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5):133-134
在光电产品之中,发光型和激光型二极管科技含量比较高,这两种二极管不仅具有普通二极管的特征、性能,而且相比普通二极管其工作电流更小、寿命更长、发光效率更高、色光也更艳丽。通过这两种类型二极管可以使电流流向、单方向导电性能和微电流产生的变化等得以完美体现,作者对中学阶段的一些物理实验进行了部分改进探讨。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五章3~5节中涉及到门电路;由于是新知识,学生了解的少,加上没有实验器材,单凭口授,学生很难理解,是教学的难点。为此,我们设计了门电路示教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生一目了然,效果良好。l.与门根据与门的开放条件,我们用分立电子元件、电阻、三极管、发光二极管集成如附图一()所示的电路。“+”端表示高电位,“-”端表示低电位,A,11表示两个输入端,发光二极管表示输出端,如二极管发光表示输出端是高电位,不发光表示是低电位。按教材第196反围15-18甲。乙、丙、丁的顺序做实验,将判定输出…  相似文献   

3.
在“日光灯原理”一节的教学中 ,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启动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 ;二是日光灯管点燃时 ,镇流器能产生瞬间高电压作用 ;三是日光灯正常工作时 ,镇流器起着降压限流的作用 .笔者针对以上三个问题 ,通过设计如下相应的三个实验演示电路来突破“日光灯原理”的教学难点 .第一个问题 :启动器的自动开关作用采用如图 1所示的演示电路 .A是去掉玻璃外壳的氖泡 ,用点燃的火柴加热动触片 ,两触片接触 ,小灯泡会发光 ;停止加热片刻时间 ,两触片分离 ,灯泡会熄灭 ,现象非常明显 .第二个问题 :镇流器产生瞬间高电压作用采用如…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物理教学大纲指出“大纲中规定的演示和学生实验都应该力求做好”。 现就初三物理几个演示实验作改进和补充说明。 1.关于玻璃变成导体实验的改进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第五十页第四节“导体和绝缘体”图4-12: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给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玻璃变成导体,小灯泡发光这一实验,照课本中做,如果用电池组做电源,即使将玻璃(用废灯泡中的玻璃芯和灯丝引线)加热到红炽状态,小灯泡也不发光。现将这一实验  相似文献   

5.
张仁福 《化学教学》2001,(11):46-46
贵刊在 2 0 0 0年第 6期刊登的《高温下玻璃的导电性实验》。我们认为实验现象明显 ,直观性强 ,但有些地方尚需改进。(1)“高温导电玻璃球”的制作 ,可直接用断了钨丝的灯泡代替高温导电玻璃球。把灯泡上外壳玻璃敲掉 ,保存好灯泡的玻璃芯。“玻璃芯”就能代替“高温导电玻璃棒”。(2 )玻璃的导电性的测定如图装置连接好后 ,酒精灯不加热灯泡的玻璃芯时 ,电灯泡不发光 ,证明常温时玻璃不导电。给灯泡的玻璃芯加热 ,发现灯泡由暗渐渐变亮 ,且加热灯泡的玻璃芯温度越高 ,灯泡的亮度越大 ,说明玻璃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改进后的装置…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第二册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添加了“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成功率低。它的主要不足有:①烧瓶产生水蒸气的温度低,玻璃导管直角处易有冷凝水滞留,实验时间太长;②酒精喷灯加热时,易使玻璃管因局部过热而熔化变形,有时还极易炸裂,不安全;③干燥剂易液化,干燥作用失效;④玻璃管内还原铁粉与石棉绒混合,石棉绒传热较慢,铁粉不易很快获得高温。  相似文献   

7.
王建生 《河北教育》2007,(10):35-36
教材解读: 全日制义务实验教材苏教版第九册《多边形面积计算》这一章节中,有这么一个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为分解这一难点,教材在“练习与应用”中安排了第1题与第4题两道习题。编者意图是:第1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比较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三节“自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而做好“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个演示实验,则是突破本节教学难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高温下玻璃的导电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实验原理  玻璃的种类较多,但其主要成分大都是Na2SiO3、CaSiO3和SiO2。玻璃内虽有大量的阴、阳离子,但常温下,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它不导电,但当温度升至一定数值时,就会有一部分离子发生一定程度的自由移动,即玻璃开始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温度越高,玻璃越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越多,其导电性越强。玻璃熔化后,电离出的离子最多,其导电能力最强2、“高温导电玻璃球”的制做取一片玻璃,在酒精喷灯上烧成黄豆粒大小的玻璃球,趁玻璃球高温软化时,把两根红热的铁丝分别插入玻璃球内(但两铁丝不接触),然后把插入…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必修3)第54页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导言部分写道:“17世纪初的一天,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上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伽利略从塔顶抛出了质量不同的两个球,结果这两个球同时落地。这一实验证明了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它否定了从古希腊以来人们关于物体大小决定了下降速度快慢的认识,为近代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曲凯 《教学随笔》2008,(1):43-43
“叶绿体中的色素”是第三节光合作用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这一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了一个实验,即实验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相似文献   

12.
做好“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是成功地进行初二《物理》第五章第三节“平面镜”教学的关键。而课本第55页(图5-13)所述实验方法效果不够理想。缺点有四:其一,若单纯地采用普通玻璃板做实验,由于白天教室里的亮度较高,而玻璃的透光性又强,学生观察点燃的蜡烛经过玻璃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材P44页“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中,图4—2电荷问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是本节最关键实验:实验成功与否,不仅仅直接关系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得出,而且影响到“为什么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这一难点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这个实验基础上的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一能力目标能否达到。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讲,该实验是本节教授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4.
“浮力”是初二物理教学重点之一.这一章的教学难点是“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方法1]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生活用电常识中“两种类型的触电”的教学是该节的教学难点。表现在:没有实验演示器材,教师讲课时不能展示触电情景,学生也不能亲历实验去感受,且危险性大,不安全。因此,笔者设计了模拟人体触电演示器,效果较好。该演示器利用多只发光二极管追逐发光,模拟电流在人体内流动的效果来模拟电流在通过人体时的触电情景,形象、直观,深受学生喜欢。  相似文献   

16.
毕业前上最后的一堂社会心理学课,教授将学生们带到生物实验大楼。教授指着大长桌上的两只玻璃箱,“这是我饲养的白鼠,它们分别喜好栗子和山芋,我每天充足地供应它们,从不耽误。”然后教授将两根粗糙的木棍放进玻璃箱,木棍的一头搭在半空中的篮子上。大家发现篮子里有各种水果、甜品。教授说“:我的柜子里还有一只白鼠,它饿了整整一周。”他转身将第三只玻璃箱拿出来,里面有一只惊慌失措的白鼠,四处乱窜,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教授将玻璃箱放到桌子上,同样拿一根粗糙的木棍将玻璃箱与水果篮连接起来。教授转身端了一盆水“,哗”地将水倒进饿…  相似文献   

17.
冯燕鸣 《山东教育》2006,(11):40-42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科技出版社)必修《化学1》第1章第3节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这节内容中“气体摩尔体积”是重点,也是难点。起初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的来源和背景2013年6月初,在南京市举行的第2届江苏省初中物理实验技能大赛展评活动的第7个比赛项目“趣味演示实验展示”中,无锡代表队展示的“惯性车”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获得了该项目的第2高分.下面把参赛选手演示与讲解过程介绍如下.实验装置:车中装满水,并在车中悬挂相同体积的铁球和乒乓球各1个,如图1所示.选手设疑:车突然向你们左方运动的时候,这两个球会向哪儿运动呢?  相似文献   

19.
《电容器的电容》一节是《电场》这一章的重点与难点.其难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点(电容概念难理解);二是实验(没有现成的教学仪器,并且静电实验难确保成功).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突破以下几个难点: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材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该节内容在向学生讲清楚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明确指出了两点:一是“导体和绝缘体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二是“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就可能导电”。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两点知识的理解,教材特地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演示实验———玻璃在高温下也能导电。其实验演示电路如图1(甲)(乙)所示。甲: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小灯泡不亮。乙:给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玻璃变成导体,小灯泡发光。图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