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郝莎莎  袁媛 《新闻与写作》2004,(6):42-43,45
在如今的信息供求市场,受众呈现出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消费趋势;而媒体运营要获得成功,必须将受众分类,区别对待,投其所好,并重新整合不同侧面和层次的海量信息——这一切都意味着媒体正逐步迈向“分众时代”。在各个划分出来的子受众群中,少年儿童这个受众群体,从某个角度来讲更应该得到重视。2003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正式开播,标志着中国的少年儿童电视节目已经走上了专  相似文献   

2.
分众化是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显著特征。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占据整个市场。当大众传播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分众化的受众成为媒体争夺的起点和落点。作为"分众"的听众与广播媒体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听众作为传播活动的起点和落点,其转型期分众化特征对广播媒体有着怎样的影响,广播面对分众化的听众如何更理性、自觉地进行传播,这是当代中国广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欣 《新闻传播》2009,(7):91-91
单一媒体控制信息源的宣传时代已过去,受众不断分化。发展的分众时代正在到来,人们开始更关心媒体发布的信息是否可以满足自身利益诉求.并以此作为媒体接触选择的标准之一。为应对新的受众群体变化,媒体要及时准确定位自身目标受众.调整报道角度满足媒体既定受众群体的信息诉求。媒体通过满足受众诉求,经营固定受众群,从而形成新的风格化、品牌化的媒体发展途径。建设适合不同受众诉求、异质、多态的媒介环境,更好实现媒介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受众对电视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电视业已经进入了“非群体传播时代”。电视受众市场的细分化、分众化已成为电视节目的定位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作为最受大众欢迎的优势媒体之一,电视对家庭层面的反映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的今天,受众明显分化,媒体也随之精确定位,越来越“分众化”。这种做法在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也带来某种隐忧,其中存在诸多的弊端。分众传媒的成功给分众传播这一传播形态点火加温,越来越多的人也在据此误读分众传播这一概念,认为分众传播是媒体成功的王道。分众传媒的成功在于其独特定位,即它开发了一片信息传播的“蓝海”。这是特定商业实体的特定做法,而不应该由此就对分众传播趋之若鹜,从而淡化大众媒体的公共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铮  熊澄宇 《现代传播》2006,16(5):151-152
今天的大众媒体呈现愈加多样与分众化的形态,并且已经渗透到中国城市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中国的城市人也已经走出了为大众媒体支配的历史阶段,在个体彰显的时代呈现出愈加丰富的个性和色彩。因此,当前的受众研究将受众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承认其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认为在与媒介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受众的各种个体因素都会影响其接触媒体时的行为与决策。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将受众研究划分为三大传统,分别冠以结构性、行为性和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之名”。①其中“结构性受众研究源于媒介工业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受…  相似文献   

7.
分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媒体由"广播"走向"窄播",大量新生媒体以满足特定受众的需求、实现精准营销为目标,逐渐分化以往的大众消费群,使大众传播媒体受到严重威胁。作为新生媒体的一个代表,航空电视利用自有的高端受众与优质的传播环境,以其独特的市场细分,聚拢众多高端人群的视线,成为分众媒体中一个特殊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8.
佟岗 《传媒》2015,(9):39-40
当前,分众化作为成熟的理论概念和媒介发展趋势,已经得到了业界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并作为一种高效的指导方式深入到各种媒体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管是新闻报道的分众化,还是品牌营销的分众化,或者是图书出版、体育传媒等领域的分众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加速推进分众化媒体形态,引领了分众化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金晶 《东南传播》2011,(9):82-83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受众越来越高的观看需求,电视媒体从大众化向分众化传播已是必然趋势,电视传播的内容由合到分,目标受众由广到窄,观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电视分众化时代的到来,满足了观众差异性多层次的需求,同时保证了长期稳定的收视群体,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传播专业性更强的信息。但是我国的分众化传播还在初步发展阶段,在传播...  相似文献   

10.
我们处在一个多元价值共存的社会时期。在这个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想和价值形态都有其自身的社会群体。作为化的传承载体的媒体,无疑要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多元社会。中国媒体在上个世纪90年代达到迅猛发展的高峰,发展的结果就是将受众分众化,分众化之后先是节目的专业化,紧接着就是频道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1.
何伟 《记者摇篮》2008,(6):14-15
广播和电视媒体频率、频道的专业化已经把媒体的宣传内容细化到了相当专业的程度,人们习惯把这种传媒现象称为分众化时代,也有的人称之为碎片化时代。分众化时代的到来,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尤其是电视媒体随着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12.
王志忠 《新闻传播》2009,(10):107-107
当前,频道专业化已成为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在这种频道专业化、受众“分众化”、传播互动化的形势下.教育电视台在栏目的策划与设置过程中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原则,以求办出特色,赢得观众,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3.
碎片化是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大众传媒已经由大众化到分众化走向碎片化,传统媒体的力量大大削弱,新旧媒体出现竞争和竞合并存的现象。同时受众市场也存在着碎片化现象,接受信息过多,心中没有权威。能否有效覆盖分众市场,达成与受众的互动成为媒体成功与否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4.
唐峰 《新闻战线》2015,(3):207-208
随着分众媒体的不断发展,分众传媒广告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广告投放方式也正在从大众往分众方向发展。根据研究分众媒体下广告投放的特点,提出企业在分众媒体下的广告投放策略,对增强分众传媒广告认识,提高广告投放效果都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传统大众媒体下的广告投放,具有广告形态单调、缺少市场划分、投放效率低下等缺陷,这就使分众媒体开始出现并发展。分众媒体广告满足了企业个性化营销的需求,广告投放更精准,效率更高,已经成为未来企业广告投放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分众化的电视媒介电视媒介的传播发展一般经历这样的过程:大众化传播——分众化传播——个性化传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转化,是社会和媒体发展的第二次进步。电视媒介以细分受众市场为基础,进行专业化的、分众化的传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张幼琪 《新闻窗》2009,(1):19-21
一 当下、传媒进入分众时代。无论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目标受众。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做好党的舆论宣传工作,为广大受众服务。因此,分众时代要做好主旋律的宣传报道,使宣传效益最大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以大媒体的观念,各媒体积极合作,在竞争中合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读者信息需求差异的不断扩大,受众市场呈现出逐步分化离散的"碎片化"状态,拥有相似生活形态的受众逐渐重新聚集,最终形成分众群体。在这一形势下,分众化传播成为优化信息、规避信息同质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于是各类媒体纷纷实行分众化,特别是晚报、都市报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开设白领专刊、女  相似文献   

18.
当今传媒产业出现了分众化和碎片化的趋势,媒体要通过产品组合上的多样性和科学性来争取更多的受众.  相似文献   

19.
文然 《记者摇篮》2005,(9):13-16
这篇论文很值得一读。以编者的浅见,它不是“技术性”论文,而是通过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来看新闻媒体如何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加速新闻的改革和创新。这也不是一篇仅仅针对电视媒体的论文.它提出的诸如实现受众的“分众化”、“互动化”理念,对纸质媒体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本刊改版首开“教授讲堂”栏目,即能获得教授专家的鼎力支持,欣然应邀,“坐堂”讲座,大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饴之感,在此深表谢忱。  相似文献   

20.
《军事记者》2009,(4):72-72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获取渠道进一步拓宽、信息选择机会进一步增多,从而带来受众的分众化、传播分众化。新的媒介环境下,传媒如何以新的传播理念和举措乘势而上,赢得主动,实现有效传播?本刊第5期《专题研究》专栏,将围绕“适应受众需求转变新闻报道理念”的话题,就媒体怎样进行新闻视角、新闻姿态、新闻话语和表现方式等方面的调整,不断提升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