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次美国中期选举是最说不清的一次,选民除了对奥巴马政府不满外,也说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媒体也不知道到底要如何报道这次选举。可以肯定的是,美国选民现在的脾气越来越大,对两党政治的厌恶越来越高,对改变美国政治的未来似乎也越来越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探讨了电视问世以来,电视对美国现代政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本文作者认为,电视对美国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左右美国的选举;二是制约政府的政策。由于电视使候选人传播信息的舞台变了,电视成为公众第一位的政治信息来源;电视使选民选择的内容变了,候选人的“形象”成了竞选中的关键因素;电视使两党候选人提名的控制权变了,专业形象制造者逐渐代替了专业政客。因此,电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美国的选举。电视作为美国第二圈的政策制定者之一,通过两个方面对政府政策施力。影响:一是把政府尚处于制定过程中的政策提前公之于众,影响总统、国会议员、行政机构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决策;二是人为地把宣传重点集中在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上,以制造强大的公众舆论来迫使政府修改或重新制定政策。电视的兴起,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现代政治的形式、运转和稳定性。随着信息化趋势的加强,电视对现代政治的干预作用可能还会得到加强。但是,电视的介入不可能改变美国政治制度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2004年在世界范围内似乎都是一个选举的高峰年,特别是香港"凤凰卫视"现场直播了我国台湾地区的"选举",更是令人大开眼界.电视的介入究竟使政治传播生态与选举文化发生哪些嬗变?本文着重探讨电视介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程序政治”在泰国两大政治党派心中都有很重的分量。反对派抵制的诉求并非指向英拉·西那瓦以及为泰党治下的政策及优先事项,而是指向泰国的领导人选举程序。选举规则可以真切地影响决策,从而影响干千万万选民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5.
刘志  胡正文 《东南传播》2021,(11):29-32
社交媒体正在重塑社会政治形态,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交媒体介入到社会和政治事务,对社会价值观念形成、政治形态重构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结合台湾"九合一"选举及"地区领导人选举"选情,发现台湾青年作为近年台湾社会运动和政治选举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其媒介接触行为与政治认知、资讯获取与行动决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并对台湾政局演变及两岸关系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选举尘埃落定,美国媒体却满面污垢.部分中国学者认为,美国总统选举中媒体表现失态打破了人们对美国媒体的美好想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此次美国总统选举中美国媒体之所以“一边倒”,公开支持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是因为美国媒体试图为美国总统选举保留“脸面”,不希望看到特朗普把非常严肃的总统选举变成一场娱乐性的表演.  相似文献   

7.
安替 《新闻世界》2008,(3):12-12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民主党人杰西·昂鲁曾用这句话道出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实情。2004年总统选举中.布什一共募得3.67亿美元,而民主党候选人人凯瑞募得3.29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北高市长选举并未出现“双赢双输”的大变局。短暂的平分秋色里,酝酿着更多的政治风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王虹 《新闻传播》2010,(2):48-49
回顾本次美国总统党内初选及大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如播客和博客(政治类)等已经由过去的零散的、辅助性的功能发展为引人注目的重要选战工具。其中,政治博客(political blog)在2004年的美国选战中初露端倪,如今已成为选举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政治博客为研究对象,在探讨政治博客的起源、类型、发展历程以及传播模式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民众和竞选者两个层面重点分析作为选举营销传播渠道和手段的政治博客对美国总统选举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台湾“三合一”选举犹如选民对民进党“政府”的不信任投票。“蓝军”则以马英九“第一战”做诉求,大举反击民进党,使此次大选成为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体技术和传媒工业的迅猛发展,媒体文化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已成为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媒体文化在政治、经济利益及社会责任意识的驱动下对美国总统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参与总统竞选、披露政治丑闻和报道总统及政府的重大决策,媒体文化在总统竞选、民主政治和政党地位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2.
台湾“立委”选举中,国民党赢的诚惶诚恐,民进党输的愁云惨淡。胜负悬殊的结果对台湾政治格局的改变几乎是颠覆性的。但是,尘埃远未落定,对于两个月后的“总统”选举,国民党并无必胜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其发展中蕴涵着不以“特色”为转移的规律性的东西对于一个面临民主化或者正经历民主化的国家来说,面临一个抉择:哪种形式的选举组合更适合该国的实际。社会的和谐不是消灭利益的;中突.而是给利益冲突提供一个理性的博弈平台。现阶段我国的利益表达机制还不健全,如何引导公民的利益是政府和社会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的着力点在于从选举本质出发,对我国的代表选举的实际情况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4.
政治仪式中的媒介权力--大众传媒对美国总统竞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琦 《现代传播》2001,(1):52-55
大众传媒与美国总统选举密不可分.美国的总统竞选运动成为一种媒体策划下的"仪式"和"表演".大众传媒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表现为关于竞选过程的消息大部分来自媒体;在形成选民对候选人的印象上有着巨大影响力;媒体新闻报道的方式有助于确定公众认为重要的政治问题,从而影响公众对候选人的选择;媒体在投票日开展的离场民意测验对选民行为有一定影响.由于媒体在总统竞选中扮演的角色超越了它本来的功能,给竞选带来种种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美国软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政治效应也日渐增强。美国软新闻节目已经成为美国中期和总统选举候选人竞选的重要宣传阵地。对美国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也随之成为美国传播学及政治学界一个刚刚兴起的热点课题。美国学者开始定量研究美国软新闻节目是如何影响观众对美国政治候选人的评价和选民投票行为的。本文在综述目前美国学术界对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来此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选举,是以候选人个人为主进行的,整个选举的候选人提名、宣传、竞选基本上是候选人在搭台唱戏,选举的经费也基本上靠候选人自己四处找钱、化缘。联邦政府不管选举,州和地方政府只是在选民登记和投票中做些组织工作,政党在选举中也只是起辅助和次要作用。这样的选举,怎样防止黑金横流、乱象环生?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的基层,每一次进行选举,都特别重视宣传动员工作,宣传动员工作贯穿边区基层选举运动始终,不过工作的侧重点在工作开始时的布置选举、选民登记、发动检查政府工作期间,主要作用是打通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使其正确地看待选举,积极参与选举,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江亚南 《兰台世界》2012,(24):19-20
考试型选举制度等等,这些都彰显了我国独特、完整、有机体系的古代选举制度的优越性、先进性和制度化,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政治文明辉煌灿烂的体现,直到今天它对当代政治民主选举制度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钱及其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一直都是争论的话题。尽管有过很多改革尝试,美国大选的选举资金总是在年复一年地增长。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是改革的支持者,但是却被冠以“伪善”的称号,因为他将巨额资金注入了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他因此亲自撰文对此做出解释,并阐明他对政治金元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介的更新换代、消费性地普及以及各种政治阶层对媒介的利用,已使这个“政府第四部门”的作用越来越大。上自总统竞选,下至民众风朝,无不可借电视镜头加以有力的宣传和鼓动,美国现代政治生活的图景也为之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