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喜红 《甘肃教育》2007,(9S):26-26
作文审题,永远是佳作产生的基础,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要在高考作文中赢得高分.首先得过好审题关。审题立意。二者是密切相连的,审题是立意的前提,审好了题,立意也有一定的要求和技巧。高考作文立意要做到“思想健康”,这是一项基本要求.因为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如果我们在作文中所表达的“情”和“意”是不健康的,怎么能说这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呢?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着力强调“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对写好作文的重要作用,把他们作为训练作文“两个致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要达到符合题意的要求,考生必须有一定的哲学意识,要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尤其在审题立意上要善于辩证思考。审题要坚持三条原则。首先,审视命题意图要宏观着眼,微观入手。高考作文出题人,大都带着一种“宏大思维”,体现“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写作传统,引导人们关注社会热点和政治热点。高考作文去年写《诚信》,今年写《心灵的选择》,都契合“以德治国”的大背景。审题宏观着眼,关注具有重大意义的重大事件,才能写出符合题意、贴近现实和有针对性的文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又忌讳大而空,因此,要从微观入手,采用“以…  相似文献   

3.
写好高考作文,当然要具备一些硬条件,比如,审题,把握题旨的能力要强;标题要拟得既新颖又有文采;文章结构安排得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巧妙地设计开头和结尾,……这些要素是写好高考作文的硬条件,硬因素。但我认为,仅仅具备这些,仍然可能写不好高考作文。因为这些仅仅是“写文章”的条件和表面因素,而写文章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是写好高考作文的深层因素。怎样做人,决定了怎样作文,反过来说,作文写得好不好,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人”“做”得好不好。中国古话说,“文如其人”,讲的就是…  相似文献   

4.
一、话题作文审题难度降低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都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尽量降低,因此,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用心审题。从这几年高考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用心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有一定的比例。2002年有不少考生作文仅得十几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审好题。因此,无论审题难度怎样降低,考生都必须仔细阅读作文要求,要认真审理。试想,如果不按题意去写,而是另起炉灶,即便写得“很好”,那也是不能得高分的。所以话题作文要审题这根弦应当绷紧。二…  相似文献   

5.
尽管“审题”是一个说滥了的老话题,可是,每年的高考作文中,总会有相当多的考生在审题上出现失误。如果撇开题目的要求,有的文章写得还相当精彩。然而在审题上出了偏差,文章写得再好,也是不可能得到高分的,因为语文科“考试说明”写作部分的第一条就是“要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因此,可以说,审题是高考作文的首要一着。这里,笔者想结合多年的阅卷实践,对高考作文的审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戴继华 《学语文》2023,(1):46-48
高考作文首先要切题,不切题的文章写得再好,也不会得高分。要想切题,动笔前的审题至关重要,而审题重在分析,学生的分析能力是高考作文审题的枢机。语文教师分析高考试题,是为了作文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试写作文,是为了给学生起示范、鼓励作用。  相似文献   

7.
《考纲》在“写作”部分的基础等级中谈到高考作文的两个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近年来,由于高考作文题考的是话题作文,不少人便误以为话题作文没有审题要求,写什么样的文章都不走题。其实并不然。从阅卷的实践看,每年都有考生写的文章所谈的内容远在提供的话题之外,这些  相似文献   

8.
《考纲》在“写作”部分的基础等级中谈到高考作文的两个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近年来,由于高考作文题考的是话题作文,不少人便误以为话题作文没有审题要求,写什么样的文章都不走题。其实并不然,从阅卷的实践看,每年都有考生写的文章所谈的内容远在提供的话题之外,这些考生作文的文笔  相似文献   

9.
有学生来信问我:“高考时常有一些散文题目,例如前几年的全国考题《尝试》,上海试卷的《遥望星空》、《面对大海》,如果遇到这种题目是不是应该写散文?怎么写?”这两个问题,前面一个容易回答:应该写散文。虽然高考作文题常有“文体不限”那句话,但每一个题目仔细想想是有差别的。例如《遥望星空》、《面对大海》一类题目,最好还是写成散文为好。因为你去论证“什么叫面对大海?”“为何要遥望星空?”显然不恰当,而要去写一篇切题的记叙文,有时又很难编个恰当的中心。所以结论是应当写散文。但是第二个问题却很难回答,原因有二:一是我虽然也写…  相似文献   

10.
在命题作文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审题”。命题作文就是按照所出的题目写文章,所谓“审题”,就是分析题目本身提供的条件,确定写什么和怎样写。文章离不离题,能不能写好,审题是关键,如果我们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都还不理解,提笔就写,那么,即使这篇文章层次再清楚,语言再优美,也不能算是一篇好文章,这正如我们走路一样,如果方向不对,即使你走得再快,甚至跑步前进,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可见,审题切不可忽视。其次要懂得怎样“审题”,总的说来,审题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抓住关键词语,琢磨其含义、要求。具体的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弄清题目所提示的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法。体裁错了,文章写得再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写作有规律而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令峙在《侯鲭录》中讲过:“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这两句诗大约最容易引起考生的共鸣了。问题是什么样的作文最容易引起阅卷老师“暗点头”呢?那就需要研究高考作文的特点。我觉得高考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写同一个题目,所以相互雷同、千人一面的现象是难以避免的。那么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高考作文首先就要研究怎样避免和别人写得一样,怎样写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来。阅卷老师最看中的是什么文章呢?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12.
写好今年的高考作文不容易今年的高考落下帷幕,家长、考生和老师们对今年高考的作文题却谈兴正浓。其中,普遍议论的是今年的作文题到底怎么作,心里没准儿。难怪有这样的议论,事实上,要写好今年高考作文的确不容易。今年的作文题目是“一大一小”,原题是这样的: 仔细观察下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完成32--33题。  相似文献   

13.
方芳 《学语文》2011,(3):36-37
我有幸参加了2009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看到10年高考作文《吴兴杂诗》的“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来谈谈高考作文训练的一些因地制宜的措施和方法,请大方之家指教。一、审题能力是关键年年谈审题,年年有离题,这说明我们许多学生的审题能力并没有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14.
审题六要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一旦审题有误,就会使作文跑题、偏题。因此,同学们要擦亮一双审题的“慧眼”。一、抓标记,辨文体。命题作文中,常有一些词语给人以提示,依据这些提示可以把握作文的文体和写作范围。如《青蛙脱险记》《第一次……》《我和老师》《一次合作的思考》,其中“记”表明是记叙文,而“第一次”表明是记事的文章,《我和老师》中的“和”表明一种关系,因而文章记叙的内容应突出“我”和“老师”两个方面,《一次合作的思考》中的“思考”提示了本文主要写由“一次合作”引发的感想,而不是“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所谓思辨能力,指一个人对事物的思考辨析能力。目前学生审题能力不强,认识事物片面肤浅,而高考作文要求却有所提高。下面我想结合《考试大纲》写作部分中的三项要求——“符合题意”、“深刻”、“有创新”,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在难中求准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一类文要求很高,首先要“切合题意”。而学生在切题方面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另起炉灶,断章取义,转换话题,顾此失彼等等。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话题和材料没有进行认真思辨,二是近年来全国高考作文命题难度有所增加。自从2003年首次使用关系型话题以来,2004年全国有10套题运用这…  相似文献   

16.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虽然文体、命题形式无甚大的变化,但是写作的综合要求却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密了。93年高考前国家教委命题中心专门在中央电视台就有关高考要求向全国作了说明。语文科特别强调了作文时审题要严,要准。94年语文科新高考《说明》将“写作”第1条“正确理解题意”修改为“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就明确强调了审题不仅要“准确”,还要“全面”。再将第6条“掌握常用应用文体的格式及语言特点”修改为“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常见应用文的写法”,这里强调的是考生必须掌握各类文章的“写法”,即怎样写各类文章。据此可见高考作文的综合要求提高了,也更明确了,因而审题就尤其显得重要了。这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7.
从近几年高考作文阅卷来看,似乎记叙文更容易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也容易得到高分。然而,也有相当多的考生,写了记叙文却得了比较低的分数,主要原因就是相对于议论文,记叙文更容易偏题。尤其是对于有一定“嚼头”的作文试题,审题容易出现偏差,写作起来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下面笔者就根据最近讲评命题记叙文《整理》的体验,谈谈记叙文命题作文如何规避偏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2年高考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当时,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邀请著名作家魏明伦按照高考要求写一篇作文,看看语文教师能给多少分。魏先生写了一篇题为“考场思考”的“应试作文”,结果得到的评价是:“文章是好文章,可以打满分;但作为试卷跑题了,应得低分。”“文学作品与高考之间毕竟有一定差距,魏明伦虽然文才飞扬,思路创新,但今年高考作文话题为‘心灵的选择’,着眼点在‘选择’上,而魏的作文通篇都是对心灵的思考,到最后也没有作出明确的选择,显然扣题不紧,我给22分。”(2002年7月21日《文摘报》)  相似文献   

19.
要想把这个题目写好,首先应该仔细审题,而关键问题是“趣”,也就是文章所选的事必须有情趣,趣味盎然。能不能把文章写好,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无论全国高考作文还是中考作文,流行“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常有这样的提示语:“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于是经常有高中生问我:“究竟写记叙文好还是写议论文或散文好?”我的回答是:写你擅长的文体,你熟悉的文体,千万不要想出奇制胜。我的想法也是这几年转变的。以前我教学生时常对他们说:轮到作文题两题选一(就像1977年我们参加高考)时,你最好选用记叙文,因为写记叙文容易出新意,不落套路。你想,同样写教师,《论尊师》写出来,10篇文章倒有8篇是差不多的,但写《记我的老师》则可能各人写的大多不相同。阅卷老师当然喜欢读一点不同的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