人名字命名的。如 David Richard Howe,Richard就是这个人的第二个名字。不过 ,一般情况下 ,可省去第二个名字。另外 ,也有的父…  相似文献   

2.
一、积累文盲常识1.人名。古人与今人不同的是不仅有姓名,还有字。旧说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并利(结发加等)时取“字”。如屈原名平,字原;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名与字有时有意义上的联系,有时没有。古人名字连说时,通常是先称宇,后称名;如孟明规,“明”为字,’‘视”为名。也有特殊情况,如《游褒禅山记》有:“庐陵萧君圭君玉”是“地名十姓(萧)十名(君圭)十字(君王)”。对平辈或尊辈常称字,如记录《论语》的人对ILl’J弟子一般都称字。古代除名字外,有时另起称号。陶…  相似文献   

3.
在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下.名字不仅是社会成员相互区别的符号,而且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价值观等信息。本文试从英汉名字的来源、形式和蕴含的文化因素展开探讨。一、英语名字的形式及来源英语姓名有两种结构和顺序:一种是givenname(名)+familyname(姓);另一种是givenname(名)+middlename(中间名)+familymame(姓)。通常名放在姓前面,所以givennames又叫forenames或firstnam。;而familynames又叫surnames或lastnames,但在英语词典或B科全书收入的条目中,fandlynames(姓)又放在givennames(名)…  相似文献   

4.
姓名是识别社会成员的主要标志,它与人类文化紧密相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俄罗斯民族的姓名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语义,其姓名的演变史也就是俄罗斯历史的演变史。俄罗斯人的姓名有三部分组成,即名字、父称和姓,本文仅从俄罗斯人的名字和命名传统以及人名的形式和功能方面探究俄罗斯人名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一、英语姓名的排列习惯英美人的姓名排列方式与中国人的姓名排列恰好相反,即中国人是“姓 名”,而在英语国家却是“名 姓”。如一个叫John Smith的人,他的“姓”是Smith“,名”是John。二、英语中的姓、姓名与教名英语中,对应于汉语的“姓名”是full name“;姓”是surname/fam  相似文献   

6.
在西欧各国的人名中,有的音节既非名,又非姓,而是贵族出身的标记,如法国人姓前用“特”,西班牙人姓前用“德”,德国人姓前用“封”,荷兰人姓前用“梵”,英国人姓前用“劳特”或“恰尔德”等。“恰尔德”,系古英语,  相似文献   

7.
你想知道英美人的名字与我们中文名字有什么区别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英美人的姓名分三部分,即first name,middle name和family name。三部分都放在一起,即称full name(全名)。first name又称givenname,即“首名”,也就是本人的真正名字,这部分放在最前面。它不能与称呼语Mr、Mrs、Miss等连用。middle name即“中间名”,这部分不包括姓。除签署法律文件外,一般不常用,可省略。它放在名和姓之间。family name代表家庭的称谓,即“姓”,它放在最后。这点尤其要注意:英文姓名的顺序是先名后姓,这与汉语正好相反。如:注意,英美人的名与中国…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对于中文姓名和英文姓名的构成,大多不感陌生,但在翻译时却经常出错。下面向同学们介绍汉、英姓名如何互译,以减少大家翻译中的错误。一、中文姓名的表达结构是:姓氏+名字。将中文姓名译为英语的方法很简单,只需直接将汉字转化为汉语拼音且不需标声调,如:“李淑丽”译为“LiShuli”。但在姓名汉译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其翻译顺序是先姓后名;2.姓与名各自的首字母均需大写。如:将“李淑丽”译为“Lishuli”则错;3.姓与名要分开拼写,如:将“李淑丽”译为Lishuli则错;4.若遇复姓或双名,则应分别将复姓或双…  相似文献   

9.
英美人的姓名排列顺序和我们中国人正好相反。他们是名字(given name/first name/christian name)在前,姓氏(family name)在后。例如:Jim Smith,Jim是名,Smith是姓。在将英文名字译成中文时,一般把名放在前面,在名与姓之间加“·”,如吉姆·史密斯。在正式  相似文献   

10.
文科博览     
外国人的姓名跟我国的不一样,字数多,规律不一。大致说来,区别如下: 一、英美语系 ①名字·姓。例如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即诺尔曼(名)·白求恩(姓);②名字·父名·姓。例如:美国进步作家马克·吐温(笔名),他的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名字)·朗荷恩(父名)·克雷门斯(姓)。 二、俄语系 名字·父名·姓。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尼古拉(名字)·阿历克赛维奇(父名)·奥斯特洛夫斯基(姓);革命导师列宁的全称是:弗拉基米尔(名字)·伊里奇(父名)·乌里扬诺夫(姓)——也可只写“名字·父名”而不写姓。如列宁可写作“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相似文献   

11.
法律应当对公民设定姓名作出限制,但应当允许少数民族作出变通的规定。姓名必须有名有姓,姓氏不可废。公民不可随意取姓,只可随父或者随母。取名只能使用法定用字表中的两个汉字。姓名的意义也应当有所限制。户籍登记机关在控制重名重姓方面应当负主要责任。变更姓名应当有正当原因,并且原则上以一次为限。  相似文献   

12.
释“虢”     
从商后期算起,汉字的发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三千多年的历史中,汉字的形体、语义以及语音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虢"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个常用字,一般用作地名、国名及姓氏,如虢国、虢仲等。虢的本义是什么,又是如何发展的呢?郭姓是如何起源的,虢和郭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本文将揭示"虢"的字形和字义发展过程,以及"虢"同"郭"姓的联系,为研究"虢"文化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3.
宋词专有名词蕴含显性专有名词和隐性专有名词两大类。从参数理论视角阐释宋词《临江仙》隐性专有名词"彩云""人"的内涵意义,同时辨析显性专有名词"蘋"的实名为"小蘋"还是"蘋";关照参数理论,探索《临江仙》显性专有名词和隐性专有名词之英译,为宋词英译实践拓展出"隐性专有名词显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收集一千六百多种植物的中名、英名以及拉丁学名,建立了小型双语平行语料库,对植物名称翻译进行了简要分类。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植物名称翻译中以译语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译者为了使植物译名与读者形成"视野融合",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了对读者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观照,其中积极的读者观照有利于提高植物译名的接受性,同时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英汉姓名文化传递价值观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姓名是英汉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了解英汉姓名文化对于促进中英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英汉姓氏产生的背景、历史来源、姓名构成和寓意比较其文化内涵及其传递价值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的性和名隐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中、英、日三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性和名隐含的文化信息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对中国、英国、日本在姓名结构形式、取名叫性的渊源、含义及取名的禁忌作一比较,从中浅祈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介词研究都集中于介词范畴和分类问题:时间和处所、对象、依据和原因,也集中于动词后的成分关系:时态助词、结果补语、数量补语、“得”字句等。本文从教学的角度讨论了英、韩语母语学习者的“把”字句Neg/Aux的错序偏误,并从类型学的角度重点讨论了包括韩语及阿尔泰语系语言、英语的次序里否定词/助动词和动词(“PP+VP+Neg/Aux”或“Neg/Aux+VP+PP”)的紧密关系及在汉语里被介词破坏的现象(“Neg/Aux+PP+VP”),特别提出了基于汉语介词的“乱插队”特性的“拟人化”词序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英语姓名所包涵的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但折射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反映某个时代特征,而且还寄寓着人们的情感和希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与国际间的接触日益频繁,为了交流的便利,许多人觉得取一个英文名很有必要,了解英语姓名文化是你取一个地道而得体的英文名字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界长期并存有“妇女社会学”、“女性社会学”、“女性主义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名称,且在使用与表达上混乱不清,严重阻碍了本土学科的建构与发展,因此,文章以“中国女性社会学”的学科化建构历程为主要线索,对此类学科名称的由来及发展进行阐述,分析导致学科名称使用混乱的原因,并针对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命名与学科建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物命名是一门艺术。一个作品中的人名可能暗含作家的讽刺,幽默,憎恨,钟爱等。人名的命出,有的是根据人物的脾气或性格,有的是根据具体特征、相貌特征或志趣爱好,也有的是根据被命名者的身份、地位或涵养。在英汉语言中,许多人名有着不同的修辞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