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起因: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1998年底,一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市访问,听了一堂公开课.课上完后近百名听课教师掌声雷动,可是5名美国客人却反问接待者:这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2010年师陶杯颁奖活动中有一节课,至今不能忘却,这是由江苏省连云港市孙焱老师上的《百分数的意义》,上半节课讲,下半节课让学生提问,留白很多,学生发现问题一起解决,解决不了的课后再解决.课后作业不是题目,而是学案,要求学生写出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孙老师自己是这样评价的:宁可上一堂有争议的研讨课,也不上一节四平八稳的展示课.她的设计理念是:立足民族文化,改变中国学生不善于提问,变中国学生"学会答"为"学会问",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校是一所地处老、边、穷地区的农村小学。近两年,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对农村小学如何构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种教学模式:1.“教学一操作”模式各班劳动课按每节1/2的时间为教学,1/2的时间为操作的模式固定下来。例如,六年级劳动课有一个内容是教学生种花。课前,老师即向学生提出要求:每人从家里带几粒花种。课上,老师先用半节课的时间讲授书本知识,如怎样种花、影响花生长的因素有哪些等;后半节课,教师将学生带到本班的花园里,让他们按课堂上讲的种花程序进行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3.
"孙老师,魏子路偷我的苹果!""孙老师,刘迪不交作业!""孙老师,某某……",每天我一走进教室,学生就七嘴八舌地告状。等我把这些事情处理完毕,半节课的时间都过去了,教学效率大打折扣。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  相似文献   

4.
4月30日早晨第一节课,语文老师用半节课给我们上了《竹影》一课后,就郑重其事地宣布说:“请全班同学到操场集合。”同学们都非常惊讶,怀着好奇的心理迅速来到操场。同学们排好队伍后,老师才把谜底揭开。原来老师把我们带到操场上,是让我们亲自尝试画人影。  相似文献   

5.
教低年级的老师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精心设计的一节课,上半节课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可往往到了下半节课,学生会开始无精打采甚至开始做小动作。究其原因: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他们的有意注意处于一个循序发展的过程。低年级孩子年龄大都是6~7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是15~20分钟,所以孩子的有意注意是短暂的,不容易持久的。  相似文献   

6.
刘坤 《教育文汇》2008,(6):39-40
听过一位老师上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颇有感触。 在学生读了几遍古诗之后,老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至于自学什么,有什么目标,老师没说)。于是,学生们翻开辅导书,边看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往课本上记。之后是交流。学生们东说一个词语的意思,西说一句作者的介绍。一阵热闹过后,老师认为大家对古诗的意思都掌握了,就开始做所谓的“拓展”,后半节课基本就是在“拓展”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7.
问“怎样上好一堂课”等于是问“怎样当个好教师”。教师往讲台上一站,用不到半节课,学生已经掂出这位教师的分量。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听了一节四年级的科学课。这节课是“风的观测”。执教教师首先告诉学生观测要弄清方向,然后让学生知道风向的含义,之后让学生说生活中如何观测风。学生说出很多种观测方法,可以看五星红旗飘扬,可以看树叶飘动,树林里可以看地上飞走的落叶,可以看头发、纸屑等,可见学生思维活跃,观察力较强。到这儿差不多用了半节课的时间。接着,老师让学生观测风了。老师问:“谁愿意到教室外面去观测风芽”教室里小手如林,老师点了一名学生到走廊上看了一会儿,学生进来说“是西风。”老师说:“是西风吗芽再请一位同学去看看。谁愿意去芽”教室里又举…  相似文献   

9.
说起奖品,有哪个人不喜欢?对学生而言,能得到老师的奖品更是一件乐事。如今不少教师都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奖品上“大作文章”。有的教师为了学生配合他上好一堂“表演”课,奖给学生贴纸、卡片等小礼物差不多花了半节课时间。整堂课看起来轰轰烈烈,然而牵引学生的心不是老师,不是知识,而是那些令他们着迷的奖品。奖品的诱惑力真的如此之大吗?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课文一般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许多误区。如有的老师认为略读教学就是简略地读,老师往往只花半节课时间甚至更少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读说说,完全变成学生的舞台,老师不加评论、不予总结。还有老师就容易把略读课文当精读课讲,面对一些经典名篇时,用一课时来消化,意犹未尽,于是将略读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章结构,精雕细琢,  相似文献   

11.
公开课上,执教老师请一个小男孩朗读一段课文,没想到他说:“老师,现在我不想读!”这令在场的听课老师大感意外。“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果然,后半节课这个学生主动请求,以自己精彩的朗读赢得了掌声。执教老师总结道:“教育首先是一种尊重,一种保护。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在“尊重学生”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有时也会犯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即表现上是尊重学生,实际上却是主导了学生,纵容了学生,使他们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我有个同事碰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公开课上,执教老师请一个小男孩朗读一段课文,没想到他说:“老师,现在我不想读!”这令在场的听课老师大感意外。“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果然,后半节课这个学生主动请求,以自己精彩的朗读赢得了掌声。执教老师总结道:“教育首先是一种尊重,一种保护。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3.
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前半节课时间学得不亦乐乎,而后半节课时间却无精打采。后半节课时间大多是进入一堂课的练习环节,练习如能发掘理趣、展现思想、连接生活、体验创新,设计得富有趣味性,那么数学课堂的后半节课时间依然会充满活力,学生仍然能津津有味地汲取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爱的呼唤     
美丽的千纸鹤“小俊,到老师这儿来!”下课的铃声一响,我按住憋了足有半节课的怒气,冲这个一点也不会察言观色的孩子大声说道。“上课在干吗?老师用眼睛看了你几次,你没看见吗?”孩子还是一脸的天  相似文献   

15.
“高峰同学,请你把这段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 好吗?”一节公开课上,执教老师满怀希望地看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同学。“老师,现在我不想读!”小男孩不顾听课老师在场,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果然,在后半节课中,这位学生主动请求,以自己精彩的朗读获得了听课师生热烈的鼓掌。  相似文献   

16.
自信的力量     
夏楠 《初中生》2016,(8):40-41
2007年秋天,我怀着一颗憧憬的心步入了小学大门.第一天,老师教我们写了几个简单的汉字,并让我们在本子上各写两行. 我用稚嫩的手紧紧地握住笔杆,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每一笔都反复填涂好几遍.终于修改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才发现已过了大半节课.我藏不住内心的喜悦,满脸微笑地把“呕心沥血”的作品递给老师.  相似文献   

17.
梁丹 《成才之路》2009,(16):77-77
教学内容:歌曲《我爱米兰》;欣赏童声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目标:(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意。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唱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2)通过聆听童声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体验歌曲深情、温馨的情绪。体会学生对老师深切的思念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8.
刚刚踏上讲台的老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或是准备足够讲两节课的内容,一上讲台洋洋洒洒、和盘托出,半节课就没词了;或把自己的所学、参考书上的资料和自己的见解,再加上临场发挥旁征博引,计划一节课的内容.竟然讲了两节课。结果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把握不住重点.甚是昏昏然。  相似文献   

19.
孙玉琴 《小学语文》2010,(11):57-57
“ù”出精彩 “同学们‘u’也有四个声调,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读……”这是我在教入学仅三天的一年级学生读拼音“u”。不到半节课,学生已经读得很熟练了。我突然觉得,教拼音也可以让学生练习说话。  相似文献   

20.
一年级学习科学课《打电话》,教师在课前准备了多种电话,固定电话、无绳电话、传真电话及手机等,年代不一,形式各样。课上,结合这些实物,老师和学生一起了解了电话的种类,知道了电话的用途。学生们见到这么多平时很少见的电话,心情兴奋极了。正当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些电话中的一部手机突然响起来,教室里一下安静下来,又突然乱起来,“有电话”,“手机响了”……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手机(责任编辑:赵福江)上,听课老师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很显然,如果不能很好处理这个情况,后半节课学生就很难把心收回来。这时,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