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排联官方网站的首页上一直保留着对去年11月世界女排大冠军杯赛的报道,用的标题是:15年后,中国女排又回来了。很多国际排球界人士都把大冠军杯赛看成是与世锦赛和世界杯同等规格的世界大赛,在他们看来,获得大冠军杯赛的冠军是中国女排重新崛起的标志。15年前的1986年,那是中国女排最后一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年份。当年中国女排在世锦赛前几个月临时换帅,张蓉芳和郎平以教练的身份率领队伍完成了五连冠的霸业,已经担任原国家体委副主任的老教练袁伟民也随队出征,并且一直坐在离球队最近的地方。之后,中国女排就再也没有拿到过世界…  相似文献   

2.
图片新闻     
《新体育》1994,(5)
在迎接世界排球运动开展100周年的世纪“寿辰”之际,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馆名的“中国女排腾飞馆”不久前在福建漳州落成.漳州是一块排球的沃土,20年前,中国老女排从这里的“竹棚馆”里起步,拼搏出“五连冠”的辉煌,而今,当年轻的中国女排接过重振雄风的重任时,漳州人民又以特殊的感情,特殊的行动,集资建造起这座现代化的体育馆,以无尽的爱心和殷切的期望,实实在在地支持着中国女排再度“腾飞”.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经过3个多月认真准备、精心筹划,国家体委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于1997年11月24日正式宣告成立。这是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体委提出运动项目向协会化、实体化过渡,对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探索,并在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的改革取得初步成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情况下,第二批改革中批准成立的6个新的管理中心中的一个。新组建的排球管理中心是国家体委承担排球运动管理职能的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国排协的常设办事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在国家体委领导下,统一组织和指导全国排球运动的开展、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推动排…  相似文献   

4.
中国女排新任主教练谁属?这个万众关心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国家女排二队主教练胡进荣登宝座。一位仁兄见状,不禁轻叹一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此仁兄何出此言?各位读者,请莫急,容我慢慢道来。先请看看—胡进何许人也?胡进身高1米85,是原国家男排的队长和二传手,是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原女排著名国手张蓉芳之如意郎君。他今年34岁,浙江余姚人,1955年生于辽宁省鞍山市。11岁就进入辽宁省鞍山市业余体校打排球,随后开始他的排坛“三级跳”,1971年叩开辽宁省青年队大门,  相似文献   

5.
体育明星是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他们知名度和关注率都比较高,明星效应对体育运动发展的巨大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同。那么,排球明星在大学生心目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排球明星?他们眼中的排球明星是谁呢?本期“互动连线”就围绕这些轻松的话题,听听当代大学生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喜重逢     
4月下旬,东京春意正浓:一片新绿掩映下的江户川区体育中心几天来赛场内外喜气洋洋,中日两国老女排队员在这里进行的排球技术指导和友谊表演赛,令东京的排球爱好者和广大观众激动、兴奋、着迷。经60年代日本“东洋魔女”队主要成员河西昌枝和松村胜美倡议,在江户川区政府和东京都排球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女排老队员们实现了分别多年又在东京重逢话旧的愿望。应邀前来的中国女排名将有14人,其中孙晋芳、曹慧英、周晓兰、杨希、张洁云、陈亚琼、周鹿敏、梁艳和朱玲都是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中第一次夺得冠军对的队员。  相似文献   

7.
我们是一对退休的老夫妇;也是一双执著的排球迷。中国女排是我们心中的牵挂,我们与她们一同欢喜,一同忧虑。 象我们这把年纪的人喜爱排球,几乎都是从中国女排夺取世界冠军开始的。在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带领下奋力拼搏,夺得了“五连冠”,受到全国人民的称颂。但那时,我们对排球还没有现在这样入迷。家里没有电视机,我们只能到电影院去看纪录片,觉得排球在空中飞过来扣过去挺好看的。对排球规则、专业术语都不太懂,什么背飞、快抹、二次球、连击、时间差、几号位,都一窍不通。 我们真正对排球着迷是在八十年代末,女排…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漳州市市中心,耸立着一座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记载和彰显着中国女排曾经创造的光辉业绩。每一个市民和到访的游人都看得见,摸得着它,然而,在漳州还有一座不为人常见的,却珍藏在每一位排球人心中的墓碑。它就是原中国排协秘书长,亚排联竞赛委员会主席钱家祥同志的墓碑。十年来,它一直静卧在漳州排球训练基地训练馆的旁边,陪伴它的是两棵青翠欲滴的松树,还有叮咚不止的扣球声。它仿佛在倾诉一位永远不会老去的排球老人故事──也许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适合作这位排球老人的归宿了。他的这一生恐怕也没有任何地方象漳…  相似文献   

9.
<正> “六一”儿童节前夕,由国家体委群体司郭敏副司长等组成的慰问小组对江西省南昌市站前小学、井岗山市小学、吉安县保育院进行了慰问。国家体委群体司拨款一万五千元,请江西省体委代购了跑鞋、垫子、足球、篮球、排球等二十余种体育器材和玩具赠送给这些单位。当慰问小组的同志带着对老区孩子的关怀和期望、亲手把体育器材和玩具赠送给这些学校和幼儿园时,校长、老师和孩子们都万分高兴,并决心要很好地利用这些体育器材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希望。自1983年以来,国家体委群体司已连续开展了十一个年头的慰问老、少、边地区少年儿童活动,这项活动充分体现了国家体委对老少边地区体育事业的支持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在慰问期间,慰问小组还调查  相似文献   

10.
世上本无常胜将军,因而对“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失利于24届奥运会,人们并没有过多的埋怨和责怪。本来嘛,失败已成为过去,以往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也应化为乌有,耿耿于怀也无济于事。热爱中国女排的球迷是理智的,他们寄希望于新的主帅、新的阵容,希望她们能从失败中振奋起来,团结奋斗,刻苦训练,顺应女排技战术发展的世界潮流并有所创新,尽快东山再起,夺回女排霸主的宝座。希望应该建立在理智分析现状的基础上,不然希望就成了梦想。那么,中国女排究竟何时能够东山再起呢? 一、主帅的优劣长短奥运会惨败后,李耀先的卸任已成定局,因而“谁将升帐挂帅、另起炉灶”的问题随之而来,成了排球界的热门话题。汇总各方消息,主教练候选人  相似文献   

11.
张一沛,是个和中国女排的辉煌紧密相连的名字。他曾是“五连冠”的中国女排领队。中国女排痛失了世界冠军的宝座后,他曾惋惜、痛苦过,但痛苦之后,又很豁达地说:“我相信女排会东山再起的。”张一沛于1993年退休前,曾是国家体委训练局党委书记、常务副局长。他退下来以后,不甘寂寞,“下海”继续服务于体育事业。在北京体育馆路上,  相似文献   

12.
木木 《篮球》1999,(18)
NBA大牌球星成堆撮,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NBA教头最不容易,一不留神,不定得罪哪位爷,到时候他出工不出力都算给你面子,一撂挑子,哭都来不及。所以主帅给手下拍马作揖是常有的事。可就偏有那么几个“魔鬼”教头不信邪,管你挂多大的牌子,只要在本帅帐下,就别想“炸刺儿”。说是“魔鬼”教头,其实并非如魔鬼般可憎,只是军纪严明罢了。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女排取得“五连冠”后,后备人才的输送出现了一时的脱节现象,而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在学校,那么我省中学排球开展的情况又如何呢?笔者就这方面的问题抽样调查了我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排球运动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国际排联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其中,排球比赛规则的改变更是不断地向着更适应电视转播、更适合商业操作方向发展着。排球规则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有点儿“宁可错改一千,不能漏掉一处”的作派。对规则改革,国际排坛议论颇多,褒贬不一。那么,比赛规则的改变对排球运动产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呢?我们请来中国女排的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就一些主要规则的改变来谈谈她们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正是菊花满院的季节,郴州基地满腔热情地迎来了国家男排、国家青年男排、全国五支重点男排(辽宁、福建、湖北、江苏、“八一”)的冬季大练兵。国家体委把这次男排冬训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训练、竞赛司吴寿章司长到会作了冬训动员报告,排球界一些专家、骨干——中国排协副主席王祖洪、前国家男排教头邹志华、戴廷斌、前国家男排名将徐真、男排行家计尔煊等参加了冬训的组织指导工作。这次冬训,国青队和五支重点队肩负双重任务:一是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二是为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来,中国女排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道路。经过艰苦努力,她们获得了“五连冠”的殊荣。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她们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挫折.广大读者、观众对此深表关切。现在,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已经产生,新老结合的女排队伍也重新组建。我们发表《论女排的失落》的这篇文章,目的在于温故知新,使中国女排今后能更健康地成长,使中国的排球事业更加兴旺发达。编者中国女排在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的失利,至今仍是我  相似文献   

17.
原中国女排名将杨锡兰的名字在中国大地可谓家喻户晓,至今她虽在瑞士留学却仍深受国内球迷的厚爱。她之所以成为中国女排队长、“五连冠”之中的核心人物,是和她在中学时代就酷爱排球和那从不服输的性格分不开的。每当杨锡兰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岁月时总是说:“自从我进入天津南楼中学加入了排球队以后,就与排球结为了‘伙伴’,就有难舍难离的‘感情’,是银白色的排球伴随我成长。”杨锡兰的中学时代是怎么度过、又是怎么与排球结缘的呢?带着一连串的问题笔者走进了她的母校——天津市南楼中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8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分析,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比赛的经历总结如下:分进“死亡之组”增大了中国队实现目标的难度;小组赛年轻的中国女排技、战术发挥失常;淘汰赛中国女排发扬出中国女排精神,面对困难彰显强者本色;中国女排在进攻上与强队相比仍有差距,但依靠较少失误赢得冠军;里约夺冠与主教练郎平密不可分;排球技术比精神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截至5月14日,甲A联赛已激战五轮,从这五轮比赛来看,甲A各队的“遭遇战”业已打完,谁是骡子谁是马大家心里都有了一个大致的谱。那么,在联赛的中期各队如何去巩固优势,挽回劣势,以期6月11日第八轮比赛结束,联赛暂告一段时,能在排行榜上占据一个好的位置,获得一种良好的心境,是各队教头连日来苦思冥想的事情。于是就有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女排副攻颜妮被誉为球队克敌制胜的法宝和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2021年年底,她宣布退役,告别了她曾经牵挂着的排球赛场。中国女排副攻颜妮的运动生涯颇有大器晚成的意味。虽然22岁就曾入选中国女排参加集训,但直至里约奥运周期,她才在中国女排站稳脚跟,2018年世锦赛和2019年世界杯两度被评选为最佳副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