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互联网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及其教育规律,探讨了互联网在青少年成长中的消极作用,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减少和预防互联网不良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在培养青少年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过程中,美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使青少年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而且对于青少年在德、智、体几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美育对于培养青少年的革命人生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美育的感染和陶冶,使青少年受到思想教育,或则震聋发聩,立竿见影,或如雨露滋润,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3.
《海外求学》2003,(20):58-60
以应试为目的和早期教育负担过重,使韩国青少年受到很大的压力,权利受到侵犯,身心健康受到威胁。一种被韩国媒体称为“爱的鞭子”的体罚,甚至被堂而皇之地写进了教育部门的文件里。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极易受到不良倾向的诱惑而走上犯罪道路。为了预防犯罪应建立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三道防线。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对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矫治。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网络世界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学会利用网络,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前所未有的媒体巨变使人类文化受到了空前的影响,而这些影响的两面性也给人们带来负面作用,其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如何抵御这些影响,提高青少年的鉴别能力,是教育的责任,也是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本文阐述了在基础教育中实施影视文化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欣赏和鉴别能力以及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并对建立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影视文化教育体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吸毒的社会心理学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雄鹰  杨玲 《河西学院学报》2003,19(1):104-108,112
青少年吸毒是给青少年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其严重危害的不良社会现象。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青少年吸毒的现状之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社会心理成因.  相似文献   

8.
武海燕 《考试周刊》2010,(32):169-170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增长知识的黄金时期。篮球运动作为一项独特的运动项目,其运动价值受到人们的重视,更受到青少年们的喜爱。经过调查研究,青少年在高中阶段体育课的选项中,选择选篮球项目的比例最高。本文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篮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毋庸讳言,目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比较突出,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茂名监狱作为市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基地,近年吸引有关部门多次组织青少年学生到此开展警示教育,让违法犯罪人员现身说法,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受到生动、形象、终身难忘的法制教育,警示效果明显。笔者根据在茂名监狱从事监管改造工作中的一些观察和体会,对茂名监狱近年接收劳动改造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性发育、性成熟年龄提前,加之各种文化传播媒介的冲击,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困惑。他们对性健康知识的需求如果不能从正规的渠道得到满足,就会受到不科学、不健康信息的误导,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是初级中学生物教学  相似文献   

11.
樊晓仑 《考试周刊》2012,(37):114-115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体育运动的多样性造就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人格的完整性,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本文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就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制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内在需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也是当前教育系统工程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法制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政策引导,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应从课堂教育为主向家庭、社区延伸,形成社会化法制教育网络,使法制教育在全社会的共同营造下和谐地落实到青少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李红 《考试周刊》2015,(19):165-166
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为人类提供各种知识技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各种诱惑和挑战,人们的心理防线受到严重的冲击,因此青少年心理及道德品质的提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校和家庭在这新的教育背景下,应更积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本文从心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出发,探讨了中职校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地位。  相似文献   

14.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指导是性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青少年的性行为不仅受到性生理发展的制约,更受到性心理发展的支配。随着青少年性成熟的提前到来,青少年性教育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难点就是性心理指导。本文主要讨论了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就是一个人不仅要在生理上健康,而且在心理上也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目前,广大青少年的心理受到严重干扰。这表现在学校的教育脱离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片面强调服从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主体及主体的价值选择,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教育方法上的体罚、训斥产生的心理对抗;市场经济的物质导向和腐败现象等刺激了青少年的需求和欲望,使之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家庭问题导致的心理障碍,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心理健康又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万荣 《下一代》2010,(6):13-13
铁岭市银州区老人谢严森最的自己投资办起了上海世博会图片展,以此来教育青少年,受到青少年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当互联网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我们的生活时,青少年使用网络的人数日益增加,他们在享受网络的诸多便利的同时,其心理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从自我同一性理论角度分析青少年网络戍瘾问题,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在简述艾里克森(E.H.Erikson)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同一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发,又一次把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升成为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如此高度关注,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9.
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在思想品德的建构进程中,会受到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着重阐述其影响因素,并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Internet)是一种新兴媒体,它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社会迈向了网络时代。时至今日,网络也已敲开中国的大门,向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渗透。互联网的使用对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就如一把“双刃剑”。本文主要就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应从社会、家庭、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方面着手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