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教育》2014,(44):26-26
正今年秋季学期刚开学,湖北十堰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发生了暴徒砍杀师生的血案,造成了"4死5伤"的惨剧。近年来,暴徒在校园行凶的案件接连发生,让社会与学校都绷紧了神经。要防止校园血案再次发生,除了反思案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加强校园安保亦至关重要。家校联动家长是做好校园安保工作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国各地都建立有"家长联勤护校队""家长关爱团队""家长志愿者团队"等校园安保新模式,加强家校配合,共同维护校园安全。图为福建石狮市某小学门口,家长义工手持"防护棍"在校门外站岗。(来源:福建石狮市教育信息网)  相似文献   

2.
校园暴力同学校的历史一样久远,是在学校实施正常管理和教育职能期间,发生于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随着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逐步升温,校园暴力事件对青少年、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学生、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自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探索怎样的校园保护体制来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是现阶段解决校园暴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学校的教育首先是家长的教育。任何国家和地区教育的三大介体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而在我国往往把教育的介体单一片面为"学校教育"。忽略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对家庭教育的忽略,导致家长个人责任的淡化,把教育的责任直接推到了学校,发生问题一味的追究学校、老师的责任,绝大部分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体会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重要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生活中,很多良好的品质培养,良好的习惯的形成,良好性格的形成都和家长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健 《中小学校长》2012,(11):22-23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改革深化,学校竞争日益剧烈,社会对学校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对学校期望越来越强烈,校长对学校高水平办学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学校发展如何顺应教育改革,满足社会、家长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已成为摆在每位校长面前的新课题。近年来,我校以提升办学品位来引领学校发展,在促进学校进步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一、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美化、净化校园,以及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的美化、净化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走进校园,布局合理的校园,幽雅整洁的环境,四季常青的花木,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由学生、教职工和领导组成,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与沟通的特殊社会组织,这个组织又与家长和社会有着必然性的联系和沟通。构成和谐校园的中心是人,实现学校内部各种组织结构之间、干部之间、干部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物化的校园教育环境与人之间、社会和家庭与学校之间、  相似文献   

6.
日前,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学校师生、家长和社区的积极性,努力使学校成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创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就教育督导部门而言,必须充分发挥职能,把构建和谐校园纳入督导内容,采取措施,强化督查,努力促进建宁校园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校园暴力事件可以分成"入侵式"和"内乱式"两种,前者是校外人员闯入学校施暴,后者是校内师生互相施暴。"入侵式"的校园暴力又可以细分成两类,一类是与学校完全无关的暴徒闯入学校施暴,另一类是与学校有关的某些人闯入校园施暴,如家长、与校内学生有  相似文献   

8.
《当代学生》2014,(8):63
正金秋十月,书香浓郁。上海市闵行区明星学校举行了以"书香润泽校园阅读成就梦想"为主题的第八届校园读书节。开幕式上,史晓燕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并代表学校将由学校语文组老师精心选编的《明星学校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赠送给了家长代表,倡议广大家长和学生一起展开"亲子悦读",营造亲子共同学习的氛围,争创学习型"书香家庭"。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9月28日上午9时,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新小学千余师生、家长齐聚学校操场,纪念孔子诞辰2567周年。尽管天气很冷,孩子们仍然认真严肃地齐声朗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们的声音响彻整个校园。"升国旗、奏国歌、行少先队礼!"师生、家长共同面向国旗行礼。接着,师生向矗立在校园中间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塑像三鞠躬。校长刘春云和老师们用毛笔蘸上朱砂,在新生额头点上红痣,意为"朱砂启智"。据刘校长介绍:从2009年起,学校就把优秀中华文化作为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把"传承国学经典,打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安全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扎实抓好学校安全管理,是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建设"平安校园"是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11.
杨桂萍 《中国教师》2013,(12):56-57
<正>建设"节约型"校园就是要增强师生节约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理念,建立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培养合格社会人才、履行高校社会责任的需要。一、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  相似文献   

12.
校园媒体是学校举办的以学校师生家长为主要传播对象的非商业化媒介,是校园信息的传播工具,也是校园文化的精神产品。目前,中小学对校园媒体建设的研究还相当欠缺,这种缺失与日新月异的校园媒体发展很不相称。一方面,学校传统媒体没能得  相似文献   

13.
汤文江 《中国教师》2014,(14):91-92
<正>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因此,学校要注重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和家长一起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校坚持"携手、同心、合作、共进"的原则,在家校共建中扎实进取,旨在与家长一起共建和谐校园。接下来,笔者择要谈谈我校的家校共建。一、无声对话:每日留言"真情与坚持"家长和教师的携手合作是学生成长的有力保障,学校应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学生的问  相似文献   

14.
立足赏识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的本质和核心,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成长的乐园是和谐校园的基本内容,而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和发展人,倡导的是自尊、自信、自强的教育环境,这与"和谐校园"要求学校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0月16日,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后小河小学校园里,召开了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山西研究中心"展示教育风采,彰显办学特色"后小河小学十年阅读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各位领导,省、市、区老领导、老专家,杏花岭区政府、区教育局各级领导等二百多名来宾,他们与后小河小学一千三百余名师生欢聚在操场上,观看"美丽小河——后小河小学阅读教育十年成果展",欣赏书香校园的水文化,感受"滴水的坚韧,溪水的纯洁,河水的宁静,海水的包容"的小河精神。学校师生及家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专家、来宾奉上了一台师生阅读、亲子阅读的视听觉盛宴,表彰了小河校园新近涌现出的"小河八大家""书香班级""书香家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第二小学于1971年建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壮大,目前学校共有中关村、华清、百旺三个校区,已发展成为拥有111个教学班、264名教职工、4678名学生的品牌学校。为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提升师生全面的信息素养,实现学校与社会、师生和家长之间便捷有效地沟通,我校提出了"打造数字校园,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空间"数字校园建设的整体目标和规划方案,以“自下而上”的决策与应用模式,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家长委员会是广大家长成长与进步的大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大熔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生活,一方面,教育了孩子;另一方面,成就了自己。在这里,家长委员会是引导家长从"爱孩子"走向"爱别人"、从"爱学校"走向"爱社会"的桥梁。家长委员会在家长的这种蜕变中,促使广大家长从"小爱"走向"大爱",凸显出家长委员会建设巨大的社会文明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校园空间是学校文化外显的载体,是校园文化活化的窗口。以置身校园的人为中心,以文化诱导为手段,从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师生群体等维度活化校园空间,开展一场教育实践的探索。通过物理空间、价值空间的改造,将办学文化融入学校发展的主线,师生的文化自觉被激活,能够实现文化认同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强链接"。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校园暴力、中毒事件、踩踏事件、交通安全、师生冲突等"校园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师生的安全,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破坏了校园在大众心目中的"象牙塔"形象。引发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整体环境的负面影响,又有校园自身的管理疏漏和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频繁发生的校园危机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校园危机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学校管理者不得不去面对的极其严肃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今信息时代,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学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校园网,营造网络文化氛围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数字化校园将成为学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的新环境,也成为学校管理、向社会宣传、学校与家长沟通、师生沟通的崭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