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0月,余参加“纪念高句丽迁都国内城2000年暨第三次全国高句丽学术研讨会”。12日上午,会议主办方组织与会代表参观高句丽文物、遗址,乃得再次参观集安市博物馆,于东展厅北侧展橱中部中层偶得一睹“高句丽印”。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世界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举行。7月1日,经会议审议通过,主体坐落于吉林省集安市的"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高句丽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吉林省境内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它不仅使吉林省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3.
货币代表财富。谁控制了财富,谁就控制了一个国家。那些企图控制货币的人或者是天才、政治家、爱国者,或者是无赖、奸商、投机分子,他们被称为货币贵族。美国经济学家布兰兹的《货币贵族》正是通过这些人的争斗,再现了美国历史上为控制货币而上演的持续百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的历史和民族问题之争由来已久。本文就高句丽民族的来源、迁徙、语言和周边民族的融合论证了高句丽民族是以貊系为主体融合其他民族而成,而高句丽语也是以貊系语言为主体形成的。结合高句丽语对高句丽民族进行研究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高句丽的历史、民族和语言的综合性研究给本文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一个更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句丽遗迹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更进一步促进了学术界对高句丽的研究工作,提升了遗迹所在地的世界知名度。文章概述了高句丽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分析了高句丽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指出进行高句丽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建设,是摆在信息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提出了高句丽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策略措施:收藏实体文献;采集虚拟资源;建设数据库;为科学研究、政府决策、旅游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陈涛 《出版参考》2005,(6):48-48
1337年至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断续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在这百年战争中,英国的各封建贵族都建立有自己的武装。这种武装力量体制同外敌作战也许还管用,但对于维护内部政权来说不啻是一种祸根。在这百年战争之后,英国内部各封建贵族利用自己手中握有的武装蠢蠢欲动,企图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经过一番分化组合,贵族分为两个集团,以兰开斯特家族为一方,以红蔷薇为标志;以约克家族为另一方,以白蔷薇为标志。  相似文献   

7.
辛文  吴波 《兰台内外》2004,(5):12-15
盛夏7月,素有“吉林小江南,国家生态园”美誉的集安市,热烈庆祝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在第28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425年之久的集安,在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这座边陲小城,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边境线长达203.5公里,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如今集安市有四张名片:一是世界遗产地;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是国家的生态示范区。如何将这四张名片打造成集安城市品牌,借“申遗”成功之机,发展集安的社会经济,档案工作如何配合中心工作做好服务,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集安市委书记王文刚。  相似文献   

8.
高句丽(BC37—AD668年)王系问题是高句丽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学界通常认为在高句丽705年的历史中,计有28代王,但对其王系世次、血亲关系等具体问题的认识却长期存在不同见解。中国《三国志》等正史俱有高句丽王的相关信息,但不够完整;朝鲜半岛第一部正史《三国史记》中有完整的高句丽王系,然而存在多处与中国正史记述相悖的问题。国内的高句丽研究起步较晚,且着重于族源、社会性质、文化属性、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以及对好太王碑等金石文献的相关研究,而对高句丽王系问题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尽管一些学者已经在相关领域中个别触及了关于高句丽王系的研究,但还都仅限于个案分析,以及在考证其他历史问题时对王系的旁涉,还未有系统研究高句丽整体王系问题的著作问世,零散且篇幅有限的关于王系研究的论文尚不足以全面解析高句丽王系世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一年一度的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举行,中国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沈阳故宫,盛京三陵三个项目,全部通过委员会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几年来,关于世界遗产的申报、开发和保护等问题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社会媒体(报纸、杂志、互联网)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将以成功申遗的“一宫三陵”为例,探讨世界遗产活动与档案的关系及其对档案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句丽王系传承是高句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和"年表",高句丽政权共有28位王。十二家正史《高句丽传》以及好太王碑记载了其中20位。《魏书·高句丽传》中有12位,是正史文献记载高句丽王数目较多的文献之一,但综合上述史料,发现其中正误并存,需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句丽后期的统治者,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继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对城民、谷民实行高压的统治政策。繁重的苛捐杂税和为防御外敌入侵,修长城、筑城增陴,民困木石之役,加上天灾荐至,年觳不登,城民与谷民流离失所。壮者流离四方,老弱饥饿卧死沟壑。在此败象之际,唐朝六次发兵攻打高句丽。又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尔虞我诈,四分五裂,从内部瓦解和削弱了政权机构,于公元668年,终于被唐朝击败,使称雄七个多世纪的高句丽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2.
高句丽民俗中,男女性关系远不如内地严谨,其后受中原文化影响,儒家思想盛行,但在这一点上还没有大的改变。考其原因,虽有人类社会进化次序的因素,但有一点,史家也不宜忽略:即高句丽的风俗,受到燕地影响很大。中原文化之人东北,也以燕地为主要渠道,而燕地风俗一直是比较淫荡的,高句丽民俗与燕地民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柳岚 《博物馆研究》2004,(4):43-56,42
高句丽王国存在于我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七百多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存。高句丽古墓是最重要的,它分布于我国吉林省集安、通化,辽宁省桓仁、宽甸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其中以辽宁桓仁(早期都城所在地)与吉林集安(中期都城所在地)数量最多,尤其集安市。对于高句丽古墓的石坟、土坟类型划分与年代推定经几代考古工作者、专家的不懈努力研究已经基本清  相似文献   

14.
拥有哈瓦斯出版公司的法国维文迪媒介集团1999年的营业额上升升31%,为416亿欧元(约合373亿美元)。其中10%的增长来自国内。哈瓦斯属于维文迪  相似文献   

15.
高句丽是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虽然这个民族留下的文字资料为数不多,但是他们却留下了大量记载着高句丽风俗文化的精美壁画。这些古墓壁画为人们研究高句丽这一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的少数民族文明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在集安发现多座高句丽时期规模较大的阶坛积石墓,非常引入注目,根据其规模和有关材料看,其应为高句丽王的墓。笔者从有关材料和考证认为,将军坟为长寿王墓、太王陵为好太王陵、千秋墓为美川王墓、西大墓为西川王墓、临江大墓为东川王墓。  相似文献   

17.
公元2世纪初,第二玄菟郡境内濊貊系土著首领宫正式建立高句丽政权。此后,高句丽与中原王朝、慕容鲜卑、百济、新罗、靺鞨进行了一系列的较量,互有胜负,其疆域也因此伸缩不定,变化较大。总体来看,高句丽前期以浑江、鸭绿江流域为中心,后期以大同江流域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强大王国。  相似文献   

18.
1337年至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断续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在这百年战争中,英国的各封建贵族都建立有自己的武装.这种武装力量体制同外敌作战也许还管用,但对于维护内部政权来说不啻是一种祸根.在这百年战争之后,英国内部各封建贵族利用自己手中握有的武装蠢蠢欲动,企图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经过一番分化组合,贵族分为两个集团,以兰开斯特家族为一方,以红蔷薇为标志;以约克家族为另一方,以白蔷薇为标志.这两个封建集团为了争夺王位,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自相残杀.由于这次战争以蔷薇为标志,所以称为"蔷薇战争".蔷薇又名玫瑰,所以也叫"玫瑰战争".  相似文献   

19.
《宁波晚报》是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一张综合类的都市报。2003年开始,集团对晚报实行“成本核算,预算管理,基数承包,超额分成”的“新政策”。晚报凭借集团赋予的经营权、分配权、人事权和经费审批权,两年来,在加快内部机制改革的同时,努力把报业经济做大做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2年全年利润为2700万元,2003年猛增到5200万元,同比上升91%;2004年为6321万元,继续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从集团范围内比较,2003年与2004年,晚报每年上缴利润都占整个集团利润的二分之一;从晚报自身比较,  相似文献   

20.
高句丽早期信仰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始宗教,但随着佛教、道教的相继传入,高句丽社会原有宗教信仰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原始宗教在高句丽社会底层的民间信仰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日趋没落,高句丽宗教信仰趋于多元化,上层社会则多以释道信仰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