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一、忌从思想角度归纳段意。所谓段意,指的是一段文章的主要内容,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这段写了什么”,而不是“这一段说明了什么”或“表达了什么”。如《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把段意概括成“说明志愿军同朝鲜大娘的感情深”就不符合要求,应概括为:“叙述了志愿军与朝鲜大娘告别的情景。”二、忌用不完整的句子归纳段意,段意应该用完整的句子,而不是词或词组。后者只能用以编拟文章的提纲或小标题。段意与提纲及小标题共同点——都是对课文内容分段的概括。不同点是:段意是对一段内容的简缩或基本概括;提纲则是用短语对该段内容  相似文献   

2.
程忠学 《中学教与学》2003,(2):17-17,24
段意是在文章结构的划分中 ,每个段落在内容上表现出来的主要意思。归纳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步骤 ,也是阅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能否准确地归纳段意 ,这是检验是否读懂了段落的重要标准之一。怎样归纳段意呢 ?这要求先阅读再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 ,从文章的结构、内容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东西 ,用文章中的词句或自己的话把段意概括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 ,归纳段意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归纳段意 ,要明确段意的两点基本要求 :一是“简明” ,即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段意。二是“扼要” ,即把段…  相似文献   

3.
旅习设计 概括这篇课文的欲意: 第一较:在二确的段意后面画“材” 1。我冲、拍狗走在打猎回来的路上。() 2.我走在打猎回来的路上,小麻雀被猎狗发现了。() 3.小麻省被猎狗发现了。() (参考答案:第三个段意抓住了主要内容,是正确的。) 第二段:修改段意 老麻省从树上飞下来,蓬起全身的羽毛。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它呆立着不动,准备一场搏斗。 (参考答案:老麻省飞下树,用身体掩护着小麻雀。) 第三段:编写段意 { (麻雀(猎狗(我( 2.写段意 (参考答案:1.魔选择“昧雀”的角度。2.没意:小麻雀得救了。) 俘析 这节课之首,已布健学生预先编写段落…  相似文献   

4.
星期天,爸爸在收拾我的小房间时,发现了一只积满灰尘的收录机,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满不在乎地一挥手,说:“坏了,不要它了!”“什么?!几百元钱的东西就随便扔了?好大的口气!”爸爸的脸一下子变得十分严肃,他一边小心翼翼地用抹布拭去收录机上的灰尘,一边对我说:“峥峥,你知道爸爸小时候的生活吗?”  相似文献   

5.
概括段意是一种思维训练。我运用以下六条规律,引导学生理清句间层次,抓住概括段意的思维点,效果较好。 一、总分关系意在“总”。 对于那些采取总述与分述或概括与具体叙述的段,要根据总述句或概括句来概括段意。如:《草原》一文中第一段的第一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这一总述句概写了作者初见草原时的总印象,可从这里入手概括段意。 二、层层深入意在“后”。 有的段中的几层意思,存在着  相似文献   

6.
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一是要全面,二是要简要。在将各段段意进行合并的时候,要进行删减、合并和连接。比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共分为三段,第一段的段意是“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决心早日回到祖国”,第二段的段意是“美国当局用种种手段迫害钱学森,阻挠他回国”,第三段的段意是“在世界主持正义的人们关怀下,在中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怀下,钱学森回到了祖国”。要将这三段的意思进行合并,一是要在一、二段的段意间加上表示转折的词,如“但是”,二是可以将“在世界主持正义的人们关怀下,在中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怀下”合…  相似文献   

7.
挥手昨天早上,我在阳台上看风景,发现对面女生宿舍里一位漂亮的女孩拿着手绢在向我挥手,我也向她挥手;然后她跑到另外一个窗口再跟我挥手,我也跟她再挥;后来她又走了,到第三个窗口跟我再挥手时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她在擦窗户……一张纸条有个犹太人看到地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往地下挖5米,就会发现珍宝。”于是,他挖了5米深的坑,结果,又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再往下挖10米,就会发现珍宝。”于是,他又挖了10米。最后,他又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是一个犹太人的古老玩笑,你试着爬上去吧。”往少里说“费根同学,请问,2乘以2等于几?…  相似文献   

8.
一、忌从思想角度归纳段意所谓段意,指的是一段文章的主要思想,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一段写什么”,而不是“这一段说明了什么”或“表达了什么”。如《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把段意概括成“说明志愿军同朝鲜大娘的感情深”就不含要求,应概括为:“叙述了志愿军同朝鲜大娘告别的情景。”二、忌以提纲形式归纳段意归纳段意,旨在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领会文中的中心思想,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段意  相似文献   

9.
举手发言     
“上课一定要举手回答问题,一定要!”这是华老师第一次来上课时的前几分钟,我暗暗下了决心。上课铃声终于响了,我的心不禁一沉。课上了一会儿,老师说:“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这一课的段意啊?”教室里非常安静。我的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怦怦地跳个不停。我偷偷地用目光扫视了一下,有的同学低头默坐,有的同学摆弄着笔,似乎老师根本没说过这句话似的。  相似文献   

10.
概括主要内容是小学五、六年级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如何才能归纳好主要内容呢?请您听听我的体会吧。我概括主要内容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个是段意连缀法,另一个是课题扩展法。段意连缀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每一段的段意进行删除和补充,然后连接起来。用这个方法概括主要内容首先需要归纳段意,而归纳段意要注意三点,那就是要做到完整、通顺、简洁。完整就是这句句子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是“某某某,干什么”的句式。做到了完整,还要注意通顺,读起来没有拗口的地方。最后就是要简洁,把形容词和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词去掉。概括完段意,要把…  相似文献   

11.
学习分段和概括段意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以《爱迪生》为例,谈淡我是怎样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段和概括段意教学的。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给课文分“逻辑段”。学生通读课文以后各抒己见,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的分段方法:一种按写作方法即总分关系分;一种按  相似文献   

12.
男生·阿K     
迷路阿K有次去北京旅游,想去参观清华大学,不料迷路了。阿K遇见一位文质彬彬、抱着几本厚书的教授。“请问,我怎样才能到清华大学去?”教授思索了一会,语重心长地说道:“读书,只有不断地努力读书,你才可以去清华大学。”挥手那天早上,阿K在阳台上看风景。突然,他发现对面女生宿舍里一位漂亮的女同学拿着手绢在向他挥手,他也马上向这位漂亮女生挥手;然后漂亮女生跑到另外一个窗口再跟阿K挥手,阿K也跟她再挥手;后来她走到第三个窗口跟阿K挥手时,阿K才反应过来,原来她男生·阿K@小乔  相似文献   

13.
“外婆!我在这儿呢!”我慢悠悠地从田地的草堆中探出 身来,一边挥手一边呼喊着,然后向外婆小跑而去。“你这鬼丫 头,害我找你老半天!”外婆用她那为寻我而呼喊得嘶哑的嗓 子数落着我。“哟,你再这样骂,小心她跟林子里的那些鸟儿一 样,被你骂跑,再也不飞回来了。”邻居奶奶开玩笑地说。“她 要是不再来,我还落得个清静。”外婆故作生气地说。我笑嘻嘻 地说:“我是不怕骂的鸟儿。”一串笑声,把整个村子里的人都 逗得乐呵呵地笑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一个很安静的中午,我正准备午睡,却看见了席暮容的一句话:“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在雾里挥手别离……”想起了故乡,就不免想起了故乡的父亲--我的老爸。挥手别离了爸爸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今天却又莫名地想起,而且很有感悟,那种思念的感觉很强烈,这么多年的点点滴滴又涌上我的记忆。对从前  相似文献   

15.
一位学生写他离开父母到外村上五年级时,母亲送别的情景:“走了二里路,妈妈要和我分手了。妈妈对我说:‘你要听老师的话。’等我走远了,妈妈还在向我不停地挥手,说:‘再见,再见!”’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从四年级起,要求学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当前,在阅读教学和考查中,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普遍受到了重视,这是很可喜的。但在考试的时候,同学们都感到分段、概括段意很难。因此,得满分的只有几个“尖子”,大多数学生得分很少,有的甚至得零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时,走了过场,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近,发现有些四年级老师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的做法很好。 (一)上专题指导课,讲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的方法。在专题指导课上,有的老师给学生讲划分段落有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用段内主句概括段意(1)总分关系的,一般总的一句是主句。先概括后具体写的,一般用概括的一句做段意。如《猫》的第一段有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可以作为这段的段意。段中有总结句的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毛驴骗子     
一位老人正 骑 着毛驴赶路,突然 有个小青年对老人 挥了挥手,还大声吆喝着:“喂!朋友!你好啊!” 老人赶忙回答:“谢谢小伙子,我挺好!” 不料小伙子却轻蔑地撇撇嘴:“我是问毛驴的,又没问你,你凭什么多嘴?”说着还得意地笑笑,仿佛正在庆贺自己的胜利。可也就在这时,老人突然伸手打了毛驴一个耳光,还骂了一句:“你这骗子,早晨出门时还说今天不会碰上你的朋友,怎么刚才就碰上了呢!” 小伙子听了尴尬万分,再看 那老人,脸上全是灿烂的笑容! 咖啡酌品 有句名言:必须用魔鬼的剑 砍下魔鬼的头。 怎么砍?就照上边说的:第 一,不必客…  相似文献   

19.
史峰 《师道》2010,(7):109-109
儿子在两岁半的时候,拿一支彩笔,在雪白的墙面上一挥手画下了一条红色的弯线。当时,我刚要用“恐吓”的方式让儿子住手,但是恶狠狠的话语还没有喊出口,我就猛然想起了我的那些“作品”……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段】 《一次著名的冲刺》,讲述的是马拉松运动员杜伦多·派特利在最后冲刺时,因体力不支五次摔倒在地,最后在医生的搀扶下第一个跑过终点的故事。概括段意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时,我以重点段第2自然段为抓手,在学生多次朗读并理解“蹒跚”“不屈不挠”等词语后,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这一段的段意。以下是课堂交流时的实录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