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军事变革背景下军事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 《新闻界》2007,(1):60-61
童兵教授对军事新闻学做过这样的论述“如果说新闻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普遍规律的一门科学,那么,军事新闻学则是一门专门研究军事新闻传播现象、军事新闻传播事业及其特殊规律的新闻学分支学科,即为新闻学的一个子学科,是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在碰撞中反思--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座谈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30余位新闻与传播学知名学者应邀参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座谈会。学者们就国内新闻与传播学的学科建制、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改革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学科发展走势与建构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年轻。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新闻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以及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端,通常以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作为标志;而1978年7月…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简单回顾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历史进程后 ,重点阐述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进入“多角度学术化发展阶段”(1 992年至今 )的十个标志性情况 ,分析了近年自然形成的四方面的话题。文章最后 ,谈到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问题。作者认为 ,传播现象贯穿于与人类相关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 ,各个学科都面临着从本学科角度出发的各自的传播问题。现在尽管在学科管理上还有新闻学、传播学的区分 ,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已是现实 ,新闻传播学进入各个学科或借鉴其他学科而丰富自身 ,也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4.
美国新闻教育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鹂 《当代传播》2003,(6):50-52
美国新闻教育研究历史简述 自从新闻教育在美国诞生,美国就开始了关于新闻教育的研究。最初的新闻教育研究多是关于新闻教育应该如何设置课程,相继在一些学院开设写作、编辑、采访等课程,例如康奈尔大学在1888年首先开设写作课程,密苏里大学在1908年第一个设立了新闻系并开设了采访、编辑等课程。普力策创办哥伦比亚新闻学院以后,新闻教育研究的重心渐渐过渡到是否应该引进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以扩充新闻学的需要。20世纪中叶,传播学的诞生一度掀起了新闻学与传播学是否要融合或者分离的讨论。一些学者认为传播学的引进有助于扩大新闻学的视野,加深新闻学的理论底蕴,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传播学使得新闻教育丧失了它原本的初衷,脱离了新闻教育培养人才的轨道。不论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但新闻教育应该注重理论还是实践的问题,一直是新闻教育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20世纪末期以来,美国的新闻教育开始拓宽思路,将焦点从“怎样研究新闻教育”转到“新闻教育应该研究些什么问题”上。许多学者认为,应该停止以前那些无休止的争论,摆在面前的课题是新闻教育应该涉及怎样的内容,应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等。于是,新闻教育在美国开始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钱稿交易"的背后--新闻传播学科专业期刊境况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俊慧 《新闻记者》2005,25(2):19-22
新闻传播学科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新闻学定义的重新确认,传播学的引入及其新概念对新闻研究的冲击,社会科学研究的许多新方法在新闻学中的应用,各种与新闻传播相关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不断丰富等等。而有关这些研究新领域的变化往往先在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上反映出来,这些期刊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理论、探讨实践、分析现实问题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6.
刘德寰  赵竞鹤 《传媒》2023,(20):14-17
<正>在中国,“新闻传播”自出现就时常会被当作一个整体来讨论,好像与生俱来就是一体,但事实上,国外的学科体系下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研究内容、课程重点等很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是两个完全不同方向的学科。追溯历史,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的大学,新闻学第一次以一个独立学科出现,这可以看作是新闻传播学科的开端,而彼时传播学还并未正式出现。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传播学在美国诞生、逐渐繁荣,而后蔓延到全球。起源总是相似,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也是先有新闻学,后有传播学,然而结果却是不同,在这之后具有融合意义的新闻传播学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大众视野。近十年来,  相似文献   

7.
新闻心理学与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几乎是与新闻学、传播学的诞生同时期的,但形成学科的年代却因社会条件的制约而有所不同。下面对中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展望。对中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的简要回顾中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新闻心理学的萌芽阶段早在1918年,中国新闻学的祖师徐宝璜先生在其专著《新闻学大意》①第四章“新闻之精彩”中论述到:“推定最近事实是否为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标准,曰新闻之精彩。新闻之精彩者,乃足引起多数人注意某事实之物也。”“新闻学常与心理学发生至深之关系。新闻之…  相似文献   

8.
试论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和新闻事业活动规律的社会科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的行为科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一切传播活动(包括与大众传播媒介有关的活动)的科学。三者涉及的领域不同,因此是自成体系的独立的学科,不可能互相取代。传播学(大众传播学)从宏观角度对大众媒介的研究,为新闻学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答案,为新闻工作提供了大量有益的新知识。因此,传播学是一门同新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张永年 《今传媒》2013,(1):125-126
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在于:从两个学科研究范围比,新闻只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学的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新闻学的研究要远远早于传播学;从研究对象来看,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新闻学研究的则是这些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部分;从研究方法看,传播学主要通过实证研究,变量分析,实验分析进行研究,提出理论和分析模式。新闻学则更注重的通过对实践经验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更多地是通过直观的考察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序言两篇     
谈谈我国的传播学研究80年代中期新闻学界有过种种把新闻学与传播学结合起来的设想和尝试。进入90年代,这个设想和尝试变成了现实,出现了多部以“新闻传播”为主概念的论著,这是令人高兴的事。传统的新闻学,主要是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揭示一些新闻工作的特点,并且主要是以报纸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新闻学又被称作“报学”。随着广播、电视等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以及新闻传播的市场化趋势,新闻学必须侧重于新闻受众的研究,传播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于是,以效果研究为中心的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开始渗入新闻学。在我国,关于新…  相似文献   

11.
由于学科发展历史、新闻传播生态等差异,大陆和台湾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与特点.21世纪以来台湾新闻传播学研究呈现新的态势,梳理其发展脉络与演变特点,有助于及时了解台湾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及全面把握两岸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整体面貌.《新闻学研究》是台湾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阵地之一.基于该刊2001-2019年间所刊论文的统计,采用内容分析法,管窥21世纪以来台湾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样貌.研究显示,新闻学与媒体研究、传播学研究、广告学研究、广播电视与电影研究、文化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新闻业务、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等9个领域受到学术界重视,成果丰硕,但存在显著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春秋》是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唯一一个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学报,是一本以新闻传播研究为特色,涵盖新闻传播学历史、理论、实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新闻春秋》始终坚持学术精品路线,刊发新闻传播学领域前沿性、原创性的研究论文。2015年11月,本刊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名录。根据办刊需要,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新闻春秋》于2019年改为双月刊,每年2、4、6、8、10、I2月出版。本刊实行来稿匿名评阅制度,并综合评阅人意见和编辑部意见做出录用、修改或退稿决定。本刊常设栏目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新闻传播史研究”“新闻学研究”“传播学研究”“视听传播研究”“出版学研究”“广告与传媒经济研究”“新媒体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伦理与法研究”等,欢迎海内外学界、业界同仁赐稿!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在为徐宝璜著《新闻学》所作序言中指出:“凡学之起,常在其对象特别发展以后”。网络新闻传播事业在20世纪末的勃然兴起,迅速催生了一门新的新闻传播学分支学科——网络新闻传播学。 一、网络新闻传播学的 研究对象 网络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网络新闻传播。所谓网络新闻传播,简单地说,就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而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一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孕育产生的新型传播形态,网络新闻传播不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充满了蓬勃生机,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使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迈进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一、新闻传播学界的研究、教学人员在最近数年内稳步完成了新老交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革”前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教学的人员陆续退休,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培养的新闻学博士、硕士陆续接替老一代人,成为高校各主要新闻院系和新闻传播研究单位新的主体,新一批学科带头人已经走上岗位。老一代人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教学的重新恢复和建设付出了辛劳和智慧,奠定了现在学科发展的基础。新一代的视野更为开阔,知识结构较为合理,已经成为现在新一轮研究成果创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2018年8月2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第四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举行。会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郑保卫教授根据会议决定,宣布“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成立。多年来,郑教授为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殚精竭虑,做了很多工作。  相似文献   

16.
科学和人文的新闻观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童兵 《新闻大学》2001,4(2):5-9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以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大大提升了人类新闻传播的能力和水准。以新闻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管理为研究领域的新闻传播学,已经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学科。健康而有效的新闻传播事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类的和谐共处,而新闻传播学的繁荣,又将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学理指导和高效运作的行为范式。在这种背景下,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审视、规范新闻运作,架构新闻学学科理念,具有不言自明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在此仅就建构科学和人文的新闻观,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是指新闻传播学突破以采写编评、媒介经营管理等新闻业务和媒体内部业务为主的传统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也突破以“受众为重点、效果为目的”的大众传播学领域,走向以互动、沟通为重点,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索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之间关系的宏观研究.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是为了适应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必须进行的新的调整、突破与转向.  相似文献   

18.
而今,“传播学”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然而,如何深入认识和分析传播学,仍是摆在我国新闻理论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本文试就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影响这一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兴起于美国的传播学作些分析。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启示传播学研究一开始是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首先开展起来的。然而,传播学在形成过程中,把新闻传播现象作为诸多传播现象的一种,将其纳入了传播学的研究领  相似文献   

19.
传播学的方法论意义及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而今,“传播学”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然而,如何深入认识和分析传播学,仍是摆在我国新闻理论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本文试就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影响这一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兴起于美国的传播学作些分析。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启示传播学研究一开始是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首先开展起来的。然而,传播学在形成过程中,把新闻传播现象作为诸多传播现象的一种,将其纳入了传播学的研究领  相似文献   

20.
从1990年代到2010年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业处于黄金时期,新闻、电视剧、纪录片、综艺和娱乐节目,构成了几代人的记忆.从学科发展来说,媒介技术和传播实践也使得特定的知识体系与学科建制的确立有了可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刷术推动下报纸的繁荣催生了新闻学;二战后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穿透”了社会与文化的方方面面,乃是欧美两陆传播研究(功能主义进路的大众传播学、批判学派、媒介环境学和文化研究)生长的历史语境.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将传统新闻学与新引入的传播学并置,渐成枝繁叶茂的“新闻传播学”,也与媒介技术和传播实践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