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淡是真     
人生如季节,但人生的季节却无法轮回。我们由少儿到青年,再至中年、晚年,生命也就这么一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岁月无情地轮回飘逝,在这种最平凡的变迁里,悲喜、荣辱、得失,时刻在演绎着我们生命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我们永远都会有追求,就我的体会而言,追求是为了增加幸福感.说到遗憾,却总是存在的.追求了会有遗憾,不追求也会有遗憾.追求了,你没有得到会有遗憾,但还是要追求.如果每天浑浑噩噩地过去,你会发现生命没有意义.人生的起点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所有人的起点都不一样,但是坦白说人生的终点是可以由我们自己去选择的.你要设计怎样的程序,打开怎样的生命界面,  相似文献   

3.
死亡是人生的永恒话题;死亡是艺术的永恒话题.作为生命终点的死亡是悲哀而丑恶的,但作为艺术起点的死亡却可以是美丽而崇高的.如果说火莲花上涅槃的佛祖代表了死亡的美丽,那么十字架上的耶稣则象征了死亡的崇高.死相对于生.生与死构成了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尽管来源于加缨对希腊神话中西绪弗斯推石上山的故事的重新发现和阐释,已成为现代人重视过程而轻视结果的流行观念的精神支撑,但我想它仍然不能撼动终点的地位.因为无权选择起点的人却未必不可以选择生命的终点.死的方式和时机常常可以浓缩整个人生的意义.人不会因为出生的贫富而不朽,却能因为死亡的不同而遗臭万年或流芳百世,甚至死亡常能构成人生绝顶的美,此时,便如陀斯妥耶夫斯基所言:“美是一种可怕的东西”《长拉玛卓夫兄弟》.西绪弗斯永不停止、循环往复推石上山的过程是可怕的.诚如加缪所言,他体现了人对悲剧命运的抗争体现了人的不屈服的(?),但如果我们用人  相似文献   

4.
【阅读导引】青春是我们纵情放歌的时节,青春是我们绚丽多彩的季节,青春是我们唱响生命的激情时刻,青春是我们打磨人生的流金岁月……紧紧抓住青春的手,打造靓丽的青春,抒写人生的辉煌,让生命与时光共同行走……【时文链接】青春常在威廉·赫兹里特“生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托马斯·布朗爵士没有年轻人相信自己会死去。这句话是我哥哥说的,它真算得上一句妙语。年轻人有一种永生之感——它似乎能弥补一切。拥有年轻的人就好像是一尊不朽的神灵,一半的生命已经流走,但蕴藏着无尽宝藏的另一半生命还…  相似文献   

5.
年复一年,季节轮回,在周而复始的旋转中,每一次的结束都是下一次的开始。三百六十五夜才有的一次回归,阐释了生命本源的意味——人生本来就是在这种螺旋状的折返中持续向前发展的。每一个季节的回归,都与去年那个季节是惊人的相似,却也有细微的  相似文献   

6.
刘海军 《科技文萃》2005,(7):98-103
深深的皱褶里,不仅仅是岁月沧桑,生命从生成到灭亡也不全是季节的轮回.一双曾经多么明亮炽热的眼睛,它温暖过很多人的灵魂和冰凉的真理,如今却只剩下怎么读也读不尽的苍凉.相信生命与灵魂只有死过数十次的人,才会有这样令人悲伤与不安的面孔.  相似文献   

7.
感悟人生     
2014年10月28日晴有人说,人生就像一盘棋,稍有差池,便会满盘皆输;也有的人说,人生就像一条路,在这条路上,免不了有磕磕绊绊,但终会走向终点;而我却认为,人生何尝不像一场赌局,漫漫人生路,我们拿青春赌明天。有的人,为了利益挖空心思过了一辈子,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人,轰轰烈烈过了一生,却忽略了人生最宝贵的真情,孤独了一辈子;有的人,看似平平淡淡过了一生,却充实无比,体验到了人生中最真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天道酬勤     
习雪 《少年月刊》2012,(17):27-28
成功来自勤奋,人生需要勤勉。上帝给了人类天分,勤奋则将天分变为天才。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就可以创造出奇迹。勤能补拙。斯迈尔说:"如果你有伟大的才干,勤勉将会增进它;如果你只有平凡的才能,勤勉也可以补足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成功需要努力,需要奋斗,成功更在于奋斗过程中的点滴积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  相似文献   

9.
正青春的光阴可能是人生中最短暂的,但随它而来的酸甜苦辣却在我们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不会随着时间改变,反而会在青春过后历久弥香。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那样半生不熟的梦想,就像周杰伦的钢琴和许飞的吉他一样,有了它们,我们就能拥有全世界。每个人的青春都与别人不同,而每个人的青春也都只有那么可贵的一次,就像路过的风景,只此一回,再无法转身去驻足欣赏,那是只属于年轻的美好。  相似文献   

10.
“圆”是几何图形中普通的一种,爱因斯坦借此展开联想和想像,对他的学生说:“你和我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你是一个小圆,而我是一个大一点的圆。圆越大,它所接触到的领域就越广,这就表明它越无知”我在学生中进行的一次写作练习——就圆这一图形的某一特性入手,展开联想和想像,说明一个人生道理——就收获了许多像上文一样的哲理有的从圆的形象特征展开联想: “人生就像一个圆,一个空心圆,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填满它”——揭示了只有通过奋斗才会换来一个充实、圆满的人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人说:如同生命注定消逝,我们的青春也终将褪色。而我却想说: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临的前一秒。青春不是生命中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青春不单包括青春年少的岁月,更是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它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如爱因斯坦,即使年老,也能和天真的孩子们打成一片,也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有谁会认为,这样的他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  相似文献   

12.
<正>年复一年,季节轮回,在周而复始的旋转中,每一次的结束都是下一次的开始。三百六十五夜才有的一次回归,阐释了生命本源的意味——人生本来就是在这种螺旋状的折返中持续向前发展的。每一个季节的回归,都与去年那个季节是惊人的相似,却也有细微的不同;好像一切都已经改变,又好像一切都是原样;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部电影的名字。 而我想到的是生命的话题。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有起点,当然也有终点,中间是一段或长或短的过程。起点是从你出生的那一刻便决定了的。至于终点在何处,一开始,谁也难以预料:或在百里开外,或在几十里开外,或者就在离起点不远的旁边;景致也许同样殊异:或在山之高,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价值     
树,砍断枝条还能再生;草,烧光了还可以再长。悬崖峭壁上的一棵小松树茁壮生长着,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一粒种子,可以掀翻压着它的石头,顽强地向上生长。但,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不同的人对待人生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有的人活得平平淡淡、懒懒散散、索然无味,有的人却活得轰轰烈烈、精精神神、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中有春天,而人的生命之路上也有春天。什么是人生的春天呢?人生的春天,就是年轻力壮的青少年时期,这段时期在人生短短的数十寒暑中,真有如沧海之一粟,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人生的春天。珍惜人生的春天,就要惜时勤学,努力奋斗。“一年之计在于春”,青春就是一个人的春天,而青春的脚步又是多么的匆匆,不久就会步入中年。珍爱青春,就莫让年华付水流,就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只有这样,在未来有  相似文献   

16.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保尔铮铮有声的人生格言.保尔以他宝贵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实践了这一人生诺言,达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境界!读了小说、看了电影或熟知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保尔的事迹所感动,莫不为保尔的精神所折服!是的,保尔的生命很短暂,其价值却无限!他是当时,也是后世青年永远追随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毕业照     
人生驿站一次难得的团聚微笑与自豪定格成阳光的灿烂你的秀发蓬勃成郁郁的竹林我的风姿似浪中做,一人的小舟老师说我们有着孩子的童稚也有成年人的深沉我们说青春的激情是奏响生命的进行曲人生驿站一次难舍的别离这只是人生的一个小站它记载的是对未来的渴求若干年后老照片的回忆在后辈人的手里成了火炬毕业照@李凌志$定陶县陈集镇中学  相似文献   

18.
读书是铂金     
有人说,活着便是一种美好。世纪老人巴金说:人不能单单靠吃米活着。世界是同样的世界,生命是同样的生命,万千人生却有千万种不同的活法。毕竟,人在天地间不仅仅为了活着。的确,在如此丰富、如此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精神的家园需要固守,读书便是这个家园中一个知心的伴侣。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而一次生命不能把你心海中的动因全都激发起来,读书则可以给你更多的生命观照。与书相处的时候,我们可以跳出尘世的烦恼,与古人游,与智者游,可以在想像中自由翱翔。它让你借助自己的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相会,借助自己的感…  相似文献   

19.
青春     
青春——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岁。它是一个人的生命含苞待放的时期,生机勃发、朝气蓬勃,这意味着上升,蕴含着巨大希望的未知数。——岑桑《青春寄语》青春是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候,它的别名“花季”——一个色彩缤纷、斑斓的季节。青春像流星、像昙花,是那么美丽  相似文献   

20.
深深的皱褶里,不仅仅是岁月沧桑,生命从生成到灭亡也不全是季节的轮回。一双曾经多么明亮炽热的眼晴,它温暖过很多人的灵魂和冰凉的真理,如今却只剩下怎么读也读不尽的苍凉。相信生命与灵魂只有死过数十次的人,才会有这样令人悲伤与不安的面孔。束星北的命运告诉我们,已被我们认为早翻烂了的“过去”的太书,其实,还没有真正打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