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哲 《华章》2010,(36)
在以前的印象中,叔本华似乎是悲观主义的代名词.通过对他<人生的智慧>一书的阅读,发现他的哲学思想中对于人生的形而上学层面的描述是悲观主义的,但是在形而下的层面上他教人要积极生活、说真话、不自欺欺人,努力按自己方式勇敢生活去寻找幸福的.在这个层面上说,他的人生哲学又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2.
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著名的非理性唯意志主义哲学家,也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国内外学术界的很多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批评理论家都受到他悲观主义哲学体系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他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系统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仅是沧海一粟。下文将从构成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本体论、人生观、解脱途径三方面简要介绍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尼采是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最早揭示科学局限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尼采崇尚悲剧却不悲观,在他看来,本质痛苦的世界意志有着永恒创造的快乐,悲剧中蕴含着能拯救德国文化的酒神精神。尼采既否定了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也否定了表面上肯定人生、实际上否定人生的乐观主义,主张用审美的眼光关照人生,对压抑人性的理性主义进行批判,并预言在现代文化的废墟上,悲剧定会重生。  相似文献   

4.
杰克·伦敦是一个思想意识非常复杂的作家,但在创作思想上对杰克·伦敦影响最大的却是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他的经典之作《野性的呼唤》正是用人的本性描写了狗的心理,揭示了他个人所信奉的适者生存、强者生存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5.
国内对叔本华和尼采的看法有二 :一认为他们是悲观主义者 ;二认为他们之间互相反对。本文认为 ,这是一种误解。首先 ,叔本华不是悲观主义者 ,尼采更不是 ;其次 ,尼采不是叔本华的背叛者 ,而是继承者。本文着重从他们哲学的主要范畴入手 ,剖析其内在本质 ,并指出其联系与区别。与此同时 ,提倡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尼采是西方人生哲学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性人物。他以敏锐的眼光发现近代文明人的精神危机与人生迷茫,并一心致力于寻求人生自我超越的道路。他通过对基督教传统道德的批判,击碎西方人的信仰王国;通过对“超人”的宣扬,道出做大地之子、做现实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的人生目标。虽然尼采的学说有不少偏颇之处,但他以真诚而严谨的态度所提出的问题和见解对现代人的人生体验与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尼采在他的名作《悲剧的诞生》中,通过对古希腊悲剧产生的原因酒神和日神精神的二元冲突的正确分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人生观。他肯定人生的悲剧性不可改变,但主张笑对悲剧性的命运,用艺术来拯救人生,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他的审美人生观主要受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影响以及对古希腊悲剧和当时德国国情的独特认识,因此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尼采在他的名作《悲剧的诞生》中,通过对古希腊悲剧产生的原因酒神和日神精神的二元冲突的正确分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人生观。他肯定人生的悲剧性不可改变,但主张笑对悲剧性的命运,用艺术来拯救人生,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他的审美人生观主要受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影响以及对古希腊悲剧和当时德国国情的独特认识,因此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叔本华从其意志论哲学出发,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表现为无止境的欲望与冲动,因而,人生是痛苦的,艺术可以展示使人沉醉于“自失”的境界,忘记意志的存在。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前提,认为审美存在的必要性在于悲剧性,这是两个人在意志论美学中的合唱,也是变奏之所始。叔本华从肯定艺术始,终于否定人生。尼采则肯定艺术进而肯定生命!然而尼采表面的乐观并没能掩饰住内心的失望, 他发出的最后的哀鸣把他带回到叔本华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尼采在他的自传《瞧!这个人!》中这样说:"正是在我的生命遭受极大困苦的那些年,我放弃了悲观主义,自我拯救的本能不允许我有怯懦的软弱的哲学。"我想说的是:正是困难教会了我们如何战胜困难,人生路上的荆棘刺破了我们的心,而人生的智慧正  相似文献   

11.
尼采的哲学思想发轫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试图通过从古希腊研究中获得的悲剧世界观来克服这种悲观论。进而,他提出了强力悲观主义,同时,自然而然地由它引申出酒神精神,并将此作为其哲学的核心。尼采的酒神精神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肯定生命;毁灭是种大喜悦;超越善与恶。酒神精神是尼采哲学思想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尼采写作《悲剧的诞生》一书不在于对悲剧进行纯理论的探讨,而在于从人生与艺术的角度探讨生命价值及其意义问题。这一问题可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论述艺术与人生的关系,鼓吹一种人生哲学,借以推动德意志精神的伟大复兴;二是阐述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所包含的美学思想,肯定其生命活力及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庐隐在中国现代文坛上,被视为是一位独树一帜的“感伤派女作家”,庐隐创作的这种感伤气息、悲观色彩固然与其所生存的悲剧的时代息息相关,但同时又与其所受到的基督教文化的以及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苔丝》中,哈代充分通过对一个美丽、纯洁的女孩悲剧人生的描述,来表达他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本文首先通过描述影响哈代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社会背景来全面地阐述了这本书的内容。然后系统地分析了哈代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本文主要通过进一步阐述《苔丝》中体现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来从符号学的角度揭露它们背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同济受尼采思想影响,在20世纪30、40年代之交极力倡导“力”的学说,以此改造国人,服务抗战;4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和他自身状况的变化,他的思想逐渐回到民族的老庄哲学.但林同济的回归不同于传统文人的消极避世,也没有彻底放弃他此前信奉的尼采思想;他是以老庄的超然哲学为基础,揉合尼采的意志哲学和儒家的入世精神,又扬弃了老庄的消极避世、尼采的执着信念和儒家为群的终极理想,将道家的真人、尼采的超人和儒家的圣人凝为一体,铸造出一种新的人格范式,显示了他为中国人寻找一种完美人生哲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悲观主义     
<正>悲观主义是一种与乐观主义相对立的消极的人生观。它认为恶是统治世界的决定力量,人生注定遭受灾难和苦恼,善和正义毫无意义,道德的价值只在于戕灭欲望。悲观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和尼采。叔本华认为,因为人有意志,所以就会有欲求和渴望,而欲望只会带来痛苦。因为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是痛苦的;实现欲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托马斯&#183;哈代的大部分小说,尤其后期小说,都以小说中主人公或者主要人物所遭遇的不幸甚至于悲惨命运而结束,他的不少诗歌也充斥着对人生、人世不幸命运的倾诉和感叹,从而使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沉重的悲剧感觉。毋庸置疑,托马斯&#183;哈代是悲剧作家,而且是成功和伟大的悲剧作家。也许正因为此不少读者和学者认为托马斯&#183;哈代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然而事实上历史上有许多悲剧作家,但是他们当中只有一部分对人生持消极、否定态度的人才可以被称为悲观主义者。哈代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深邃的思想家,他密切注目风云变幻的世界,关注人民所面对和遭受的苦难。其作品当中的不幸和灾难以及它们的牺牲品因为艺术创作的原因难免出于虚构,但它们确实折射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真实现实。本文首先根据权威资料对“悲观主义”概念进行简要界定,然后主要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回顾、整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托马斯&#183;哈代是否是悲观主义者的不同观点,并且分析不同观点背后的原因,力图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1关于悲观主义美国传统词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关于悲观主义的定义有以下三条:(1)Atendency to stress the negati...  相似文献   

18.
小说《人性的枷锁》是以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写就的,作品体现了毛姆的人生观,其中他对女性的看法尤其值得一提。作者在总结梳理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对《人性的枷锁》进行探讨,即主要从叔氏哲学中女性观和性爱观,以及叔氏悲观主义人生观,对小说中的五位女性的人生经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7,(3)
经典名言1.伟大的人必定是一个怀疑者,不被任何一种信念所束缚的自由,存在于他的坚强的意志之中。——尼采2.世界上使社会变得伟大的人,正是那些有勇气在生活中尝试和解决人生新问题的人!——泰戈尔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一生深受尼采哲学的影响。在他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或明或暗地发现尼采哲学的痕迹。而在鲁迅后期的创作中,由于生活经历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他对尼采的思想进行了扬弃,从而具有他自己的色彩,但我们仍然在文本中可以看到,尼采对他的影响仍然存在。文章以《铸剑》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分别指出"超人"、"怀疑主义"和"权力意志"这些尼采的哲学意象在鲁迅小说中的显现与嬗变,体现尼采对鲁迅后期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