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让学生正确了解人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是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广大生物教育工作者认真、深入探讨。遗憾的是,目前教学“人的生殖和发育”这部分内容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最后一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不但与前几节植物的有性生殖以及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还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鸟卵的发育过程比较复杂,学生也不常见,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图片以及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最后一块内容。学习本节时,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初步知识,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教材选用鸡卵作为代表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来获取相关知识,贴近生活,增添情趣。同时,安排“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有关函数知识(数学课学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解读图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是学习遗传变异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现行部编高中生物教材的基础知识。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现仅谈谈两者的异同和联系。一、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生物都有生长和生殖的特性,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长和生殖,是通过细胞的不同分裂方式来进行的。有丝分裂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经过无数次的分裂和分化,身体细胞的数目和种类不断增多,生物便由小长大,生物的有性生殖,需要先形成配子,而配子的形成,要先在生殖器官中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这两种分裂方式,除了染色体的数目是否要减少一半之外,还存在着某  相似文献   

5.
在“生殖与发育”这一块内容中,减数分裂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是对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等知识的考查·另外,从综合角度看,主要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联系与区别、减数分裂与生物遗传规律的联系等·再有,像生殖的类型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无性生殖的新技术———组织培养、克隆等则成为这一块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而有关生物的个体发育主要是植物个体发育的知识经常与遗传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下面将今年高考中所出现的有关生殖与发育的题型和…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1.1本节内容的地位 该节是现行人教社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细胞增殖”是讲述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只有了解了这一生命现象,我们才能让学生逐步认识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例如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的遗传和变异,所以本节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了解生物生命现象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高中《生物》“生物的生殖方式”一节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难点知识,主要是:①由于分类知识的欠缺,学生只能够从概念的层面理解生物生殖方式的类型,不能够对具体的生物种类的生殖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例如,教材提出了草莓的营养生殖,就忘记了草莓也能够开花结果进行有性生殖。②由于不能够从分子生物学的水平去理解生物的生殖,学生往往不能够将本节内容与遗传变异部分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面临综合性的试题就缺乏知识的系统性联系。因此,在高三的复习中,教师应该通过实例说明以下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本节课是“生殖的种类”的介绍,为后面“减数分裂”、“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这节课里,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方式的特点和概念方面的知识;通过对课本上插图和挂图的使用,并介绍农业生产上的一些实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生物的卵式生殖,引导学生认识精子和卵细胞的区别。这节课中,关于有性生殖方式的介绍,只介绍了配子生殖中的卵式生殖,为了对这些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以能提一下接合生殖、单性生殖以及同配生殖,异配生殖较好。另一方…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有一个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用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桶内彩球代表雌雄配子。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通过模拟实验能深刻理解等住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体验孟德尔的假设。但这仅仅是模拟了一对等住基因分离形成配子及配子随机结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赵慧 《中学生物学》2008,24(5):37-38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生物新课程“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中的一个内容,旨在通过对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基本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起到积极作用。并且本节与实际生活现象密切联系,是对前两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内容的深化,是本主题甚至是整个初中生物教材的难点,并且是高中生物知识的铺垫,所以本节知识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二册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要知识准备,也是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及生物的进化的重要基础.高二学生在初中阶段曾学习过四种无性生殖方式以及被子植物花的结构和双受精的概念,但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  相似文献   

12.
新编初级中学《生物》第二册,较传统教材更注意联系学生实际,特别最“生殖发育”一章,增加了青春期发育和青春期卫生方面的内容。运用教材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方面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以生物学的眼光看待自己身体上正在出现的各项新的变化,科学地、认真地加以对待,破除对性的神密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具体的做法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物新课程的实施,教科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教科书上的“课外阅读”就有20个。这些内容,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师生心目中的重要性大打折扣:要么弃而不用,要么用而无法,流于形式。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生物的特征”一节,内容及知识特点是基础性强,应通过让学生知晓什么是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等方面将学生带进初中生物学学习的殿堂。由于学生刚从小学升人初中,年龄较小,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对本节教学构想为:①用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展示生物的特征,使学生感到直观易懂,让学生体味生物学知识的趣味、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②通过观察图片和观看视频资料,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生物所具有的特征;③充分利用语言和对课堂结构的合理安排来展示教师的优良素质,学生通过热爱生物学教师达到热爱生物学知识的目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健玮 《中学生物学》2005,21(12):29-30
1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是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最后一节.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类通过生殖(遗传物质的传递)、发育(遗传特性的表达)体现了物种的延续和发展.本节是在学习完植物的生殖、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后,进一步的学习内容,在认识鸟类的生殖过程和特点的同时,突出了解生殖和发育与人类以及环境的关系,从学生已有经验人手,让学生在"做中学",倡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等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玉米5个大孢子母细胞产生多少配子?这一问题,分析了配子体、单倍体核、性细胞、生殖细胞、配子和极核的区别与联系。认为极核属于性细胞的范畴,但不是生殖细胞,也不是配子。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基因分离规律是全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材是按“实验现象假设解释测交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思路安排的 ,从整体上看 ,内容精炼 ,知识严谨 ,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但在分离规律的概念中有这样一句话 :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配到两个配子中去 ,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笔者认为这句话值得推敲。首先 ,根据文中内容 ,分离规律是指杂种F1 代在产生配子时 ,等位基因的分配情况。很显然是指F1 中所有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产生精子或卵细胞时等位基因的…  相似文献   

18.
有丝分裂是生物各类考试的重点,几乎每年的会考和高考都有这方面的试题,年年出题,形式多变;同时有丝分裂与生殖发育这一章联系密切,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所以理解好有丝分裂中的各部分内容,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基础,特别是要弄通弄透染色体如下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物》没有介绍单性生殖和单性结实两个概念 ,而在学习过程中却经常用到 ,学生们对其总有迷惑之处。为此 ,我将其总结为下表 :  比较类别比较项目 单性生殖单性结实生命现象生殖方式结实方式实质  某些生物的配子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单独发育成后代的生殖方式。  某些植物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的果实的结实方式。种类  天然的单性生殖和人工的单性生殖两种。  天然的单性结实和刺激性单性结实两种。实例1 .天然的单性生殖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其卵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就能单独发育成后代的生殖方式 ,也叫孤雌生殖 ,…  相似文献   

20.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典型例子。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知道被子植物种子的形成、种子的萌发过程以及植株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层次要求属于A。但是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内容中,关于被子植物中胚、胚乳、种皮以及果皮等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有关概率计算的问题出现较多。因此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解题。在本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若将知识条块化,则学生搞不懂知识的因果联系,弄不清果实各部分结构的来龙去脉。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思想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