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九十年代“三大四库文化工程”:《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四库禁毁书丛刊》的缘起、建设及其意义做了较全面的概述,从而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四库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对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京津两个“四库学中心”同仁联合举办关于四库学研究问题的一次座谈会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四库学中心”的机构性质、工作重点、人才培养,以及今后业务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翰林院印"与四库进呈本真伪之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页正中上方钤有“翰林院印”是判定四库进呈本的主要标志之一,鉴于四库进呈本的珍贵价值,曾有书商仿制假印,鱼目混珠,以图谋利。本文首次揭示了鉴定“翰林院印”真伪的办法,并在文末总结了判明四库进呈本及四库底本的四个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库文献中心访谈录——有关专家答本刊专栏编辑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者按 编纂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综合性丛书.自是书问世以来,代有学人研究,硕果累累,遂成一门学问--四库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盛世修文,近几年来,四库系列丛书递相问世,促进了传统文化发展,使四库学研究进一步深入,出现了"四库热".  相似文献   

5.
《四库禁毁书丛刊》的文献学价值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四库”文献体系的完善与贡献;2.对“四库”禁毁书的系统普查与清理;3.收录子目对诸多专门史研究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6.
“四库分类法”是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也是目前我国古籍文献的主要分类方法。“四库分类法”的礼教价值内核使其与现代图书分类体系相互独立。文章就“四库分类法”和《中图法》划分古籍文献的关联性及各自局限性进行探讨,试建立二者的对应关系,为古籍文献的统一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目》蕴含着四库馆臣的小说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小说善本观上。在文献地位上,四库中的杂事小说善本不同于其他善本,杂事小说之外的古籍善本一般是其他版本的底本,四库总目中的杂事小说善本则是史学的校本、补充本。当一个杂事小说同时满足了记述近实、其论近正和材博言简三大善本标准时,那么其再也不是四库馆臣笔下的“小说”,而更像是一部庞大的纪事体史书,这传达出四库馆臣务实求真以有裨于史的小说思想。  相似文献   

8.
四库系列丛书是中国古代最浩瀚的文化工程,汇集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经典著述,涵盖了各领域的优秀典籍,呈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欲在此浩瀚书海中寻找所需之书难度何其之大。本文通过对《四库全书》及其系列丛书的源流和内容的考察,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尝试为读者提供阅览四库系列古文献的导读设计,帮助读者快速找到进入四库系列文献的途径,为古籍的传承与利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笔记”作为一种独立文体,至宋代才日臻成熟.流传至今的宋人笔记大约有500余种,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文献价值.清代开馆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从明《永乐大典》中辑录了37种宋人笔记.这些笔记多是旧本久佚或湮没不传者,或可补史传之阙、于考证有益者.此外,四库馆臣还对所辑宋人笔记做了大量的校证工作,为后人的深入整理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韩阳 《出版参考》2008,(8):I0004
4月14日,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向农家书屋工程捐赠“家藏四库”等图书的捐赠仪式在京举行。农家书屋工程发展基金秘书长查德荣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