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敏 《中国广播》2007,(12):54-55
相比一个10小时甚至更长的大型直播而言,短短一分钟的片花可能是一闪而过的短暂瞬间,但是,好的片花提纲挈领、浓缩主题、烘托气氛、纲举目张,对于整个节目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其中就蕴含着片花制作的艺术。要在短暂瞬间展现片花的艺术之美,以下几点是要做到的:  相似文献   

2.
电视作为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其传播要具有美感,而主持人作为电视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所具有的"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主持人是否具备"美"的特征,是一档电视节目能否达到其传播目的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电视节目主持人形式美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美学特征的分析,探讨什么样的主持人才是"美"的,具备什么样的"美"才能使观众对主持人产生审美观照,进而达到节目观赏时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3.
参考与博览     
编辑参考孙家正部长对电影电视制作提出四项要求广电部部长孙家正针对当前影视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四项要求。第一,应该注意贴近时代。影视创作要反映我们时代的主流,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美。现在有人对美不感兴趣,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掘”丑。不是为了批判揭露,而是用一种不正常心理去欣赏,以丑为美。美应该是我们的主流。第二,要贴近老百姓。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电影电视不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却热衷奢靡摆阔。群众在那些作品中看到的东西和现实生活离得十万八千里。某些电视剧不良镜头也很多,如床上戏、婚外恋、…  相似文献   

4.
讲究引导艺术 提高引导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究引导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徐光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作为一项根本性的重要任务,已历史地落在全体新闻工作者的肩上。如何完成这一任务?重要的是要坚持正确导向,讲究引导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具体他说,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导向要正确,二是引导要有效。所...  相似文献   

5.
报纸版面的装饰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通过标题、刊头、题花、尾花以及花边图案等多种形式,得到一个整体的艺术效果。一个好版面的装饰趣味,不仅取决于形式美,而且要体现文章的内在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映衬内容,使报纸的主题更鲜明、更突出、更富感染力。标题、刊头是文章、栏目的眼睛。要充分发挥“点睛术”的魅力,使标题题饰和刊头具有和谐美、韵律美,富有浓郁的装饰情趣,令人赏心悦目,增进读报兴趣。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4,(6):70-73
朗诵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语言艺术。本文试图从研究朗诵艺术的由来着手,分别从形象美、韵律美、情感美、意境美、理性美、造型美、和谐美等方面探究舞台朗诵艺术的审美意蕴,总结分析各种美感的实现途径,以期对舞台朗诵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群 《新闻传播》2005,(7):51-51
作为当今艺术样式的书法,如何在先人的艺术模式上继承、发展,是当今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特别在当代,怎样才能真正地展示出这一传统文化样式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内涵来,人们就不能不涉及书法创作上的一个问题,这就是书法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因此,一幅书法作品不仅要写出艺术特性来,同时,在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上也能表现出来一定的文化韵味。当人们在一起谈论书法作品的好与差的标准时。人们往往首先提到的是这幅作品的文化内涵。只有那些既有艺术格调,又有一定文化韵味的书法作品才能让人们认可,在这样的作品上能让人们从中品味出一些东西来,比如作品的书卷气、作品的韵味、作品的品格等等。但就艺术美来讲,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但要看运笔的功力、气韵的外在之美,同时还要看这件作品的内涵之美。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它的审美观念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电视艺术片是以电视技术和艺术为基本手段,融合其他艺术元素构成的充满了艺术的一种特殊片种,要从选题、立意、语言、结构、节奏几个方面来领悟电视艺术片的创作技巧。选题或者说拍摄内容要"精",即精致、精到、精心。立意要"新",即新鲜、清新。语言要"美",即画面唯美,音乐柔美。结构要"奇",即新奇、奇特。节奏要有"度",即张驰有度,松紧有度。  相似文献   

9.
姜洪敏 《大观周刊》2012,(13):190-190
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李宁 《新闻传播》2013,(12):119
电视摄像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在电视摄像中,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大量的摄像技巧,同时还必须把握好摄像的艺术技巧,让观众在获取各类信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电视摄像传递的美的享受,增添电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再创造,也是一项语言艺术活动。说播音为艺术,因为它不仅使人精神愉悦,同时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声音是播音员和受众交流的唯一表现手法。在播音中,恰当的声音形式能准确体现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因为每个人声音的高低、强弱和特色(声音的本质,也叫音质、音品、音色)不同,表述的内容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和理解,这就要求播音员的声音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造型能力,以此来吸引观众,感染观众,让观众获得“美”感。因此,在声音、气息的运用上,要做到“真”、“准”、“稳”、“精”。  相似文献   

12.
王宇 《新闻世界》2009,(8):196-196
发型与脸型、体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发型处理得好,对脸型、体型能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反之就会夸大形体缺点,破坏人的整体美。在电视传播中。时常要运用发型艺术.根据笔者的实践体会,化妆时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脸型、体型,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正科技图书的装帧设计特点是以艺术的手法来体现科技的内容。如果仅仅做到准确地反映书籍内容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有它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要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和巧妙的抽象化装饰处理,通过色彩、文字、图像以及材质运用等,塑造出科技图书的"个性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一、立意完美的装帧艺术作品,首先应该从  相似文献   

14.
李登启 《大观周刊》2012,(20):142-142
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是离不开施工和养护这些分项工程的有机结合的,否则,其生态、社会、人文等方面的价值就都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园林建设也必将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因此,园林工程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鉴于此.本文拟对园林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黄思慈 《今传媒》2014,(3):138-139
不可否认,艳俗艺术对当代的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以夸张的色彩和极度冷幽默的方式带给人们对现代社会上存在的问题给予思想上的强烈冲击。但是这样是不足以成为一个永久性的成功的艺术表现。归根到底艳俗艺术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漏洞,要将一门艺术永远的传承下去还需要涉及很多的因素,作为艺术研究者我们不单要学会如何去创造美,还要不断的反思和进步才能更好的做到艺术的传承,让一门艺术不仅仅是被创造和消逝,而是让一门艺术创造和延续。  相似文献   

16.
黄思慈 《报刊之友》2014,(3):138-139
不可否认,艳俗艺术对当代的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以夸张的色彩和极度冷幽默的方式带给人们对现代社会上存在的问题给予思想上的强烈冲击。但是这样是不足以成为一个永久性的成功的艺术表现。归根到底艳俗艺术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漏洞,要将一门艺术永远的传承下去还需要涉及很多的因素,作为艺术研究者我们不单要学会如何去创造美,还要不断的反思和进步才能更好的做到艺术的传承,让一门艺术不仅仅是被创造和消逝,而是让一门艺术创造和延续。  相似文献   

17.
李玉春 《大观周刊》2013,(7):104-104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工程规模逐年加大。作为园林工程的重要材料,绿化苗木在保障工程质量、艺术效果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国新书目》2023,(8):118-119
<正>本书立足中国传统,通过美学的方方面面,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生活的情趣性,这些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书中按照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的特点等顺序层层展开,一步步提出了美学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作者用书信体的形式写作,始终以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把自己对审美、艺术、欣赏、创作、人生的深刻体悟呈现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进步带来精神文明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大众审美的进步。对于新闻播音而言,其不仅是一个信息传递的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其不仅要字正腔圆,更要风格独到;其不仅要准确播报,更要感情充沛。符合大众审美诉求的播音并且要随着大众审美的变化而变化的新闻播音才能不断地引起人民群众对于新闻播音的关注和讨论。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播音与时俱进的变化。其次阐述了新闻播音的审美特征,新闻播音具有通俗方面的美、情感方面的美、音律方面的美。随后分析了新闻播音的审美创造,新闻播音员要注意个人仪态美、新闻播音员要注意个人情感表露、新闻播音员要注意个人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20.
报纸版面的装饰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通过标题、刊头、题花、尾花以及花边图案等多种形式,得到一个整体的艺术效果。一个好版面的装饰趣味,不仅取决于形式美,而且要体现文章的内在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映衬内容,使报纸的主题更鲜明、更突出、更富感染力。标题、刊头是文章、栏目的眼睛。要充分发挥“点睛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