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为依据,对该课程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以行动为导向实施项目化教学,并通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带动课程建设,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传统高职建筑工程实训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高职建筑工程实训必须进行改革,校企共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在职实训;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和课程,提高实训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提高实训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3.
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内外建设类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将建设类职业标准课程化处理的步骤、引入职业标准后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这为课程开发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从而实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有效控制,为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有利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民办高职的招生情况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提出了课程建设理念与改革思路,从课程项目构架、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几方面的改革实践,探讨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工作过程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学必须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的教育理念,按照社会需要人才为培养导向。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和专业课程,进行构建、整理、提炼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性人才。教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模块,培养学生建筑工程计价计量的专业技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提出教学改革方法与教学导向,探索出符合高职教育新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数字化,高职院校赢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职业教育数字化是开辟职业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职业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也需要紧跟时代,以智能技术激活教育数据的价值,赋能教学实践的痛点问题,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学体系、教学资源、教学范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为基本路径,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数字化转型,推动职院校思政课程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筑结构》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如何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几年来笔者分别承担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5年制、(3 2)年制、2年制等不同层次的《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任务,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一、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目前,《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存在以下三点问题:1、教师在教学中对《建筑结构》课的教学目标尚不能准确定位。由于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还不够深刻,使得《建筑结构》课的教学目标不是十分明确。有的教师认为既然高职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教学就应该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在《建筑结构》课的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却忽视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色;而有的教师又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只重视岗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理论教学,这必将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有机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是摆在结构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2、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深,在学习《建筑结构》课时缺乏主动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  相似文献   

8.
根据目前国家提倡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建设要求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提出了课程建设理念与改革思路,从课程教学过程构建与实施方面的改革实践,探讨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工作过程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教师应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该文分析了高职《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及企业对食品加工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探讨了高职《食品加工技术》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教师应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该文分析了高职《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及企业对食品加工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探讨了高职《食品加工技术》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