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山南地区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创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为主线,  相似文献   

3.
尊重的教育是当代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思想。尊重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通过对“尊重的教育”与“尊重的德育”意蕴的阐述可知,所谓“尊重的德育”就是把“尊重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整个德育过程中。所以,以尊重的教育理念为视角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为了扎实有效地搞好德育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以德育促教育,寓德育于教育”的原则,把创德育工作特色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我们认真进行调研、探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8 0年代中期以来 ,日本在深化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尤为重视道德教育。考察日本德育方针的演变 ,可见 :临时教育审议会强调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丰富的心灵”;第 1 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倡培养“生存能力”,特别是“丰富的人性”;第 1 6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力主充实“心灵的教育”,确定了培养“丰富的人性”的方针 ;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强调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如此 ,日本的德育方针貌似变化多端 ,实际上是以一贯之并逐步深化的。  相似文献   

6.
学校加强德育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学校以政教处、团委为龙头,班主任为德育骨干,全体教师齐抓共管,学科渗透德育。学校推出校园文明“三要求”。即“校园内秩序井然、楼道内慢步轻声、教室内安静整洁”.重点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校自转制以来,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结合全员寄宿的办学特点,探索建构校本德育的理论体系:强调以课堂为德育主渠道,强调以日常生活为德育实施主阵地,强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德育载体,强调以德育队伍建设为德育主导,强调以“三结合”教育实现德育的最大合力,健全德育的操作平台,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王国强 《辅导员》2010,(4):40-40
思想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五育并重,以‘德’为首”已经成为所有办学者的共识。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在办学过程中,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思想教育工作在学校的工作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坚持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心育育人,德育工作特色凸显,成效显著,形成了“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三元自主育人”的特色德育模式,努力培养“志向高远、人格高尚、情趣高雅”的新时代高中生。  相似文献   

10.
我校自转制以来,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结合全员寄宿的办学特点,探索建构校本德育的理论体系:强调以课堂为德育主渠道,强调以日常生活为德育实施主阵地,强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德育载体,强调以德育队伍建设为德育主导,强调以“三结合”教育实现德育的最大合力,健全德育的操作平台,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王金龙 《上海教育》2000,(10):29-30
归纳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可用“以学生发展为本”加以概括,而考察素质教育的全部外延,则明显地看到德育始终被放在首位,于是就存在这样的一个命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抑或可称在德育中如何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我们认为:二者的契合点应落在学生的“成人”教育上,(也有称“做人”教育,但我们认为前者所表达的含义似乎更确切、更深刻,因为“成人”体现了一种发展观点,一种教育过程,故本文用“成人”教育这个概念。)而审视当前德育工程,我们会发现,恰恰是这一点却成了一个薄弱环  相似文献   

12.
《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提高以德治教的自觉性”。因此,我们要站的高,看得远,做得实,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始终坚持把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廉洁自律建设作为德育的先导,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德育的基础。构建“以德治校”的完整体系,把德育贯穿学校生恬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创新性的工作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倡导教育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曹继军 《成才之路》2009,(32):I0008-I0009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位师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学校教育德育为首,学生成长做人第一”的育人目标,不断创新机制,深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靠管理促发展,已逐步走出一条“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人,以优美的环境陶;台人,以丰富的生活塑造人,以优异的成绩激励人”的管理之路。几年来,学校呈现出和谐、健康、文明、向上的景象,深受社会赞誉。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8):F0003-F0003
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七十多年办学历史的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内涵,在抓好德育常规工作的同时,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以“家校结合、全员参与”为突破口,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支以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学生家长为主导,  相似文献   

15.
吕江 《教书育人》2006,(2):F0003-F0003
海门包场初级中学始终坚持德育领先的办学思想,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德兴校的思路愈加清晰,尤其是近一年来,这种思路已逐渐演绎为“绿色”德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理想之魂,立民族之根,培养可靠的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第一重任。教育工作必须始终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我校在德育实践中。以“强化一个德育目标、优化两个实现途径、深化三项专题研究、细化四项特色活动”为重要载体,从德育研究的认知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出发,开展德育科研,以全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感到当德育教导‘苦’的人请举手”,当有人把这个问题抛向四十多位班主任、政教主任或德育教导时,超过95%的人不假思索地举了手。但随着“两纲”的推进,德育真正确立了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虽然德育工作辛苦、繁琐、“无止境”,但是学校在德育工作上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滞,学校对德育教师的培养始终在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德育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处在单兵独进、自我循环的窘迫状态,构建和谐有效的“全员育人”体系,必须以以人为本为落脚点,解决好三个关键性问题:建立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建立专家型教师队伍;实施实践性和服务性的德育方法。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德育多陷入“高、大、空”的困境,要增强德育实效性并非易事。上海市徐汇区逸夫小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始终把学会做人视作德育工作的核心,形成了对德育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学校着力构筑有效的、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制,营造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加强管理,增强德育过程的实效性,以社会为大课堂,通过社会沟通、基地建设、社区服务,积极拓展德育空间推进德育工作的校本化,探索出了富有“逸夫”特色的“爱心教育”、“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