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杂文的含义、分类及作用我国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对杂文作了探讨,它包括了“典、诰、誓、问、览、略、篇、章……”,这显然是多种文体的概称。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中指出:“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鲁迅在这里所说  相似文献   

2.
漫谈杂文     
杂文是一种内容丰富多采,形式灵活多样,议论性和文艺性有机结合,而以议论为主的文学体裁。鲁迅先生说过:“‘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且介亭杂文·序言》)我们一般所说的杂文,并不是这种按年月编辑的各类文章汇集的杂文,而是指在五四新文学运动  相似文献   

3.
鲁迅杂文的诞生和被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然而,要为它下一个准确的、众所公认的定义,还是相当困难的。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里说过:“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而已集》以后的杂文集于,鲁迅大体上都是这样编辑的。在写完上引一段话的第二天,鲁迅又说:“我从在  相似文献   

4.
《灯下漫笔》是收在鲁迅的杂文集《坟》中的一篇,自然是杂文了。什么是杂文? 我们今天的看法,杂文是从散文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文体。可是鲁迅在《 且介亭杂文·序言》中却另有解释,他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 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 ,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以《坟》为例,鲁迅称之为“杂文”,却并不认为 是一种文体,他在《题记》和《写在〈坟〉后面》中一再说明所收系“体式上截然不同的东 西”,是“古文和白话合成的杂集”。不…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一九三五年在《且介亭杂文》的《序言》中写道:“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对于这一段文字,一般都理解为鲁迅先生为杂文这种文体下了一个很广泛的定义;对其中“不管文体”四个字,则理解为杂文的写作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文体限制,既可写抒情杂文、叙事杂文,又可以写政论、短评、书信、随笔、序跋、讲演、寓言、传记、日记、悼文、问答、速写等体式的杂文。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1、杂文的广与狭。广义的杂文,几乎是各种文体的综合。鲁迅曾说,杂文这种文体,“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文体都夹在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一篇锋芒毕露、批驳讽刺、谐趣横生的战斗檄文。它的美学价值同样也是杂文领域的一朵奇葩。一、逼真传神的形象美杂文的形象性 ,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它虽然写的是“一鼻 ,一嘴 ,一毛” ,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 ,把它们合起来读 ,不仅某一形象更加鲜明 ,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鲁迅先生采用漫画式的笔法 ,勾勒出一类人的精神特征。文中在列举“送去主义”的现象时 ,说道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 ,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叫作发扬‘国光’。”“捧着”表现了“大师”们的珍而重之…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鲁迅杂文“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却还有别的,就是那传统的称为‘理趣’。”传统的“理趣”原来说的是诗的范畴。沈德潜在《说诗醉语》中指出:“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俱入理趣。”朱自清先生所说的鲁迅杂文的“理趣”,渗进入现代的“幽默”;而鲁迅式的“幽默”之中,也饱蕴着“理  相似文献   

9.
杂文,既富于理性,又充满情趣,因此,在杂文中运用的修辞艺术必须突出一个“活”字,使语言“激浊扬清”。 比如用“析字”的手法,可以望文而巧释其义,借题发挥,切中时弊。如:“会字是‘人’字底下加个‘云’,就是说一些人凑在一起说话。然而‘会夕(繁写为‘舍’)字由繁而简,会议却由简而繁了,岂非怪事?”  相似文献   

10.
《语文月刊》1986年第11期上发表了秦国同志的《〈且介亭杂文〉的“且”字读音辨正》。《语文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1期在“报刊文摘”栏里摘要转载。秦文说:“把这个‘且’字读作‘租界’的‘租’(zu),方合书名原意。”我们的看法,恰恰相反:“把这个‘且’字读作‘租界’的租(zu),不合书名原意。”鲁迅写作这些杂文时,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北四川路,即所谓“半租  相似文献   

11.
偶翻报纸广告,见一则“首届‘希望杯’杂文大奖赛征文暨‘金桥’杂文改稿活动征稿启事”,读来甚为有趣,继而又令人叹惋:大奖赛组委会真是差矣,这启事本身就是一篇绝妙好词,何必再骑着毛驴找毛驴呢! 今将此节恭录于此,权为推荐,亦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杂文小识     
杂文 ,古已有之。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 ,“凡有文章 ,倘若分类 ,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 ,那就只能按作成的年月 ,不管文体 ,各种都夹在一起 ,于是成了‘杂’”。狭义的 ,仍用鲁迅先生的话说 ,叫做“讲小道理 ,或没道理 ,而又不是长篇的 ,才可谓之小品 (杂文 )”。古时各种文章的总称为“杂文” ,语出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这和鲁迅先生广义说法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上海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是以“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对这个题目,专家褒贬不一,发表了各种不同意见。阅卷结束后有报纸编辑要我谈谈看法,我没有参与讨论。倒是一位考生事后向我谈起他的感受,引发了我的深思。他说:“我一看‘杂’这个题目,立即想模仿鲁迅写一篇杂文,可不知为什么,写着写着,谈‘杂’变成了‘杂谈’,你说说看究竟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有主心骨的杂文?”我想,情况确实如此,2003年上海高考作文中不少文章,谈“杂”变成了“杂谈”,结果杂乱无章、杂而无序、杂而无味的文章触目皆是。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局面倒是打破了,但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14年第2期《杂文月刊》(上)有《人们为何要画“正”》一文,文章写道:“清末民初;上海的戏院非常发达,戏院又称‘茶园’,一般上下两层,楼上的座位叫‘花楼’,左右偏座叫‘包厢’,包厢座位大都是由达官贵人预先包下,  相似文献   

15.
近八年来,巴金写下了一百五十篇散文、杂文、随笔,总题为《随想录》,一共五集。巴金说:“五集《随想录》主要是我一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总帐。”①有人把它香作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回忆录’、‘自白书’,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控诉录’。”②“是继鲁迅之后,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③《怀念萧珊》是这部巨著的代表作,也是巴金散文艺术高峰的重要体现。这是一篇回忆性抒情散文.原载1979年2月2—4日的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后收录在《随想录》第一集。1984年,他又写了《再忆萧珊》(收于《随想录》之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集难     
闲人 《语文新圃》2010,(6):22-23
4月6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之《杂文报》“文化沉思”版刊登魏剑美《杂文市场:尴尬的两极分化》一文,以为:“杂文的尴尬反映到图书市场有两大咄咄怪事:一是杂文选本花样繁多,而个人专集难觅踪影:二是泡沫化的‘观点读物’铺天盖地.而精当的思想读本一书难求。”  相似文献   

17.
杂文浅谈     
杂文是“五四”后新创的文学样式,还是“古已有之”的文学体裁?对这个问题,有人说:“杂文……是适应‘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有人说:杂文是“古已有之”的,因为鲁迅早就在《且介亭杂文集·序言》中指出过。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文体的杂文,不是“五四”后才产生的新文体,而是古已有之的,问题只是古代没有杂文这个名称而已。不过,我们说的古已有之的杂文,与鲁迅当年解释过的“古已有之”的“杂文”的含义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正> “杂文”作为文章体裁是源远流长的。但杂文赖以独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却历来众说不一。笔者以为杂文的基本特征在于“扎”。一、说“扎”从现代文学史上看,“杂文”这一名称,正式通用于三十年代,二十年代称之为“杂感”。“杂文”名称的通用,标志着这一文体的成熟。这一文体是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与刀下”发展成熟的。把杂文的兴盛说成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把写作杂文骂为“堕落”行为的“围剿”者,也不得不承认这  相似文献   

19.
刘征先生的《庄周买水》是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为杂文单元,单元首页的“文体知识”对杂文的介绍是这样的:“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的“单元说明”是这样解说“杂文”的:“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20世纪30年代,瞿秋白称鲁迅杂文是一种“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文艺性的论文”。由此可见,对杂文的文体认识,大家基本趋于一致,即杂文是一种兼具论说性和文学性的一种边缘文体。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首…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杂文的一面旗帜,聂绀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师。杂文大家夏衍在《杂文复兴首先要学鲁迅》(《新观察》1982年第24期)中,说他自己写杂文“先学鲁迅,后来是学绀弩,绀弩的‘鲁迅笔法’几乎可以乱真。”当我们把鲁迅先生的杂文《灯下漫笔》(高中语文第三册)与聂绀弩的《我若为王》(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