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许多家长都给我来信,问我相同的一个问题,即孩子在学习时,是否需要父母的“全陪”?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谈。美欣姐姐每个家长朋友都希望自己家庭幸福美满,孩子聪明大方,学有所成。而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是单单靠钱能解决问题的,而主要是靠家长的陪伴和用心。现在有很多的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在小学阶段,有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读书比较专心,而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学习的专注程度就不够。也就是说同样是花钱让孩子去补习,而有的孩子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可见,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家长朋友们,不要把孩子交给…  相似文献   

2.
吴文君 《父母必读》2013,(8):104-106
很多父母都以为给孩子完全的照顾,就是最好的陪伴,殊不知,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空闲的时候多陪陪他,跟他聊聊,听听他内心的声音,这样的陪伴会让他感受到,安全与信任、放松与快乐。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6,(5):46
为了促进孩子的体育锻炼,南京不少中小学把体育锻炼纳入到家庭作业的范畴,有的更是新增了“父母陪伴”的要求,如果“陪得好”,还能给孩子的体育成绩“挣分”.(11月6日《扬子晚报》) 南京某学校一位资深体育老师说:“我会让家长把陪孩子运动的过程进行拍照,并且上交,作为体育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考量.”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2011,(1):95-95
新年伊始,父母们会忙着帮孩子制定各种新的学习计划,可儿科医生却呼吁,家长也应该给自己制定新年计划,戒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专家表示:“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却不肯放弃做‘瘾君子’的权利,让孩子陪吸二手烟,着实是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妇联儿童部和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在一项题为“0~3岁乳婴儿家长育儿现状”的调查中,当向家长问及“如果孩子不肯入睡怎么办”时,有60.9%的家长回答是采取哄、陪的办法,即从婴儿时的怀抱轻摇或唱曲轻拍等到孩子渐渐长大后的陪伴入睡;而能够注意方法,从一开始就训练孩子自己自然入睡的家长只占25%。参加研究的专家感叹,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至今仍有许多做父母的并未意识到,陪睡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要知道一个天天习惯  相似文献   

6.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在亲子陪伴中,孩子能获得安全感,形成信任、依恋、依赖、期待等积极情感,发展智力并学会与人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是很多家长不能陪孩子的理由。"总是很忙"的家长,当听到"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句很多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声,你的内心是否被触动?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陪伴他一起成长,对父母来说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那么,职场父母在忙工作和陪孩子之间,怎样做才能兼顾并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本期,我们邀请专家和家长就此话题展开讨论,希望  相似文献   

7.
《家教指南》2008,(6):33
一要让孩子走路回家。离开家人一整天,孩子见到家人往往会有“撒娇”的表现.小班的孩子尤其如此。家长在接到孩子时,可以给孩子温暖的拥抱以示爱意,但如果离家不是很远,家长要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备走路回家的体力了,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也是给孩子“已经长大”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8.
赵翔 《家长》2013,(1):36-36
放养孩子,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成长,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做到的家长有几个呢?回想我们小的时候,尽管当时的社会环境绝对称不上完美,但至少父母用不着整天担心我们遭人绑架,我们有机会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甚至可以玩儿“危险的游戏”。可是,如今的父母全都在收紧对孩子的管束。有太多的意外让家长担心,家长不敢让孩子自己上学,不敢让孩子与陌生人接触,规定孩子放学之后立即回家,每隔一个小时就给孩子打一个电话……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育》2011,(12):39-39
儿子今年换了个幼儿园,刚入园,老师就给每位家长发了一份备忘录,以孩子的口气提醒父母对待孩子时的注意事项,让为人父母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要想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首先要蹲下来,从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  相似文献   

10.
<正>搜热词:陪伴亲情成长一篇题为《我的爸爸》的日记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这篇日记情真意切。日记中的爸爸被形容为"工作狂",很少有时间陪作者。其中"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一句,不知让多少个正在为工作打拼、为生活奋斗而缺少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潸然泪下。比起丰富的物质生活,父母的陪伴与良好的亲子互动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相信日记中的父亲也想多陪陪孩子,但他总是被工作所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汇》2012,(8):9-10
今年儿童节虽已过去.但人们关于儿童的话题与思考依然在进行。日前,一部3分多钟的视频短片《给爱多一点时间》,讲述了一个农村“留守女孩”用5年时间盼来了有父母陪伴的儿童节的故事。片尾字幕“父母的时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让很多人心里一动。  相似文献   

12.
多年前“留守孩子”现象刚出现时,我就注意到这个问题,经常鼓励孩子们给父母写信,并且提醒他们不仅给父母说自己的事情诉说自己的苦乐,还要多问问父母,要父母也经常写信讲述在外工作的情况,了解父母的心情。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孩子们接受父母的教导,感受父母的辛苦、牵挂和期望,由此明白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让远在他乡的父母放心。  相似文献   

13.
全民抗疫,让今年的寒假变得特别长。家长要化消极为积极,陪伴孩子度过一段有意义的亲子时光。很多东西是无法通过教科书直接教给孩子的,这次灾难是最真实不过的社会情境,给孩子们提供了上一堂生活大课的契机。如何利用疫情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习得知识、能力和好品格,是每一个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陪伴孩子长大,是所有父母的责任,也是一件美好的事。让我们用好这份陪伴清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也让自己享受与孩子相伴的美好日子。99个陪伴计划,99件有趣的事,将在新的一年里,为你带来99个难忘的亲子互动瞬间。  相似文献   

15.
<正>一、活动背景当今的科技发展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工具"和"玩伴":电子产品。当家长们无暇陪伴孩子的时候,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让孩子玩上大半天。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在周末的时候极度依赖电子产品,还经常向父母索要电子产品。一些家长认为,电子产品普遍使用是大势所趋,自己和孩子顺应时代发展,玩玩也无妨。网络聊天能让  相似文献   

16.
孩子刚上一年级,对正规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内心充满紧张、惊疑,这个时候家长的陪伴是必要的,但是陪伴孩子要讲究科学,家长要弄明白:陪伴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陪伴孩子才正确?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2009,(2):31-31
如果说玩具可以激荡起孩子的快乐,那么什么可以给孩子的精神以丰富的滋养?在美好的童年,您有没有想过送给宝贝一份心灵的礼物:一本宝贝自己“出版”的小书,一段在父母陪伴下成就“事业”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2010,(4):27-30
如果说玩具可以激荡起孩子的快乐,那么什么可以给孩子的精神以丰富的滋养?在美好的童年,您有没有想过送给宝贝一份心灵的礼物:一本宝贝自己“出版”的小书,一段在父母陪伴下成就“事业”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一些城市,出现了父母陪读的现象。忙碌了一天的父母回到家以后,再忙着陪孩了学画、学琴、陪着孩子做功课、陪孩子参加校外辅导;考试期间,家长请假在家陪孩子,中考高考陪孩子去考场;当随着孩子的学问加深时,家长再请一位家庭教师,父母陪着孩子一起住家学习父母如此一种“好学”态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原因使父母心甘情愿的陪读呢?这又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20.
正父母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才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与孩子进行亲密互动和亲子教育,由此成为家长们关注的问题。2016年5月15日,父母必读育儿传媒携手奇想国童书特邀新加坡籍亲子教育专家陈禾与大家分享了"有质量的陪伴就是孩子的成长教育"主题讲座。陈禾老师有丰富的学识修养,对家庭教育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讲座开始,陈禾老师首先向在座的家长提出在亲子相处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引起了家长们的思考和共鸣。同时,从儿童心理智能的发展角度解释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由此提出家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心给孩子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