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琼  张浩 《现代情报》2013,33(5):112
针对物流园区供应链节点的任务环境引入情境感知计算分析模型,设计了一个物流园区供应链智能信息服务框架,并基于本体的方法构建了园区多维分层用户情境元模型,最后,从两阶段情境上下文推理方法和情境模式匹配与服务信息推送两个方面,对园区智能信息推送服务进行了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2.
张赛 《科教文汇》2008,(23):221-221
随着物流业的兴起,我国对区域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影响区域物流园区规划的主要因素的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MP方法)建立区域物流园区规划方案的优化选择模型,并运用模型对区域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选定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流业的兴起,我国对区域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影响区域物流园区规划的主要因素的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方法)建立区域物流园区规划方案的优化选择模型,并运用模型对区域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选定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一个物流园区的交通组织设计来讲,能否提供平安、畅达、环保、快捷、高效的交通环境至关重要,是保证其物流功效可以获得顺利实现的基础,因此科学、有秩序的物流园区的交通构造(内部和外部)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部分着眼于对物流园区内部交通组织、园区出入口跟随交通组织和园区集散通道交通组织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开发园区用地问题一直是研究重难点,作为开发园区主导用地类型的工业用地,影响并决定着开发园区整体用地规模数量及空间布局。基于ArcGIS的30米×30米网格法及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将国家级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典型实证对象,遴选高程、坡度、公路辐射度、生态保养度、工业用地、征地拆迁等6项指标,判识工业用地空间开发适宜度,高、较高、一般、较低、低占比分别34.74%、22.18%、25.61%、13.63%、3.84%,较高值及以上接近60%,区域总体适宜工业用地开发;运用SPSS趋势回归分析法,选择对数模型预测未来工业用地需求量,并与开发区工业用地开发适宜度属性挂钩分析,模拟开发区工业用地空间布局演变;归纳外延拓展型、工业主导型、高效协调型等三种用地模式基础上,提出用地布局优化的具体方案措施,促进园区产业优化升级及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杨磊 《大众科技》2005,(12):209-210
文章论述了物流园区在物流发展中究竟应当扮演什么角色,物流园区的需求从何而来等等这些实际的问题,并就区域性物流基地和产业园区的市场定位和经营方向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7.
许祥鹏 《科技广场》2014,(7):208-211
通过对长株潭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借鉴相关案例,提出长株潭应该规划建设一个多功能综合性汽车产业物流园区。最后对园区的定位和建设规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传统空间划分模型中的势能模型,通过建立物流园区综合实力指标体系修正原始模型中"规模"参数,并引入作为物流园区存在前提条件的通达性因素测度"距离"参数,进而运用基于通达性分析的改进势能模型界定物流园区的辐射范围。最后,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物流园区为例,在GIS软件中对改进的势能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9.
朱丽芳  徐颖蕾 《内江科技》2009,30(8):124-125
本文结合浦东空港物流园区实际情况,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物流需求量的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型,对浦东空港物流园区2008年至2012年的物流货运量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和检验得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货运量的增长幅度,对于物流园区的物流货运量进行具体情况分析,对于现有物流园区的发展,今后物流园区的扩建,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产业配套园区作为工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有利于弥补传统园区的不足,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产业配套园区的空间布局原则和规划思路,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物流园区各个子功能中,配送是直接与客户相接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配送的速度、成本以及效益。因此,研究物流园区配送路径的优化问题,是物流园区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物流园区的配送路径问题,构建出配送路径最优化的数学模型,基于该优化问题设计相应的遗传算法,利用Matlab进行实验仿真,得出配送路径的最优解。实验结果体现了遗传算法在解决路径优化问题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物流园区实现信息资源规划的意义和办法进行探讨,提出信息资源规划的理念,阐述物流园区实现信息资源规划的意义,并给出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物流园区信息管理平台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3.
物流园区数量确定和选址规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经辉 《软科学》2006,20(2):66-70,75
通过分析未来我国中心城市的布局结构,提出了划分物流功能区域的方法;同时以物流园区的布局与城市的布局结构相适应为约束条件,以物流园区建设成本、管理运营成本和配送成本三种成本构成的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构建了物流园区数量确定和选址规划的约束非线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相应的算法研究;最后,通过实例对该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1)
随着京津冀协同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河北省面临前所未有的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的历史机遇。在产业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港口物流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港口物流园区的合理规划和健康发展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产业转型背景下河北省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适合河北省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的具体建议和策略,为促进河北省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先建立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对物流园区的绩效进行评价,并在实例中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求解。结果说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物流园区进行绩效评价具有有效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配送中心型物流园区选址的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配送中心型物流园区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流园区选址模型--CFLP法,给出了配送中心型物流园区选址问题的一个量化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科技工业园的筹建包括确定科技工业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等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和步骤。同时,对政府主导型园区、企业主导型园区和大学科技园这三类工业园的筹建既有共性的地方,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教育空间布局反映了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地理位置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然而,我国教育资源空间布局长期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按照区域要素差异区别发展不同区域的观点,势必改变我国教育空间布局的传统思路和模式。本文对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我国教育空间布局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与东盟国家的国际开放合作越来越紧密,广西积极构建与东盟交往的经贸合作通道,在这通道上口岸与相应的产业园区是重要的网络节点,为了推进南宁—崇左—凭祥经济带建设,加快广西与东盟经济贸易快速发展,广西崇左市采取"前岸后园"的发展战略,为了战略顺利实施,立足和利用各边境口岸,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推进通关便利化,完善口岸物流交通体系,建设各类服务口岸的物流园区,发挥口岸物流园区的聚集、分散、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汇总的功能,不断创新物流园区服务,是这一战略成功的物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合理性决定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针对国家和各省市科学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内涵界定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指标体系,以系统聚类分析法为核心设计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模型,并对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进行空间布局.本论文研究旨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工作提供理论方法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