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雁 《传媒》2014,(12)
正近期电视屏幕播出的电视剧出现一冷一热的现象:冷的是抗日"神剧",热的是描写小人物的都市情感剧。根据收视率调查,两种剧的主流观众竟然都是成年男性;而成年男性观众的这种理性转移,体现出了从"神剧"到"人剧"审美的回归。曾几何时,抗日题材剧雄踞电视屏幕,风靡大江南北。《亮剑》《雪豹》《打狗棍》播出时,就是男人的狂欢季,不管重播多少次,都有铁杆影迷追着看。调查显示,支撑抗日题材剧高收视率的是一批成年男性观众。男人都有"英雄  相似文献   

2.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自开播以来,拥有惊人的收视率并迅速成为社交话题。为何沉迷了十年的韩剧又一次卷土重来,令韩国、中国乃至全亚洲观众如痴如醉?本篇就是从画面制作角度分析该剧的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大丈夫》这部剧从构思、创作,到拍摄、播出,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播出后反响还可以,在得到一些收视率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关于生活剧风格创新的一些讨论——比如说这部剧相较于传统的生活剧,节奏更明朗,冲突更激烈,情节更紧凑。那这是不是就是生活剧和情节剧的结合呢?或者说给生活剧贴上了一个"强  相似文献   

4.
《吐槽大会》节目自开播以来大受观众喜爱,节目的背后涉及节目组独具慧眼的选人、精准而独到的吐槽策略与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吐槽大会》的成功有助于喜剧脱口秀节目的本土化发展,并为中国综艺节目建立与维持"公众—组织"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16日,湖南卫视年度巨献、抗战传奇大戏《血色湘西》大结局以同时段全国收视率第一划上了完满句号。作为一部没有任何明星的电视剧,《血色湘西》自开播以来收视率直线上升,并被许多主流媒体誉为"2007年度最为骠悍的抗战剧"。开播前还名不见经传的男女主角一跃成为观众的新宠,"逮起"、"带一个"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是大家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也是各家电视台进行节目创新、提升收视率的重要渠道。从《新闻联播》到《晚间新闻》,各家电视台都不断地创新,这其间从"播"到"说"就是中国电视新闻类节目发展最明显的语言变化。央视二套的《全球资讯榜》自开播以来就以不错的收视率一直发展到现在,它作为中央电视台国际资讯频道新闻主框架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正午时段为观众提供以国际为主、国内外融通的全球经济资讯。全世界每天发生的事件多如牛毛,而其中能作为新闻的也是数  相似文献   

7.
2015年,电视剧《琅琊榜》火热荧屏,不仅在国内的电视、网络平台上获得了超高收视率,还被观众称赞为"国产良心剧"。除了技术层面上的精良制作和对原著的高度还原,《琅琊榜》同样注重礼文化的表达,特别是在传统礼仪方面,既表现了丰富的容礼文化,又展现了中国儒家学说中"内仁外礼"的君子形象。  相似文献   

8.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4,(2):4-5
电视逆生长观众定位转向年轻人 《北京青年报》2013年11月6日刊登评论《电视逆生长观众定位转向年轻人》(作者:祖薇)称,浙江卫视推出的育儿剧《小爸爸》和亲子节目《人生第一次》.20-34岁年龄段观众成为收看主力.占全部收看人群的52%;而原来35-54岁年龄段的主力收视人群.从55%下降到28%。年轻人不仅贡献了越来越多的收视率.他们的审美也开始影响电视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徐蔚 《视听界》2004,(6):73-73
2004年,反映普通人生活和亲情、伦理、道德题材的电视剧收视率大幅提高,其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大姐》创下了今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收视率的最高,达到8.54个百分点,电视连续剧《婆婆》以微弱差距居其后,收视率达8.37个百分点。受此鼓舞,央视随即又引进了去年曾赢得高收视率的百姓剧《亲情树》的姊妹篇《香樟树》,并于11月上旬安排在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百姓剧在许多地方电视台的收视情况与央视非常类似,像江苏电视台播出的《空房子》、《母亲》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一些百姓剧如《大哥》、《儿女情长》、《空镜子》、《亲情树》、《结婚十年》等依然能吸引住观众的收视热情,在各地重播不已。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一套、八套和一些省卫视台播出的52集电视剧《闯关东》在大江南北引起了强烈反响,收视率不断创新高。为何一部看似平淡的长剧题材最终成为央视黄金强档的开年大戏,又能引起各地观众的共鸣呢?  相似文献   

11.
孟洁  谢霈 《东南传播》2012,(8):115-117
近期热播的医疗题材剧《心术》引起了社会关于医患问题的热议。2012年,随着几起医院暴力冲突事件的曝光并不断升级,医院及医患关系也随之成为了社会的焦点话题,国产医疗剧借此尴尬热播。那么国产医疗剧的发展现状如何,其传播价值何在?本文试图从热播剧《心术》出发,探讨国产医疗剧今后在价值维度方面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2.
胡耀匀 《声屏世界》2014,(12):71-71
<正>新版《红高粱》在播映之前,就引起了广大影迷的议论与关注。翻拍经典大多数以失败而告终,可是新版《红高粱》播出之后,竟然大热,收视率居高不下,堪称年度最热大剧。很多不怎么看国产剧的观众也饶有兴趣守侯在电视机前。观众喜爱比较,观影过程中,不自觉地会将新旧版本进行对照。巩俐版的"九儿"身上具有山东大妞的土气与质朴,浓烈憨淳;周迅版的"九儿"更具江南女子的小家  相似文献   

13.
海马 《视听界》2006,(2):35-36
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热播,给中国电视剧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央视年度收视调查数据显示,该剧平均收视率10.3%,稳坐2005年的冠军宝座,力压呼声很高的《京华烟云》、《大宋提刑官》等剧。据网上说,在中国许多大中城市,该剧的VCD、DVD一时脱销,甚至租碟也较为困难。这样的空前盛况,让我们联想到近几年出现的另外几部革命历史题材或者说军事题材的电视剧,这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年)、《军歌嘹亮》(2003年)、《历史的天空(》2004年)。它们在播出时同样引起过轰动效应,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北京电视台曾重播七次,首播收视率12%,…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人民的名义》创造的收视神话,反腐剧继2004年沉寂之后,再次回到电视观众的视野之中。观众所表现出的收看、点播、热议等收视行为,受到其收视心理的驱动。反腐剧作为类型剧,观众的收视心理既异于其他类型剧,也有其自身共性,因此探讨反腐剧观众的收视心理具有指导意义。《人民的名义》所取得的口碑、"票房"双丰收,使其成为了探讨反腐剧观众收视心理的绝佳代表,观众在收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期待视野、移情、娱乐等心理因素,在我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下,呈现出鲜明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题材剧精品化发展的当下,玄幻剧收视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对比曾经引发收视狂潮的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目前的玄幻剧发展令人惋惜。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从文本内容、社会环境和受众心理三个维度去探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热播背后的多重因素,以期让玄幻剧凝聚更具现实意义的文化价值,吸引更多的观众,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王珂  徐展  陈佳 《视听界》2009,(5):84-86
重播剧在电视台占有绝对优势的播放份量,尤其是那些有较高收视率作保证的多轮剧,成为各台的主打内容。《亮剑》、《士兵突击》、《奋斗》、《闯关东》……这些观众耳熟能详的剧目,在荧屏上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狂轰滥炸”。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2,(4):195-196
《乡村爱情小夜曲》领跑春节档,红遍大江南北自2006年,小小的"象牙山村"忽然闯进了全国观众的视野,"乡村爱情"这四个大字在每年春节前后固定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收视率始终走红,让这部剧成为全国受众层面最为广泛的系列电视剧。从2012年1月27日起,《乡村爱情小夜曲》首轮在北京卫视、辽宁卫视、黑龙江卫视、山东卫视、天  相似文献   

18.
2004年7月18日,西安电视台打造出陕西地区第一档电视方言剧节目--《狼人虎剧》.初次登台亮相,就一举创下了5.6%的当日陕西地区最高收视率.三年下来,《狼人虎剧》一直稳定保持在收视率3%以上,在陕西地区电视栏目收视率排行榜中始终位居前列.在《狼人虎剧》之后,陕西电视台也跟进开发了自己的电视方言剧节目《都市碎戏》、《百家碎戏》以及《街坊邻居一台戏》、《千家故事》等.  相似文献   

19.
刘加会  史果 《新闻前哨》2014,(4):101-102
一、《来自星星的你》及整合营销介绍 《来自星星的你》是韩国SBS电视台自2013年12月播出的水木特别企划剧。该剧在韩国播出时最高收视率率达27.4%,网络最高收视率达68.9%.均位居韩国2013年迷你剧第一位,在中国网站点击量超过16亿,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08,(11)
1978年企业化管理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目前,《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同时也是全世界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