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张嘉宁 《中学文科》2006,(12):29-29
语言表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虽然现在有了电视、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教师讲课仍然起着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试从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特点出发,探讨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教学目标下,历史教师只有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新式的教学方法,才能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的要求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历史教师要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师生互动;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动机;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等手段,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作者外出听课学习、深入全旗一线教师的课堂,对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多样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学手段现代化与教学现代化的关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与课改的关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有效的教学实践,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理论框架,是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和教学程序的策略体系。教学模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科学的教学结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  相似文献   

6.
朱文侠 《考试周刊》2011,(71):170-171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重点,以求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可采取的做法有:运用表格突出重点;结合图片突出重点;探究问题突出重点;直观感受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7.
杨善娟 《课外阅读》2011,(11):257-258
随着课改的深入,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增加,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El益呈现出多样性,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研究的开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恰当与否;教学方法的选用以及和教学手段的组合、取舍是否适当等,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很大。历史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内容选择的有效性;教学用具选择的有效性;教学对象考虑的有效性;教师角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东霞 《考试周刊》2009,(38):171-172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成为教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从教经历,指出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处理好多媒体与教学目标、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等问题,发挥其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9.
陈珉 《考试周刊》2013,(47):135-13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新课程目标针对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提出了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树立科学的精神方面有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历史中蕴含的丰富知识,采取一切手段,丰富有限的教学资源。本文主要从历史典故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出发探讨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不同学科特点,采用各种方法、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如何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呢?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标尺,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改进,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不是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就一定能保证教学的成功或达到预期目标呢?并非如此,我们要根据历史教学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精心设计、认真实践、反复推敲。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教学,认为要想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先明确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教学媒体被现代教学媒体所代替,教学上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机会不断增多,美妙的音乐、精美的图片伴随着知识一起走向教师的课堂,使得教师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在逐渐提升,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上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避免出现这些偏差,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虽然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还是比较单一,应试教育的毒瘤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和长效发展。教师忙于给学生归纳、概括知识点,教给学生应考的方式和方法,唯独没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将严重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14.
邱科 《教师》2015,(15)
中学历史采用生成性教学手段,贯彻了国家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素养的提高是生成性教学的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氛围是生成性教学的前提,激发学生已有的历史经验与社会知识,是生成性教学的核心,合理布置学习目标、任务是生成性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自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即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增加,学习积极性提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可喜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历史课程标准中教育理念的变化,直接原因则是一线教师对教育新理念的落实,对学生活动的鼓励。教师鼓励学生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提问。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师生共同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不过,在看到这一可喜现象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现实中可以看到,有些历史课上,老师提问很多,学生也积极地回答,表面上虽然很热闹,可是学生答非所问,游戏的动机远远大于学习的动机,一堂课下来,学生虽然积极活动了,但是,教师这节课的历史教学目标并没有达到。这说明,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并不是一用就灵。可以说,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门专门的技术,只有掌握了这门技术,才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吕娴 《学苑教育》2020,(3):26-2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显著,历史教学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此,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怎样运用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已成为各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对此,本文主要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学历史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整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可 《教学月刊》2003,(10):40-43
当前 ,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教育开发、教育改革、教育整合的时代 ,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低效、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障碍。要提高教学质量 ,不仅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更要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它可以反映教师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体现出教师不同的教学行为。本文试对教师教学行为问题作一些探讨 ,以求教于大方之家。一、更新教学理念 ,探究学科内涵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教师如果缺少先进教学理念的支撑 ,其教学行为必然是落后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师对…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情境创设又是情境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模拟历史情境,使学生得到历史体验,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巧思妙设问题情境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  相似文献   

19.
金燕 《林区教学》2013,(6):60-61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历史教学的内容往往容易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打造充满激情的历史课堂,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魏郭辉 《教学与管理》2014,(15):144-146
本文重点介绍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文献资料查找的方式、手段及多媒体PPT制作素材来源,同时还对有关历史教学方面的在线资料网站及大型在线工具书做了介绍,以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并丰富中学历史教学手段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