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八四二年一月一日,德国激进资产阶级的代表汉泽曼、康普豪森、梅维森等人,在莱茵省的经济中心科伦市创办了《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简称《莱茵报》)。莱茵报的宗旨,最初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倡导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经济改革。该报第一任主编赫夫肯说:“进一步扩大关税同盟,发展德国的商业和商业政策,把德国的民族觉悟从阻碍统一的一切事物下解放出来——这一切看来就是所有德国报纸的最崇高的任务。”在他任主编期间,报纸主要是关心经济问题。当时有一些同激进资产阶级比较接近的青年黑格尔派,如荣格、奥本海姆、赫斯,也参加了莱茵报的筹办和领导工作。他们极力利用这家报纸来开展反对专制制度和宗教的哲学斗争。他们不满意赫夫肯的办报方针,因此赫夫肯很快就辞去了主编职务。  相似文献   

2.
《泰晤士报》历史悠久的美国资产阶级报纸,原名《每日环球纪录报》(有的译作《每日天下纪闻》),是一个名叫约翰·沃尔特的破产保险商于1785年1月1日在伦敦创办的,创刊三周年时改用现名.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它成了一家国际性的权威报纸。《泰晤士报》在从商业报纸发展成商业性政治报纸的过程中,报纸的政治性以及所持的政治态度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这一家典型的资产阶级报纸的发展史的研究,可以加深对资产阶级报纸以及一些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中,最令人目眩的理论要算“监督政府”理论了。资产阶级新闻学常常以此来证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有新闻自由。什么是资产阶级报纸的“监督政府”职能?它的实质是什么?认清资产阶级报纸“监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末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使报纸成为资本主义企业”(列宁)“商业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资产阶级报纸的主体。资产阶级报纸随着本国资本主义之进入垄断阶段也开始了自己的兼并、集中的垄断化过程。资本主义国家报业的垄断化是一个国际现象。垄断报业形成的原因:垄断资本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要求它对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实行控制。列宁指出:“垄断既然已经形成了而且操纵着几十亿资本,它就绝对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5.
崔江红  蔡正鹏 《传媒》2012,(3):42-43
上海是我国经济金融中心城市之一,有着较高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此同时,上海报业市场颇为繁荣,既有本地报纸《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也包括《扬子晚报》等异地进入的报纸,其中上海本地报纸在竞争中占主导地位。世纪华文所监测的上海综合类  相似文献   

6.
詹佳如 《新闻大学》2023,(10):76-89+122
1905年的《申报》改版使报纸从脱胎于书册式、具有书籍向报刊过渡特征的信息组织和呈现形态,转型为现代报纸所共有的断裂的、条块化的、马赛克式的信息组织和呈现形态。《申报》的改版不是孤立现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日报业一系列显著变化的缩影。改版所透露出的是城市报纸从报人、组织机构到信息搜集、组织和呈现模式全方面的变化,背后则是报纸所生长的城市环境的变化。《申报》从面对相对同质化的士绅读者群,转向差异化的城市识字阶层。1905年的改版,使《申报》转型成为近代商业报纸的另一种典型形态,因而成为77年《申报》史的关键断裂点。这也是透视中国近代商业报纸在类型上的复杂性和历史演进规律的重要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7.
试论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步行街是以步行交通为主的商业街。它的出现既是城市街道环境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变化,也是街道文化的主要表征和城市生活的集中反映。我国许多城市都有风格独特的商业街区,如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北京王府井商业街区、成都春熙路商业步行街等,这些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空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富有活力的街道开敞空间,步行街亦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社论是报纸的心脏与灵魂”社论不是个人“发言”,而是反映编辑部基本立场的言论。它是“报纸的心脏和灵魂”,报纸缺少社论,就象一天里“没有阳光”一样。美国现代资产阶级报纸的创始人普利策说,我的《纽约世界报》虽然有巨大的篇幅,许多的栏目,但是我所最关心的是社论版。我要用种种栏目吸引读者来读社论。担任《曼彻斯特卫报》主编达五十七年之久,并使该报逐渐由地方报纸发展为世界闻名的报纸的G·P.斯科特说:社论是表达报纸立场的基本手段,它是“报纸存在的基本理由”。鉴于社论对读者的影响,资产阶级政治家们也颇重视资产阶级大报的社论。例如,在美国辩论越南战争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日本报业专卖发行制度对我国报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型产业。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共同作用的以信息作为商品的产业。同时,它又是一种影响人的思想与行动的文化产品。20世纪前期,上海一度是中国报业经济最繁荣最发达的地区。目前,经济全球化、加入WTO后的市场压力以及产业发展趋势,都在迫使上海报纸产业能在城市服务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报纸发行方式的优劣对报业经济的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10.
一 上海是一个奇异的城市.开埠百年,它始终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上海是中国最早拥有私人牌照轿车的城市,也是最早出现出租车的城市.在1930年代,上海就有了自己组装生产的德国奔驰汽车了.发达的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在上海培育了中国最早的市民阶层,上海相对中国其他城市而言,它更趋平民化,更崇尚秩序和法制、更追求质量和完美,这些品质同样深深地影响着上海轿车工业的发展.可以说,上海轿车工业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上海是城市精神资源储备最充足的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第一份免费商业性日报1995年在瑞典诞生,而中国内地第一份免费日报是2004年在上海创办的《i时代报》。目前,免费报纸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不算新鲜事物,在中国,除了港台地区免费报纸迅速落地生根外,北京、南京、广州等城市也先后跟进,推出了各自的免费报纸。2007年下半年,上海又多了一份免费报纸《五日新闻金报》,成为国内鲜有的一城两张免费报纸的城市。  相似文献   

12.
一、新闻客观性的由来新闻的客观性来自欧美资产阶级报刊,最早可以追溯到1702年英国出版的第一家日报《每日新闻》,其创办者马利特曾说:报纸的义务在于将实施叙述出来,结论应由读者来做。之后美国新兴商业报纸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申报》是英国商人美查(Ernest Major)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历时77年,是中国存在时间较长、影响巨大的商业报纸。  相似文献   

14.
迟到的晚报财经报道 报纸不可没有财经报道,尤其在深圳这个经济异常活跃的城市,一张报纸没有财经新闻,是不可能成为主流报纸的。这个城市聚集了成千上万对证券、金融、保险、房产、商业等持有极大兴趣的人们,许多人就是这方面的从业者。这个城市注定首先是一个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王中同志1963年旧作,现按二十年前原文发表,供研究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纸参考.前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它革命时期曾在国内外办了大最的报刊,在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16.
《申报》是中国历史上一份很有影响的报纸。这份报纸由英国商人美查1872年在上海创办。那时。外国人在中国办报成风.但外国商人在内地城市办商业报纸.美查还是较早的。美查并不是亲自操办具体报务,这是《申报》与当时其他外国人办报的一个重要不同特点。美查雇佣了一批中国的秀才.由他们担任主编、编辑。于是.这样一份外国人出钱、中国人操办的报纸就在一百多年前的上海滩亮相了。  相似文献   

17.
新记大公报(1926年——1949年)是旧中国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对于它的成功,已有人作过多种评论。本文试图借鉴现代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把大公报看作一个系统,从这个系统的整体出发,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中,揭示大公报的报业机制,探寻其成功的内在原因。个性特征:经济独立、按商业原则经营的政治性报纸经济独立、按商业原则经营,积极干预时政、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是新记大公报的  相似文献   

18.
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廉价报刊在19世纪30年代的应运而生。19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美国报刊大众化趋势增强,报纸种类大量增加,报业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报刊经营全面转上商业化轨道,商业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美国报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西方资产阶级报刊、广播、电视运用的新闻手段主要是新闻与评论。美国早期新闻学者约斯特说:“新闻是报纸的生命,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新闻与评论在资产阶级报刊、广播、电视宣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期的资产阶级报纸上完全是新闻,以后才有了评论(主要是读者来信和评论),再后才有了社论。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对于新闻手段的具体运用、反  相似文献   

20.
于右任先生是国民党的元老,也是我国著名的报人。在辛亥革命前后,他曾在上海办过《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并在报纸上发表过许多文章。这四份报纸,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鞭挞清皇朝的统治者,在当时的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右任先生在长期办报过程中,对我国早期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都作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