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考作文的命题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由过去的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从2000年又发展到话题作文,到现在话题作文已成为广大中学生平时强化训练的一类题型,也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种重要类型。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更好地掌握话题作文这种类型。今透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三年作文命题逐渐摆脱了以往作文命题的重重限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已初露端倪。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一则科技报道,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  相似文献   

3.
从恢复高考到2005年,高考作文经历了“三部曲”: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开始几年,高考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近几年来,在我国普通高考的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显著的趋向。例如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诚信”、2002年“心灵的选择”皆为话题作文。诚然,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发展的一种必然,它克服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弊端,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式与写作理念。正因为这种灵活性,话题作文使高考作文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写作风貌也有了极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4.
近三年作文命题逐渐摆脱了以往命题的重重限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已初露端倪。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一则科技报道,以“假如记忆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文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不仅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还负载着更多非考试因素的其他社会性功能,而高考作文改革一直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话题。我国高考作文体系在1999年之前都是以给材料作文为主,而1999年部分地区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命题作文体系,这一命题作文体系一直延续使用到2006年以后才开始转轨为话题作文形式,话题作文体系与其他作文体系相比给了考生更多自主权,同时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命题取材正在趋向多元化。本文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对其命题方向进行分析,探讨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形势下的高考作文命题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作文形式大解放作文形式上的“解放”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文命题由“一枝独秀”到“雁阵格局”再到“三足鼎立”,2007年高考作文将沿袭这种轨迹,即“主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三足鼎立。这种演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必然,没有这种“演变”与超越,也就没有2006年高考作文的壮丽宏阔。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江苏高考独立命题以来,江苏高考已经走过十年历程,高考作文始终以70分的高分,占据高考“第一题”的位置,令诸多师生家长关注。江苏高考作文经历了由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到新材料作文的转变。今后,江苏高考作文将何去何从,有必要对过去十年的作文试题进行回顾,以期把握高考命题者的思路和方向,探寻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至今已有五六年的历史了。尽管有不同的意见,但总体上看,话题作文是被肯定的,是受欢迎的,是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改革作了贡献的。在“应试”的大背景下,话题作文的价值被放大,甚至膨胀到基础教育的整个空间。在高考的带动下,中考紧随其后,话题作文铺天盖地而来;可怜的小学生们,也在练习写话题作文了。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文的传统"命题"极大地限制了考生的自由思维。2012年全国及各地高考作文普遍以多元、开放的"话题作文"为主,这表明"开闸放流"已经成为高考作文题型发展的主流趋势:"后命题时代"已经到来。同时,2012年高考作文题型的另一特点是:思想重心的下移,即从宏大叙事下移到公民个体的生活细节。悄然而至的"后命题时代"实质上是作文教育普世价值的深刻象征。但是,"后命题时代"必须高度警惕话题作文中的"软性命题"对自由思维的隐性制约。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命题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指挥棒。也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但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生命”的缺失成为阻碍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困惑。1999年全国卷的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奏响了高考作文向生命进军的号角.话题作文开始大规模登陆高考。这种命题形式凭借其“三自(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自选角度)”方针的灵活多变性迅速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话题作文的优越性即使在2004年以来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从而打破国家命题一统天下的格局的情况下也毫不逊色.而是更加完善与成熟。毫不夸张地说.2004年至2006年高考中大量涌现的话题作文.让我们目睹了话题作文趋向成熟的盛宴。笔者作为一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品尝高考话题作文所彰显出来的思辨、人文、审美等关键词的同时.也欣慰地感受到了高考作文命题内在潜伏的生命化取向。诚然,这种取向只是“潜伏”。却已然让人看到了曙光。  相似文献   

11.
一、后话题作文时代的特定内涵 高考全国卷连续五年都考了话题作文.按照以往的规律,从命题作文到给材料写议论文,一般四五年左右就会有所变化;而且,即使从这五年间话题作文命题本身看,也有迹象表明,高考作文命题已进入后话题阶段.  相似文献   

12.
[命题特点] 从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命题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围绕写作话题进行的自由命题作文,它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亮相为标志,话题作文进入了后话题时代。后话题作文的命题趋势和测试倾向是什么呢?我们还得从近两年的高考作文的命题着手分析。对2003年作文的评价,看法不一,褒贬各有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要求:追求多元思辨,重视理性思维,注重情感与价值观的考查。2003年高考作文刚一亮相,考生普遍反映难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命题者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投机思想的蔓延,与2002年相比,2003年高考作文命题在开放的前提下以关系式话题形式加大了话题内涵的限制。所以说,就命题形式而言,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话…  相似文献   

14.
《新教育(海南)》2010,(3):14-15
一、201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1.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打。分析2009年全国的18道作文题,其中材料作文9道,命题作文8道,话题作文只有1道。可见话题作文渐渐淡出,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平分秋色,所以201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还将是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主打天下。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文命题的缺陷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作文命题经历了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发展历程。由于命题者的不断探索,高考作文命题日趋成熟和稳定,其内涵的开放性和对创新的提倡,无论对考试本身的改革,还是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都有积极的正面导向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作文命题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高天友 《新高考》2009,(Z1):20-22
独领风骚好多年的话题作文,已经式微,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有人称之为"新材料作文")再度为高考作文命题者所青睐。尤其是给材料作文,由于具有其他作文命题形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点,更为作文命题者所钟爱。请看近五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变化情况一览表:  相似文献   

17.
受高考作文连续三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的影响,2000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材料作文比较少见,话题作文有取而代之之势。不少考生对这种命题形式还比  相似文献   

18.
一、高考话题作文命题的生命化取向众所周知,高考作文命题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指挥棒,也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但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生命”的缺失成为阻碍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困惑。1999年全国卷的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奏响了高考作文向生命进军的号角,话  相似文献   

19.
一、高考作文形式预测:一树梨花一溪月1.作文形式将由“一枝独秀”而“三足鼎立”,由“一维”向“多维”转化。2004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可以说是话题作文的“巅峰”时期。全国15道高考作文题,除北京卷为命题作文,显出一点“叛逆”外,其余均为话题作文,地位无人撼动。而2005年高考作文试题却出现了由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主题图表作文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格局。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将延续2005年的发展趋向,进一步拓展“自主命题”的空间和发展潜质。2.“自主特色”重“文化”轻“地域”。探究2004年、2005年各省市卷的作文命题,我们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20.
芮瑞 《学语文》2005,(4):6-27,21
从1999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唯一的命题形式,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回顾这种命题形式的出现,命题者的“开放”初衷是非常明显的。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高考作文的主角是限定文题、文体的全命题作文和注重审题立意、讲究“引、议、联、结”的“供料作文”,它们因为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诸多限制。不利于考生写作能力的发挥。话题作文以其对种种限制的突破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也丰富了作文命题的形式。人们认为,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