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董赛 《大观周刊》2011,(13):50-50,15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语境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T.Hall)认为,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都要受到语境的影响。他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颇有见地地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High-Context)与低语境(Low-Context)。他指出:“高语境(Hc)传播或讯息即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极少数则处在清晰、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低语境(LC)传播正好相反,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电”广告作为一种有效的产品推广方式,充分的反映出不同语境文化之间的特征与差异.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高、低文脉型文化的反思人类学者爱德华特·霍尔(HallE.T.)在对各种形态社会的传播行为进行的研究中,对文化的类型提出了一个“高文脉型文化”与“低文脉型文化”的认识(1976年)。他所谓的“文脉型”(context)字面意思主要指的是上下文或是文与文的前后关系;然而当它被霍尔用于对文化的认识之后,它的内涵便成为:在某一社会里的传播行为中,存在着一种强劲的制抑脉动。制抑脉动作用的结果使传播变得更精密、更有效率。“高文脉型文化”指的是在其传播过程中,制抑脉动相对较强的文化。在霍尔看来东方文化就是其典型代…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会图书馆2009年3月30日报道直到1972年,录音资料才开始纳入联邦版权法的保护范畴内。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近日完成的一份报告指出,对1972年前的录音资料,法律将延长其版权保护期限至2067年,因此,一些19世纪前后的录音资料不能在公共领域获得。该报告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与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委员会(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引用语境是科学论文中包含引用的句子,是对引文的描述性或评价性文字。通过提取和分析引用语境中的线索词,可以了解引用语境的一般特征。[方法/过程]以Journal of Informetrics(JOI)期刊为例,选取人称代词、行为动词和连接词三类常用的线索词,分别计算它们在引用语境中的频次、占比和排序。通过比较各类线索词在引用语境和非引用语境中的存在度,识别引用语境中的常用句型和论证模式。[结果/结论]在JOI期刊中,引用语境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侧重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论述,既展现他人的工作,也展现作者的研究;偏重于研究方法类引用,常用的行为动词为"use"base"和"study";强调通过转折和列举等逻辑方式进行论证,最常用的连接词位"also"和"but"。分析引用语境中的线索词,对于更好地理解科学论文中的引用的功能和动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考察"贾君鹏"事件发展的前后不同阶段及其所处的传播语境的变化,分析某一网络传播语境和整体网络传播语境下网络受众符号解读的发展变化,探讨网络传播语境对受众符号解读的影响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6.
双关,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和修辞手法,在新闻标题中常常见到。所谓双关,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字词多义性,以及语音的相同和接近性,有意地使要表达的内容具有双重(多重)意义。这样双关就兼有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有时以显性语境为主,有时则以隐性语境为主。使用双关能起到含蓄、幽默、俏皮、讽刺等生动的艺术效果。另外,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能达到双关的效果,所谓一语双关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8,(12):47-57
在运用绘画进行政治动员与说服方面,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位高手。在他现存的画作中,很大一部分是赐给贵戚、重臣的礼物。本文从视觉修辞的角度探讨明宣宗的赏赐画,并采用语境式(context)的研究方式,在创作和使用的脉络中剖析它们的政治意涵。通过赏赐画,明宣宗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作者-观者"关系:作者借助图画传达对观者的警喻、褒奖或激励;观者或以题跋,或以实际行动,表示对作者用意的领悟及自己的一片忠心。这些画作强调一种权力共生的理念:君臣相互依靠,共同建立显赫的名望。  相似文献   

8.
Operating an international archive for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by a relatively small organization as the Koninklijke Bibliotheek (KB) asks for a firm foundation of its policy. Continu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to secure permanent preservation and access to electronic information on a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cale require substantial financial, technical and staffing commitments. Cooperation in sharing resources and knowledge is called for. In the national context of the Netherlands the KB recently took the initiative to build the National Digital Preservation Coalition. All relevant sectors of Dutch society are represented. Its aim is to develop a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and to assign clear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European arena the KB, together with the British Library, started the European Alliance for Permanent Access to the Records of Science. The Alliance works towards the widespread and joint responsibility for maintaining the records of science by all major stakeholders, including national governments and the EU. In the global context the KB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the "Safe Places Network" . This Network will include a limited number of institutions with certified digital archives for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sharing responsibility for complete, world-wide coverage and allocate tasks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9.
皮介郑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11):107-108
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与信息学系(Department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是该校信息学院(SIS;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下设的两系之一(另一系为信息科学与电信学系,Vefxwtment of Infomution Scionce&Telecorrununications)。  相似文献   

10.
何剑叶 《中国索引》2009,7(2):43-46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了由美国哈佛大学包弼德(Peter Bol)教授原作、英国牛津大学魏希德教授(Hilde De Weerdt)修订的《宋代研究工具书刊指南》(以下称《指南》)。该书是在包弼德教授90年代发表的《Research Tools of the Study of Sung History》(中文译名《宋代文史工具资料书指南》)初版(Binghamton,N.Y.:Journal of Sung Yuan Studies,1990)和第二版(Albany,N.Y.:Journal of Sung Yuan Studies,1996)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沈东 《新闻通讯》2012,(1):30-32
新媒体语境下报纸品牌形象战略即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战略意识变得更为迫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用其独有的科技、海量、便捷等优势,使得传统媒体报纸的语境优势不再明显。在这样的新媒体语境下,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品牌产品该如何应对挑战、把握现实与未来的市场、发挥其核心优势、实现独特的品牌价值是我们当前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中的“影响力”是指在社会中,一个个体人或机构,在交往行动中通过信息(information)的告知(message)和理解(understanding),对他人行为和观念造成改观的能力。根据行为双方的身份和角色限定,这种能力可以被划分为权力影响力(influence of power)和非权力影响力(influence of non—power)。权力影响力的发生,必须以交互行为的双方之间存在着某种契约强制性的关系,如科层中的上下级、传统家族中的父子等为前提,  相似文献   

13.
李璐 《新闻世界》2012,(8):280-281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记者节社论(2001—2011)为研究样本,分析新世纪以来《南都》记者角色的嬗变。笔者认为,《南都》描述的记者身份经历了从追寻真相的单角色到与中国政治、经济语境相结合的多角色的嬗变。在中国政治、经济的语境之下,《南都》的记者定位最终超越了新闻本位,成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参与者与改造者。  相似文献   

14.
吴娟 《视听纵横》2010,(4):94-94
在电视节目直播程中的语境系统,一般可分为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其中动态语境是电视节目语境的特点所在。(袁伟:《论突变语境中主持人的情感控制方式》,《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期)这种动态性主要是指直播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背景事件和时空要素。如各种体育赛事直播解说中不断更新的实时赛事状况,“两会”的动态报道,青海玉树7.1级地震直播报道中动态的灾隋变化等。这种动态语境制约着节目主持人与电视受众之间的信息传播,尤其是在内在情感控制和语言表达上。  相似文献   

15.
栾轶玫 《视听界》2012,(5):25-28
“全媒体”这个词不知何时被广泛地应用在不同层面的语境下,最终形成了一种语焉不详、所指不清的情形。何谓“全谋体”?“全媒体”在英文中为“omnimedia”,搜索国外的Elsevier(SDOL)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以及Springer外文期刊,发现omnimedia只以专有名词形式出现,即一个名为MarthaStewartLivingOmnimedia(MSO)的公司。作为一个新闻传播学术语的“全媒体”并未为国外新闻传播学界所提及。  相似文献   

16.
《纽约时报》一位影评人在评价这部影片时说“A History of Violence(暴力史)”应该正名为“A llisIory of America(美国史)”。这似乎是一种过度引申的解读方式,因为其实何止美国的历史是“暴力史”,远在人类诞生前暴力就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17.
1 协调委员会的职责 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LC)、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NAL)以及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的高级主管共同管理着美国RDA测试协调委员会(U.S.RDA Test Coordinating Committee),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南非前科学出版署(Bureau for Scientific Publications)的关闭和国家资助精品研究型期刊政策的终结,南非科学院(ASSAf,Academy of Science of South Africa)于2001年12月与政府设立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部(DASCT,Department of Arts,Culture,Science and Technology,现改为科学技术部)签署了一份协议。该协议要求南非科学院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南非研究型期刊的战略框架建议,并支持该战略框架的建立;南非科学院可以与多个机构合作。  相似文献   

19.
2006年lO月20日,由AAU(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ARL(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CNI(Coalition for Networked Information)、NASULGC(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Universities and Land-Grant Colleges)、和SPARC(Scholarly Publishing.and Academic Re-sollrces Coalition)联合举办的“提高对公共资助的科学研究的获取:政策问题和实践战略”论坛在华盛顿举行。为扩大公众对美国政府资助的科学研究的获取,近期采取了一些措施,与会的重要大学和图书馆机构的领导们对这些举措的目的都表示了赞同。  相似文献   

20.
詹姆斯-凯瑞(JameswCarey)曾说“我们在描述中可以把传播的定义分为两大类: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他这样说实际上是将“传播”分为了传递观(a transmission view of communication)和仪式观(a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两个类别。在西方,这一理论早已不胫而走;在我国,虽然不少人对此已不再陌生,但总体上仍处于“新鲜事物”的阶段,至今引发着不少学习和讨论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