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明 《大观周刊》2011,(15):256-256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2.
商丽燕 《大观周刊》2011,(19):162-162
现在大多数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兴趣不大或没有兴趣,除非参加中高考迫不得已而被动学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从客观上讲.现行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脱离中学生实际,太过于重视理论的条理化、系统化,材料、事例严重滞后。从主观上讲.传统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手段落后,“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题海战术”.这是制约思想政治课活力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大力提倡民主、  相似文献   

3.
张军锋 《大观周刊》2011,(48):95-95
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渠道,社会责任感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笔者认为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需要,我们要重视高中政治教学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学习水平。下面笔者谈谈社会责任感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的重要性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邓有香 《大观周刊》2011,(24):92-92
怎样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完成好思想政治课指导学生“知、情、意、行”的任务,通过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于晓朝 《大观周刊》2012,(28):282-282
枯燥的政治理论确实不让人感兴趣.如果加入一些实际生活的素材就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学生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志欣 《大观周刊》2013,(1):198-198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一、以情激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刘雅淑 《大观周刊》2013,(6):246-246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往往会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有识之士指出:教师如果只是知识的“注射器”.那么学生也只能成为被动接受的“贮存器”。因此。传统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改革势在必行。其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说是走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王焱 《大观周刊》2011,(41):176-176
我市政治中考实行开卷考试改革.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开卷考试的“指挥棒”,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实现以下三个突破。  相似文献   

9.
孙爱娟 《大观周刊》2013,(10):271-271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教师应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龚峰竹 《大观周刊》2012,(35):316-316
眼下.部分地区政治中考实行开卷考试,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开卷考试的“指挥棒”.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宜把握以下三个突破。  相似文献   

11.
王健 《大观周刊》2012,(26):231-231
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基础课程。为了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我认为要做到:明确教学目的,端正教学思想;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丁胜宏 《大观周刊》2011,(22):201-201
教育现代化既包括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也包括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对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长期以来,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思想政治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思想政治水平两张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郭昱 《大观周刊》2012,(45):365-365
我从事政治课的教学已有多年.在课余时间与学生学有生交流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初中政治不是背就是记,枯燥无味,所以使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新鲜感,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关键是在课堂上让政治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齐东海 《大观周刊》2013,(3):185-185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具体分析:注重成效,将学生的学习落实到“笔头上”; 遵循课标,培养学生“自圆其说”; 突出主体,实现政治教学收放自如;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能力,强化学生的应考意识;转变观念,把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更新思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刘贞会 《大观周刊》2012,(9):232-232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共同实施,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6.
刘跃红 《大观周刊》2012,(14):180-180
提到思想政治课,我们总是用“背多分”来描述,即是多背多得分,不背不得分,这就是对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解。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饯行新课改理念的今天,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必须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举措,使我们的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夏国超 《大观周刊》2013,(11):332-332
众所周知,相同的教学方法,常常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舌头是心灵的翻译家。”丰富多彩的情感要靠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达。因此,政治课教师应努力掌握教学语言的艺术,运用语言艺术来优化政治课教学,让思想政治课绽放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8.
张红霞 《大观周刊》2012,(4):184-184
思想政治课教育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课改“为着每一个学生发展、终身发展,为着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成为我们所追求的新的教学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9.
魏红丽 《大观周刊》2012,(17):264-264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枯燥的课程,怎样才能是他具有趣味性,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关键问题也是核心。学生的思想兴奋起来了,就能减负增效,学生不仅会学得更好,还能培养出良好的精神素质。这是学好高中政治的核心机密。  相似文献   

20.
刘庆林 《大观周刊》2012,(39):235-235
在教学中,教师的个人修养非常重要,尤其对政治教师更为重要,是其个性品质、个人修养、职业操守、业务能力和理性精神等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有机统一。教师的个人魅力能对学生产生向心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由对教师的崇拜转到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