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常的教学思维是从课文到作文,也就是教师在讲授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学着写作文,学生以课文为范文,依照课文的模式去写作文。可大多数学生不知从何写起,久而久之,学生怕作文,离课文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2.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许多不足 :语文课本每单元之后几乎都有写作训练内容 ,但没有具体的写法指导 ;范文很难找 ,很大一部分课文都不能作为范文让学生充分利用 ;作文教学的模式僵硬死板 ,囿于技法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某种角度上说 ,当前的作文教学已陷入了困境。造成这种处境的原因很多 :没有权威的作文教材 ;学生阅读量小 ,视野狭窄 ;课文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课文很难作为范文启发学生 ;部分教者误以为大讲特讲技法就是“授人以渔” ,殊不知那些抽象的名词、术语并不能让学生心领神会。如何使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 ?指导学生投入到…  相似文献   

3.
田迎秋 《考试周刊》2014,(30):50-50
<正>作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一篇高质量的作文,甚至是满分作文,除了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外,还必须有健康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文笔、较高的文学修养等。1.高一要打好基础高一是高中的起点,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停留于初中。教师要至少测验一次学生的作文实际底子,看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语句流畅能力如何、字迹卷面如何,在此基础上制定所教班级作文的奋斗目标。首先,督促学生学好课文,把课文化解为作文素材,积累常见的作文设题角度,见识如何利用高中语  相似文献   

4.
大概不会有人怀疑,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各类课文教学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我们的课文教学效果到底如何呢?《中学语文教学论》作了充分的调查分析后指出:“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12册语文教材,共360篇课文。遗憾的是,尚不能说已经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虽然大力提倡读写结合,提高作文能力,但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与教材中提供  相似文献   

5.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习.作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习写作,教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它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知识与技巧,逐步做到能说善写,养成作文习惯,形成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作文离不开模仿,模仿对象首先是讲读课文。不但要教会学生模仿什么,怎样模仿,而且要把课文真正地教好。  相似文献   

7.
以课文为例,读写结合,教学生进行仿写,能够解决目前初中作文教学无本可依、指导无法等诸多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写作技能,是教学生学习写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写作文。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到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每一课,每一单元,都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思想;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语文教学与作文知识的传授分割开来,即课文归课文,作文归作文,二者之间少有关联。这就是学生感到作文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耍知道,作文是由字、词、句、段、篇构成的。低年级的教学,如果不是在教学生识字的基础上认真引导学生组词、扩词、造句,或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话等练习,到了中高年级哪有基础进行写作呢?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如果只是从旬段到篇章,从大意到中心,从分析到归纳讲得头头是道,不从课文中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方面给学生进行详尽的讲解,不在“借鉴”上进行点拨指导,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低下,不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不精于写作的技巧,使得作文教学成效无法提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作文难写、难教的原因首先是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课文应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范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一般采用传统的“块块教学法”。教师总是把课文分成段,一课时教一块。教师对每段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详细地讲解、翻译和举例,老师讲,学生记,堂堂老面孔,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提不起兴趣,这种教学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课文应首先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段教学。按照这一要求,我在实际教  相似文献   

11.
现行教材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因为相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所以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相脱节,造成讲课是讲课,作文是作文两张皮的情况,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我们提倡随文抒写。所谓随文抒写,就是在课文教学时,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一处或几处着笔点,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和联想,或想象结果、续编故事,  相似文献   

12.
过去教作文,有一个老办法,就是教学生开头怎样,中间怎样,结尾怎样。结果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不具体,不真实。我们经常想: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读了三、四百篇课文,其中有不少是学习写作的范例,可为什么作文能力总是提高很慢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读和写分家,忽视了在讲读教学中为孩子们写作打下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作文指导。一、紧扣教材,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3.
温静 《山东教育》2005,(34):34-34
一、阅读与习作相结合 作文教学和阅读紧密结合。我们教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章或是结构清晰,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构思独特,对学生的习作都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广泛摄取素材的基础上,我首先以这些范文为对象,结合课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如对各种动植物、景物、场面的描写和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等。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如如何写人记事,如何写景状物,并引导学生在范文中找到联系点,用以指导自己的习作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在作文教学中,针对学生阅读面狭窄,作文中细节描述不到位,写作技巧不正确,缺乏写作素材等问题,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文这一有限资源,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和作文质量。一、读写结合,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基础教师进行写作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多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题材选取背景、作者的布局谋篇思路等。阅读时要求学生带有目标,仔细思考作者在文章用到了那些写作方法,怎样才能将这些优美语段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学生阅读结束后,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为:言之无物与无物言之。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作文教学和复习时做了以下一些探索和尝试。一、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携手并进1.从课文中挖掘素材,丰富训练。学完课文后,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出略点、隐点、续点、触点进行扩展、补充、接编和改写。如我们教过古文《陋室铭》之后,学生对这种短小精悍的骈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引导学生写《学习铭》《作业铭》《上课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是教师不善于引导学生用好教材和生活这两大资源。教师要善于将课文作为作文技法和言语形式的参照蓝本,以学生生活作为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形成以课文为模、生活为核的农村作文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作业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的作文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更难。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布置作业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不可敷衍了事。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提起作文,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教师难教,学生难写。作文教学不仅是教师在作文课上向学生讲授写作文的技法,而是在平时讲授范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感受作文的写作特色,教师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一、教好课文 启迪思维每一篇课文 ,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这些都可能成为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作文灵感的钥匙。因此 ,紧扣每篇课文的特点 ,深入剖析课文 ,适时、适度地指导学生照“样”作文 ,可以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思索 ,受到启迪 ,练好作文基本功。这样做具有直观形象和知识迁移快的特点。如 :《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文是一篇参观记 ,教学这篇课文时 ,应抓住课文按参观顺序有重点地介绍所见所闻的特点 ,使学生在写参观记、游记方面得到启示。随即指导学生“照样子”写《参观×××》《游×××》,几乎所有…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一直制约着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影响着学校的全面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师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激发兴趣;教给学生,处理好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利用课文,读写结合,结合现实积累素材;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家校形成合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本文在作文教学中摸索出来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