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静 《大观周刊》2013,(8):348-348
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商品的选择也趋向于知识化、美观化和个性化。尤其是化妆品的包装设计在注重保护、运输、便利的基础上,更要彰现它的艺术性、文化性及独特性,这样才能在这个缤纷的舞台上永葆自己无限的魅力。经济发展的今天,女性依然是化妆品的主要消费者。化妆品包装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产品的内涵,影响着女性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当今世界巨大的发展变化对女性化妆品包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上必须创新、张扬个性和魅力、提升品位、彰显内涵和审美,要关怀人性,迎合时代发展及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包装设计的未来永保无限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图形创意语言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平 《大观周刊》2012,(30):39-39
图形创意语言是包装设计活的灵魂,对包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耳目一新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包装设计更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成功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3.
薛福连 《电子出版》2000,(12):45-46
人们走进超市,便会被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弄得眼花缭乱。不少消费者面对这五光十色的商品,不知所措。其实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商品包装的色彩。包装的色彩是现代包装装璜设计中的六大要素之一(色彩文字、形象、图案、构图和材料)。它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直接对消费者产生需求或排斥的心理作用。因此,包装的色彩设计也日益受到商家和设计师们的高度重视。一个好的商品包装对商品销售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同样一种包装,为什么能让某些人很感兴趣,而对另一些人却引不起一点激情呢?这是由于不同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文…  相似文献   

4.
包装进入心理经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屡见不鲜。太原市包装印刷协会常务副会长梁平建议,目前除了对厂家、商家加强引导之外,国家能否出台行业规范条例,在包装的材料、包装与商品的价值比例等方面作出规范,抑制过度包装。其实大可不必,所谓的过度包装是装潢性包装的一个副产品,装潢性包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阶段,可以说,装潢性包装取代实用包装之后,为消费者展示出了一个新天地。以美国为例,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产品的规范性和高质量达到稳定阶段后,商家注意到,有些产品如果没有更快捷、更吸引人、更鲜艳的包装,就无法打开销路。有人为此提出一个全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台佳 《新闻世界》2009,(2):100-101
商品包装在现代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令人瞩目。在市场营销学界,有的学者把包装称为与市场营销4P组合平行的第五个P。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营销人灵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后,发明了著名的杜邦定律:即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和装潢进行购买决策的。包装是商品的脸面和衣着,它作为商品的“第一印象”进入消费者的眼帘,撞击着消费者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杜邦定律告诉我们,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这也就意味着,企业除了靠产品创新和优质、快速的服务取胜外,商品包装愈来愈显得重要。包装是商品整体中的形式产品,它可以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从而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7.
张志国 《今传媒》2016,(7):124-125
现代包装设计正处在一个蓬勃向上的阶段,越来越多的经济与文化都需要包装来进行交流与表现.包装作为一个所有商业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形式,在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的新颖度,艺术性,美观性,实用性,直接导致商品流通量的速度.通过上网查阅、市场调研以及文献资料的数据显示,现代人们物质生活过剩,慢慢开始转向精神生活.因此,包装中的设计元素显的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市场经济作用于包装,包装设计的形式开始复杂多样,繁缛的外观以及应用的不适应性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所以,应重新规划设计理念,“实用为主,美化为辅”.  相似文献   

8.
周杏  徐溪 《大观周刊》2012,(20):23-24
色彩是包装设计运用中的关键,对包装设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时决定着商品在市场上的销售程度,色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包装的视觉冲击力.起着促销的作用,对消费者的购买欲会产生直接影响。这篇文章从包装设计的色彩及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论述了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在刚刚结束的国际包装展览会上,北大方正展示的包装设计新技术初现英姿,给业界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使此项新技术在我国的包装行业迅速推广,6月2日,北大方正出版公司、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和北京印刷信息站面向社会联合举办包装设计技术培训班,学员将在培训期间学到多项包装印前制作技术和技能。三家单位在北大方正集团总部所在地举行培训班开班仪式,同时举行了技术报告会,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王选教授作了技术报告。众所周知,包装的应用具有十分宽广的领域。在经济生活日益发达的今天,产品能否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似乎已不完全取决…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频道包装中,掌握好色彩与心理的运用与结合,能为整个电视频道包装锦上添花。本文就色彩基本搭配原理与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现今电视频道包装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商品的问世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各样的新工艺、新材料也随之产生。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一方面改善了商品的美观度和功能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商品在使用以后所遗留下来的商品包装影响到了人们的自然环境。作为一个包装设计人员在设计其商品包装时如果只考虑商品包装的功能性、实用性、经济适用性、和美观度是不够的,我们还得考虑商品包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即“商品包装设计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一个“色”欲横流的时代,一个图像控制传播领域的时代,眼见为实成为了几乎每个人共同的要求和体验。在这种条件下,包装的视觉冲击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好的包装设计往往可以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第一印象,乃至于决定最终的购买意向。所以,在当今这个图像统治一切的时代,研究系列化包装设计的视觉冲击力对于我们来讲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节目种类的日益丰富,节目包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好的包装,不仅能为电视节目锦上添花,更能使其出挑于同类节目,形成独特风格与竞争力,进而对电视节目甚至其所在频道、电视台的整体形象产生强势提升与个性识别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今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使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变得尤为重要。把信息设计融入包装设计中,信息设计与包装设计相结合是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也是信息时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电视包装误区及其包装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包装是电视台形象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无形资产。然而 ,一些电视台在包装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定位不准、缺乏创意、有形无神、忽视受众收视心理、缺乏大包装理念。为此 ,笔者从宏观角度 ,创造性地提出了TIS(TelevisionIdentitySystem)包装策略———电视形象系统包装策略 ,具体包括电视理念识别系统的包装、电视行为识别系统的包装、电视视觉识别系统的包装。惟有如此 ,电视包装才能走出误区 ,包装好自己 ,进而提高节目竞争力 ,提高收视率 ,赢得广告客户。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包装起到广告的作用日益明显和突出。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是否购买、购买何种商品,是一个由感知到认同再到付诸行动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商品包装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的一种广告形式,从吸引注意,诱发兴趣开始,来诱导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赖芬 《声屏世界》2014,(2):47-47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视觉冲击、形象刺激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能否使观众收看该频道节目,往往只在短短的几秒钟内,通过鲜艳的色彩、精致的包装,使观众停下手中的。控器观看节目。色彩设计作为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的重要部分,它直接表达着电视频道的风格主张与理念诉求。电视频道的色彩设计必须贴切地反映出频道的内容特性、频道理念以及目标观众的审美趣味。电视画面的色调是否和谐,是否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和视觉习惯,是否符合所处环境的社会因素和观众的情感因素,能否满足观众的视觉心理平衡和情感需要,是电视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建立品牌形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陆未英 《声屏世界》2011,(11):39-39
电视频道的包装是媒体的整体运作行为和系统化工程.而不是局部的改善便能得以提高的一项工作。因此,我们对电视频道的包装应有正确认识。第一,从频道的整体设计及栏目设置上看包装。我们不能将形象包装简单地归纳为替整个媒体制作与发布广告宣传片,而应从频道相应的地域文化、收视群体上来考虑。更应将有效的策划融入到频道的宣传发布当中。  相似文献   

19.
浅谈包装     
时钰森 《大观周刊》2011,(30):40-40
包装设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话题。怎样才是包装,怎么认识包装?包装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现代包装与古代区别很大,不论是功用或造型或理念。都有了创新与进步,清楚现代的包装结构,了解现代包装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穆军  王君 《记者摇篮》2004,(7):37-37
包装这个词很流行,现在什么都需要包装,企业要包装,产品要包装,明星要包装.电视更需要包装。电视包装是电视台形象的组成部分和无形资产,然而现在许多电视台却不重视包装或在包装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定位不准、缺乏创意、有形无神、忽视受众心理、缺乏大包装概念。进而影响到传播的效果。那么如何做好包装呢?几点浅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