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庞博 《兰台世界》2023,(S1):194-195
<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考验个人信息管理能力。个人数字档案能为工作、学习、生活提炼总结经验进行决策安排时,提供历史依据、现实关照、未来计划、发展脉络、事件详情等内容参考。而获得感作为个人行动的内生动机,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促发人们采取实际行动。一、个人数字存档获得感的基本内涵1.数字获得感的概念界定。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人民收获满满,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科技的发展则让人们拥有更多表达方式和存储渠道,产生更多的数字获得感。  相似文献   

2.
《中国档案》2014,(3):67
印度:开发"可信数字仓储"延长电子文件寿命目前,印度城市计算机发展中心成功研发"可信数字仓储"(Trusted Digital Repository),该项目是国家数字保存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获得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门的支持。项目首席研究员表示:"当前,数据由各州以电子形式形成。但将来形成数据的软件过时,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可信数字仓储将保存任何可能丢失的数据,因为它  相似文献   

3.
以老年人为代表的数字弱势群体的“数字化生存”成为建设数字包容社会的重要问题,然而相关的实证研究却较为缺乏。为此,文章利用一项老年人样本数据(N=593),检验数字素养、数字社会参与及数字反哺对老年人数字获得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老年人数字素养整体偏低,各维度由高到低分别为物理接入技能、信息搜索技能、沟通协作技能、数据安全意识和数字内容创造力;数字时代老年人在宏观层面(政府赋权、公平正义)的获得感高于个人层面(个人情感、资源获取)的获得感;数字素养正向影响老年人数字获得感;数字社会参与在“数字素养—数字获得感”路径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素养正向调节弱数字素养老年人的获得感,正向调节高数字素养老年人的参与度。应明确尊重老年人主体性地位的数字发展战略,构建个人、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适老性发展方案,防止老年人获得感钝化及相对剥夺感侵蚀。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07,(3):64-64
继2006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方正“报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简称DAM)科研项目近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肯定。该项目由北京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数媒事业部技术负责人、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东岩博士领衔开发。  相似文献   

5.
正长春市平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以档案管理软件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国家档案局科研项目3项,获得了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其主要软件产品纳入国家档案科研成果推广计划。主要经营:电子文件归档及数字档案管理软件产品研  相似文献   

6.
薛柏 《科技与出版》2014,(4):121-123
伴随着数字化的浪潮席卷出版界,国内对于数字出版研究的热情持续高涨。各类基金项目对于我国数字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然而,我国各类基金项目对数字出版的支撑与扶持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偏向宏观层面,项目较难获得;二是产研脱节;三是国家出版基金的"缺席"。要想解决这几个问题,建议有如下对策:一是行业协会扶持,支持行业发展;二是企业设立基金,实现产研结合;三是国家出版基金的适度倾斜。  相似文献   

7.
数字鸿沟,也叫知识鸿沟或知沟。数字鸿沟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对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迁移,最终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  相似文献   

8.
信息落差往往导致知识乃至财富上的差距,社会范围内的信息饥渴、信息焦虑问题的解决亟须深入推进国家层级上的信息公平和数字包容。文章以缓和公众信息获取的失衡为出发点,梳理国家宽带政策、公共图书馆和数字包容三者的内在联系,探讨公共图书馆在践行国家宽带政策和促进数字包容中的角色定位。结合美国公共图书馆融入国家宽带政策、开展数字包容服务的实践,以数字准备、数字就绪、数字参与三个环节分别呼应数字环境、数字能力和数字实践,构建数字生态系统运行架构,并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建设数字生态系统的有益启示。图2。参考文献48。  相似文献   

9.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有助于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获得感,激活乡村文化振兴活力。论文以宁夏为例,探讨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对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对大部分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且可获得性与可适应性均对可接受性的正向影响较大。因此,推动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建设,增强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可以从提高资源包容性、发展综合性角度定位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优势特色,从引导服务公平性、投入均衡性角度完善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政策机制,从完善内容匹配性、结构互动性角度提升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新时代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其所具备的大数据分析、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为智慧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使图书馆获得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活动的应用形式,包括智能搜索与挖掘、智能语音合成、智能阅读助手、智能数据分析、智能推荐、智能代理。目前,利用人工智能开展数字阅读推广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国家、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努力。未来,人工智能必将成为数字阅读推广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期刊数字化版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贤 《编辑之友》2011,(7):99-101
2010年5月27日,湖南师范大学魏剑美副教授,状告龙源期刊网站,在没有获得其数字版权的情况下,登载其58篇文章,以及照片。但在这次龙源期刊网事件中,作者只告了龙源,没有告期刊社,龙源也没有追加被告,是期刊社没有任何责任吗?而在美国及欧洲许多国家,网络内容提供者ICP,责任高于网络服务提供者。阻碍期刊数字出版发展有版权和标准两个问题。自面世以来,数字出版的传播方式和盈利模式得到了国际上  相似文献   

12.
国家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及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发展数字出版产业作为国家文化建设、出版传媒产业发展、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抓住这次机遇成立上海世纪创荣数字出版科技有限公司,进军数字出版产业,肩负起集团数字出版产业的重任,凭借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完美结合,以“辞海悦读器”为契机,肩负着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与产销模式整合与创新的时代重任,依靠国家政策和自身的产业优势开启了数字出版全新的渠道架构。  相似文献   

13.
零,用做汉字的数字,在出版物上使用时,应当遵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宣部新闻局出版局1987年1月1日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试行规定》)。汉字数字写法与阿拉伯数字有如下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尉伟  胡大海 《出版广角》2021,(21):68-70
5G时代的到来使媒介的边界日渐模糊,数字化转型成为期刊出版的新业态.当前,老年数字消费迎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政策利好,获得发展机遇.如何利用政策利好抢占老年数字消费蓝海,如何落实顶层设计,如何针对市场细分的跨界融合加大选题开发力度,是当前的老年期刊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亟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以下简称LAC)以数字政府建设框架为指导依据,找准自身的职能定位,即国家数字记忆建构中心、国家数字信息管理中心和国家数字文化服务中心.文章立足于机构改革背景和数字转型战略,对LAC现行政策文本和实践项目展开调查,从理念、政策、技术、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16.
出版概念的核心是复制,数字出版概念的核心是重复使用。无论传统意义上的出版还是数字出版,版权都具有战略性、资源性意义。出版商或网络传播商可以通过契约的方式,获得版权授权。从版权角度来看,我国的内容产业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版权的认识不够、定位不清楚、数字出版平台的建立具有一定盲目性等。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解版权,整合版权资源,集约版权;要进行版权资源、人才资源以及特定作品市场资源的联合;还需要国家的规划指导、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支持,从而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数字出版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尤为突出。数字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自国家在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也取得骄人的成绩,但与这些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为此,我国应不断调整、加强有关数字出版产业的政策。本文梳理了国外主要国家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比较分析其先进经验,以期为我国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倪代川 《档案学研究》2020,34(6):119-127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纵深推进与现代信息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开放不仅成为数字时代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主旋律,而且是大数据时代数字档案资源基本发展态势。文章在分析数字档案资源开放环境与开放价值基础上,从数字档案资源的开放协作、开放共建、开放共享、开放共治与开放创新五个方面全面阐释了数字档案资源开放化发展态势,为新时期国家数字档案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思考,推动大数据时代数字档案资源的开放利用,满足信息社会用户数字档案资源多元化利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是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工程,也是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期间在数字出版方面的第一号工程。该工程将形成数字出版所需的重要技术装备,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必将促进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壮大,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进步与变革。为此,本刊记者就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的背景、主要工作内容及其未来影响等问题专门采访了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司负责人、“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立项工作组组长谢俊旗,以下是采访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保存项目的成本包括保存成本和访问成本,其中保存成本包括保存项目的运行成本和数字资源的提交成本,访问成本指用户访问的时间成本。数字保存经济价值的体现形式有条件价值、用户收益与净经济价值、效率影响、保存特藏收益,其中保存价值包括支付意愿和接受意愿,用户收益是指用户使用数字保存可以获得的净收益,净经济价值是数字保存的净价值,效率影响是指数字保存对目标用户群体的贡献,保存特藏收益是指用户访问获得的数字资源中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获得的部分所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