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和印度教育服务贸易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和主要内容等方面,中印两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既具有相似之处,又备具特点。但总体看来,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由于起步较晚,其发展落后于印度。有鉴于此,分析和比较中印两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找寻中国在教育服务贸易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对于科学把握和顺利开展中国刚刚起步的教育服务贸易,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巨人觉醒:中国和印度高等教育系统的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两国的中学后教育学生加起来约占全世界的25%。未来几十年全球的高等教育学生人数增长将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并且中国和印度在其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因为中国和印度目前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只有20%多和10%。中印两国在扩展规模的同时,在寻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财政资助、培养合格的学术人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文化等方面的挑战十分严峻。在正在兴起的私立高等教育部门以及开发硕士和博士课程方面,中印两国也都面临压力。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中印两国都在努力提升全球形象,实施开发国际教育项目的策略。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两大经济体,高等教育对中印两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印度都是高等教育大国,两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还是在教育方法方面都各有其特点。通过对中印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分析,着重指出两国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提出印度大学生公民教育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印地缘政治冲突的根源主要在于印度把中国看成了战略上的竞争对手和防范对象.印度是个具有浓厚大国思想的国家,地区霸权思想始终贯穿于印度的南亚政策之中.西藏问题,中印边界的争端,中巴关系的接近,印度海洋战略与动向问题,中印两国国家发展与现实地缘战略冲突问题等成为中印两国关系中不同层面的制约因素.但是,中印关系仍然在一定程度有着稳定和改善的条件,两国在地缘政治战略上有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两国双边贸易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印度成为了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目前双方贸易关系进展平稳,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约而同地将创办远程开放教育机构作为缓解高等教育压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和印度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的崛起,中国和印度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也备受瞩目。本文通过比较中印两国远程开放教育的体系结构,力求探索中国远程开放大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印度是两个紧密相邻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两国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从前中印贸易往来受到很多限制。近几年经过中印两国共同努力,双方在共同发展双边经济贸易方面达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印度印中贸易中心与在中国合作伙伴联手向中国企业界推出赴印发展商务业务,为国内企业界进入印度市场创造商机。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等层面上各有长短。中国目前总体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印度也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并且展示出强劲的势头。中印两国在21世纪的发展将对世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印经济因发展迅速,令世界瞩目,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印度,这是由于中印经济改革的不同轨迹、两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异、资本形成与经济结构等原因所致,两国经济发展潜力也有差异,两国未来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国经济改革是否深入。  相似文献   

10.
4月1日是中印建交56周年,又恰逢今年是“中印友好年”。中国与印度今年要在政治、国防、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举行50多项友好交流活动,把两国友好关系推向高潮。今年的“中印友好年”是去年两国首脑商定好的。它将覆盖世界上2/5的人口,因而具有特殊意义。中印两国交往始于秦代,到两汉时逐渐频繁,在隋唐时趋于高潮,宋  相似文献   

11.
印度自独立后,就综合考虑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等因素制定了总体对华战略。其中,印度对中印边界问题的一系列战略构想是构成印度对华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此战略的重点是稳固其在中印边界争端中的既得利益,并尽量将影响力扩展至南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地区。中印边界问题的阴影始终影响中印关系的深入发展,而中印边境和平稳定、双方互信互惠才是两国共同发展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政治与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它们在经济改革、经济模式、发展绩效等方面的比较,特别是对印度经济发展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中国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美国市场为例,通过TC、RCA、RC和NXRCA四种贸易指数的分析,对中印两国的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对美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中,中国的整体竞争力优于印度,但结构内竞争力的发展态势却不及印度.对此本文提出从经济结构和贸易政策方面学习印度经验,以增强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会讯     
《留学生》2010,(7):23-23
刘月宁副会长应邀参加中印建交60周年招待会 5月28日晚,为庆祝中印两国建交60周年,并欢迎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访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印度驻华使馆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大招待会.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出席并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是“亚太地区”两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2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上都处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中国和印度虽然毗邻,但在以往的经济贸易过程中,贸易方式主要还是以海运为主,陆运贸易比较少,所以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在近几年,随着我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力度不断加大,中印两国陆运贸易将会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中印两国陆运贸易的不断发展与契合,也会极大地带动和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印度互为重要邻邦。关注和研究中印关系,不仅在于稳定周边、合作发展之需,也是中印两国在发展中面对的共同挑战。政治上的不互信、经济摩擦问题严重、军事冲突不断以及两国媒体民众间的敌对情绪上升表现出中印战略互信处于缺失状态。导致中印战略互信缺失,既有历史上的边界争端和西藏问题,又有现实方面的安全环境问题和能源来源等因素。因此,我们在妥善处理边界问题与西藏问题的同时,要尽量减少中印之间的猜疑与误解,在能源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印战略互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印两国建国之初初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相似,但是50年后中国的发展水平明显超过印度。究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阻碍了国家主导作用的发挥。中国应吸取印度的教训,为初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继续发挥并改进国家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院校发展视野中的中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更是高校在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大发展战略。印度科技发展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为世界所关注,中印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文章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院校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印度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梳理了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探索进程,并对中印两国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的有效劳动投入模型和人力资本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模型的计量估计和检验,得到主要结论是:印度的初级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大,对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印两国中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本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均有较高的显程度,中国该层次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印度;中国高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印度则不显,同时,各级教育水平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提高各自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也具有积极作用。总之,对于所比较的两个国家来说,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各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宇歌 《留学生》2015,(1):30-31
经过反复协商,印度终于迎来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访。这是印度新总理莫迪2014年5月上台以来,两国最高首脑的第一次专门互访。毋庸置疑,中印在国际舞台的全面崛起,是21世纪初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最大人口国、第二大和第十大经济体、重要的能源消耗国和不断增长的碳排放国,他们的蓬勃发展,将为世界格局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尤其在亚洲大国相继迎来政治强人的今天,中印两国领导人和精英层将如何应对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不平等加剧、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