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马显梅 《大观周刊》2013,(12):254-254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非常现实和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就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人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兴趣的培养。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提高素养的关键所在。学习能力依赖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图的确立。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2.
吕向梅 《大观周刊》2012,(51):369-370
英语教学中我们研究发现,学生们一旦有了兴趣,学生学习英语就有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从而高效率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那么英语课堂中怎样才能保持学生的兴趣不减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苟牧 《大观周刊》2011,(23):238-239
“兴趣”是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探究、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数学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他们的求知欲就会更加强烈,数学能力就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创造学习。  相似文献   

4.
曾于芳 《大观周刊》2011,(43):131-13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很早前就提出了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概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模式不能再是一味的老师灌输,学生被动学习,而是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让学生承担学习的责任,并且是高效学习。本文根据目前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现状和教学趋势结合本人长期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种切实可行的做法: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元认知策略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策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借助现代的教学资源和设备,改进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刘贤 《大观周刊》2012,(13):224-224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特别重要。这可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诱发学生兴趣的手段等,本文进行了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任玲红 《大观周刊》2012,(51):351-351
著名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当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才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这是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前提与基础。英语在国际交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世界第一大语种,学好英语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简家伟 《大观周刊》2011,(43):87-87
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兴趣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学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甚至会达到使人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要较好数学,就得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学质量才能提高。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8.
陈子敏 《大观周刊》2013,(2):104-104
学习贵在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尤其重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学生学可的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耐是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引导的。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方洁 《大观周刊》2012,(43):367-368
本文以元认知理策略对高职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元认知的培养,指导学生将应用元认知策略应用到自主学习中去,通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监督学习策略的执行情况,最后进行学习总结和纠正,最终提高英语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丽 《大观周刊》2010,(46):102-102,66
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孙慧芳  甘莉萍 《大观周刊》2012,(20):245-246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外语教育工作者及研究人员越来越认识到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各种心理因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影响,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自主学习不仅是当今社会对创新和实践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且是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本文从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出发,在前人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下,浅析大学外语课堂上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外语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2.
张幸 《大观周刊》2011,(25):118-118,102
学习风格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然而学生往往只运用自己擅长的学习风格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是许多学习问题是需要不一样的方式才能得到委好的解决。因为自主学习是当今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的培养学生学积能力的学方法.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方法策略的激发都有利于护展学习风格。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应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扩展其学习风格,更好解决不同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3.
张忆嵘 《大观周刊》2012,(6):234-234
“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为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郁葱 《大观周刊》2012,(44):302-3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运用范围最广的交际语言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学得轻松、愉快、牢固,学习就会有成就。促使学生发展的起点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精心保持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学习上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相似文献   

15.
张兵 《大观周刊》2012,(3):248-248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这些内容包括:生动地引入新课以激发学习兴趣;师生的角色转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等,同时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吴文斌 《大观周刊》2011,(33):236-237
新一轮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方式,是初中英语学习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了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从认真预习,自主探索;突出学生主导地位,体现学生为中心;创设情景,营造良好气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学法指导;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六方面总结出自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7.
薛艳菊 《大观周刊》2011,(35):180-18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课标”这些理论走进课堂,让学生充满学习英语的乐趣呢?通过看、听、说、玩、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  相似文献   

18.
杨洪环 《大观周刊》2013,(5):204-204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是迈向学好英语关键的第一步。就小学来讲,低年级的学生出于对英语的好奇,大多数学生对英语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到了小学高段,学生的兴趣就发生了弱化。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到了五、六年级时两极分化的情况已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9.
由传统的文献信息中心向新型的学习服务中心转变,是当前网络数字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必然选择,更是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对辽宁省全民学习中心进行实证研究,结合慕课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在对学习中心特征及功能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展望了公共图书馆学习中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何高富 《大观周刊》2013,(12):220-220
当前,许多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采取填鸭式、注入式的方法,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则是重灌轻导、重讲轻练,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苦学、厌学,对双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更无法谈及。为改变这些弊端,我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了“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操作,即通过教师运用多变的手段,精心设计、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觉自主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