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心 《新闻世界》2006,(11):50-51
他们是阿富汗社会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斯拉夫面孔见证了他们的阿富汗母亲与苏联军官父亲过眼云烟般的爱情。他们只有几百人,但关于他们的话题如今仍是一个禁忌。[编按]  相似文献   

2.
病夫治国     
该书围绕勃列日涅夫主政18年的历史,揭示了苏联极盛而衰的历史面面观:通过"新经济体制"改革,60年代末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出兵镇压"布拉格之春"成为战后苏联历史的转折点;从70年代后期苏联逐渐陷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停滞的泥淖;特权阶层是导致苏联社会停滞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9,(41):18-18
原定11月7日举行的阿富汗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由于两名候选人之一、前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宣布退出而取消,现任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直接当选。这是选举被判定存在舞弊之后,阿富汗总统大选再次出现戏剧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海豹”身后的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塔利班真的改进了RPG火箭筒技术,夜晚都能一发即中,那留在阿富汗的美军前景堪忧可能面临上世纪80年代苏联进攻阿富汗被打下300架飞机那样的可怕前景奥萨马·本·拉登2011年5月1日在巴基斯坦被美军特种部队击杀,阿富汗反恐战争看似出现大头朝下的局面,美国已经在急着将3.3万美军士兵在2012年9月前分批撤回国内,秋风扫落叶的维稳工作交给了解决拉登的美军特种部队。  相似文献   

5.
自去年年底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以来,美国报刊登载了许多政治讽刺漫画。这些政治漫画确实起了揭露苏联霸权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作用。《人民日报》等我国报刊陆续转载了一些,新华社发过一些通稿,因  相似文献   

6.
阿富汗战争自2001年10月8日开始以来,美军为了军事作战,曾有许多军用飞机降落阿富汗。阿富汗是个多山的贫穷国家,然而,美军居然在阿富汗降落了最大的飞机。它就是重达400吨的战略运输机C-5。这是几十年来美军在阿富汗起降的最大战机。  相似文献   

7.
《档案天地》2005,(2):28-29
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在雅尔塔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会议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早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过:“一旦德国最后垮台,那时就有可能把必要的支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然后我们就能联合起来打击日本。”这是斯大林第一次明确表示在对德国战争结束后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当时,三方还就苏联出兵东北的政治条件进行了试探性的会谈。  相似文献   

8.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河流。从涓涓细流的上游到惊涛骇浪的中游.最后注入宽阔的海洋.上游是绚丽的童年。缓缓的小溪从僻静的林间流过。像一首浪漫的抒情诗:中游是稳健的中年。巨大的落差产生了飞流直下的瀑布。险恶的暗礁。又使河面布满了旋涡与龙潭。像一部惊险离奇的小说.而该所采访的对象.他的传奇就像一篇淡雅厚重的散.充满着冒险、辽阔、博大……自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以来.阿富汗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刹时间世界各地媒体记蜂拥而至。在这块硝烟弥漫的土地上打起了一场“新闻战”.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全球83位新闻记殉职.并有8位外国记在阿富汗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33岁的王雷。199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被分配在新华社安徽分社摄影采编部工作。2002年12月12日.王雷接到新华总杜的命令.奔赴阿富汗,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战地采访。在那里的360多个日日夜夜里。王雷数次历险。先后采拍了有关阿富汗的政治、军事、经济、化、教育、卫生等多方面题材.共向总杜发回照片2000多幅,国外采用800多幅。许多新闻照片获奖。其中一幅《喀布尔发生火灾及爆炸》刚刚荣获中国新闻奖年赛及复赛摄影作品评选银奖.被同行称为“获奖专业户”、“跑得最快的记”。可谓收获颇丰。同时。他对满目疮痍的阿富汗也有较完整的认识。今年“五一”长假,记采访了王雷。昕他讲述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名刊要览     
如果撤离阿富汗会怎样随着阿富汗战争进入第九个年头,如何顺利从这里撤军成为了不少美国议员考虑的首要问题。他们相信,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喀布尔政府就需要和塔利班达成某种和解。但这将导致该国的女权运动遭遇严重挫折。从某种程度上看,外国联军的提前撤出对阿富汗妇女所带来的影响可能将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10.
名刊要览     
如何避免在阿富汗战败 持续7年半的阿富汗战争,是美国陷入的最混乱的一场战争。2月奥巴马政府宣布增兵阿富汗,并将战略目标收缩到反恐,以及保证阿富汗的相对稳定,而不再坚持要将其变成一个富强的民主国家。但即使实现这一有限目标,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与塔利班面对面>.这本书比较全面深入地介绍了阿富汗和塔利班,也是对我在阿富汗一年半工作经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0月至11月,应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大使孙玉玺的邀请。新安晚报特派记曹显钰前往仍处于战争状态的阿富汗采访。采写的阿富汗系列报道荣获第八届[2002年度]“全国省级晚报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持续两个多月的2009年阿富汗大选一波三折,最终戏剧性地收场,卡尔扎伊为这场西方主导的民主游戏再次作出注脚与承诺。一个远没有结束的迷局如何呈现在中国视野中,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时报》扮演了一个典型的把关人角色。本文就《环球时报》2009阿富汗大选报道中多元化的新闻源、核心主旨设定与报道的时间策略等进行分析,一窥其国际新闻纸、言论纸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10月29日在阿富汗新总统加尼访华的第二天,中阿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从联合声明的七条内容中可以探究,中阿关系有了深入且实质的发展。对声明的解读能够发现中阿历久弥坚的友好历史,其中当然也包含着中国在政治、安全和经济方面的预期。  相似文献   

15.
《军事记者》2007,(9):F0003-F0003
2007年7月19日,23名韩国人质在阿富汗被塔利班绑架。塔利班要求释放关押在阿富汗监狱中的所有塔利班人员,并要求韩国军队撤出阿富汗。由于阿富汗政府拒绝释放塔利班囚犯,塔利班于7月25日和30日先后杀死两名韩国男人质,后于8月13日释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舆论战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特点及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绿 《新闻界》2005,(3):5-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先后打响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四场现代局部战争。在这四场战争中,舆论战作为信息化战争时期的一种作战模式,与军事战紧密配合舆论战,主要以敌方意识形态为目标,通过各种媒介或渠道,运用意识渗透、政治进攻、舆论诱导等策略鼓舞士气,凝聚民心,分化瓦解敌对势力,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令其发生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变化,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它是达成国家战略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航空档案》2010,(4):F0004-F0004
美军打入阿富汗已经快要9年了,塔利班却从最初的溃不成军慢慢恢复了元气,他们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1979年12月27日夜,隆隆的炮声打破了喀布尔市雪夜的宁静,阿富汗政变了!哈菲祖拉·阿明的政府被推翻,巴布拉克·卡尔迈勒组成了新政府。苏联宣传工具按捺不住喜悦,于喀布尔电台宣布政变四小时后,异常迅速详细地报道了这一事件。这次阿富汗政变是苏联一手策划的。十二月上、中旬,当苏联在苏阿边境,集结兵力、  相似文献   

19.
环球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14,(13):13-13
焦点 塔利班:阿富汗大选的输家 4月5日,阿富汗选总统,不通路的地方就用毛驴驮票箱送选票;4月7日,印度大选也开锣,8.14亿选民,500多政党参加。  相似文献   

20.
我挨你说     
《大观周刊》2006,(42):87-87
众所周知,2001年12月美军打响阿富汗战争后,恐怖组织“大亨”拉登就藏进了阿富汗东部托拉波拉山区,并最终从美军天罗地网般的搜捕中神奇消失。令人惊讶的是。5年后的今天,阿富汗政府打算将托拉波拉山开辟成一个旅游景点,并斥资530万美元在当地修建宾馆。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到神秘的“拉登大本营”观光游览。然而,安全问题无疑是阿富汗旅游事业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